分享

周二读书会 | 认识土壤生态系统

 昵称37581541 2020-10-09

「周二读书会」是在2020农历年前,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组织各个田间学校的农夫代表一起线上读书的活动。

大家想一起读一些农业专业书籍,保持每周一次的读书分享节奏,每次通过线上交流讨论本周学习的心得。

各位农夫们一起结合自己的实践碰撞交流,看看当实践遇到理论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同时也探索下关于生态农业线上共学的方法与路径。
  

——土壤生态系统是什么?在土壤里吗?——

请看下图,土壤生态系统事实是包括土壤层、植被层以及部分近地大气层和岩石风化层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生物组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日光、大气、土壤、母质、岩石、地表水及地下水等。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土壤生物依赖环境中光热水气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从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又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分解循环回到环境中。在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又与外部环境通过输入和输出进行交换。
 


土壤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陆地生态系统又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亚系统。

不同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效率不同,但都以土壤生态系统为基础,地上部的有机物经过动物食物链循环进入土壤,有机物进入土壤,通过土壤生物营养结构的分解循环,形成腐殖质,最终回到环境要素,进入下一轮的土壤--植物--动物---土壤的循环。

不同生态类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以森林最多,草甸草原次之,农田较低。
 


土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各类生物在食物营养上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如下食物网络: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如下农田土壤食物网:
 


植物等有机物残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动物(蚯蚓、线虫、节肢动物、鼠类等)取食。


——小结与反思——

我们一般习惯孤立地、物化地看待土壤,把土壤仅仅看成作物生长的营养库,单向索取,或者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

从土壤生态系统这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自然的循环规律。

土壤不是孤立存在的,土壤生态系统是通过地上植物、动物和地下各类生物构成一个生命循环系统。


这些生命依赖大自然的日光、空气等环境要素,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产生植物体和果实,被动物采食,经过各级动物的食物链,这些有机物最终回到土壤,再被土壤生物链采食与传递,最终再回到环境中。


如此循环往复,可谓是大自然的循环是围绕有机物循环的生命的流动。土壤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很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生态农业中,我们必须把我们种植的作物放回生态系统去看,它们是生态系统的一环,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作物的秸秆等有机物的使命是要成为土壤生物的食物,土壤生物采食分解这些有机物的过程,产生的腐殖质和土壤空隙形成了良好的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土壤结构,从而为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环境。

这些腐殖质最终分解产生的矿物质、水分、空气和热量又会成为植物生长的营养要素和促进条件。

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矿物质要比人类制造的化肥丰富的多(人类制作化肥依赖于人类的有限认知和资源条件),比化肥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因此何必要“抢土壤微生物的工作”(指用化肥代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矿物质营养)。了解更多关于土壤物质能量循环的细节,请继续关注周二读书会系列文章

因此,有机物的循环是土壤肥力之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今社会结构下,城乡分离,约百分之八十的农产品进了城,这部分有机物经过城市人的消费,最终进入城市下水系统或者填埋场,使得农田土壤营养物质单向输出外流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垃圾分类厨余等有机物经过堆肥化回到乡村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循环至关重要。当然,乡村农作物秸秆经过堆肥化还田更加重要。

近期线下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
招募 | 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西安站) 第二期互助共学&第一期活动回顾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于2015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农友互助共学与公益传播、出版杂志内刊,协力新农人生态转型与技术提升,以实现与当地自然生态相宜的可持续农耕。



目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

1、组织围绕生态农业的共学交流

2、搭建区域化的生态农业互助共学中心——田间学校

3、参与发起沃土农耕学校——围绕生态农业多功能性的探索与体验中心

4、传播与交流——公众号、《可持续农业》杂志、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