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以兜售灵魂,只要赢得世界。可以衣冠楚楚,遮掩内在空洞

 七尺楼 2020-10-10

可以兜售灵魂,只要赢得世界

可以衣冠楚楚,遮掩内在空洞

作者:贺征苏

视频:

Waxman Carmen (arr. Kogan) Antal Zalai


这个世界已经成了语言构筑的世界了。人们在做着高级的语言符号游戏,早已把语言后面真正的存在忘在九霄云外。语言只与头脑有关,与灵魂关系不大。所以,有着大量玩弄语言的卑鄙者、空洞者与虚伪者。又所以,不能看别人是怎么说的,而是要看他是怎么做的。不能看他一时是怎么做的,而要看他一生是怎么做的。

“语言和文子都在变成妓女,给钱就可以服务。”天河兄如此留言。我极为赞同。妓女的最大特征就是卖弄风骚,出卖自己,在这一点上,妓女与妓女型文人空前统一。只是妓女出卖的是自己的肉体,而妓女型文人出卖的是自己的灵魂。后者卖弄风骚的对象:一是主流话语;二是大众文化。

我姑且把作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创造型作家;二是学者型作家。创造型作家极富个性,敢言敢说,文字中无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批判;而学者型作家,摆弄资料,四平八稳,文笔不错,能让你学到知识。两类作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文字中,有没有批判性。大凡不敢批判的作家,就是不敢得罪上上下下的作家,就有不可摆脱媚骨之嫌。


爱喝心灵鸡汤的中国大众,很容易把审美看成是“挑剔”,把批评看成是“憎恨”,不由分说地让审美与批评陷入“恨”的大泽中。爱喝鸡汤们喜欢的,是那些只写“爱”,只写“高境界”,文字与文字间,无不卖弄自己的风度,遮掩丑陋自我的空洞文字与拙劣技巧。

凡起点低的,就易制造垃圾。如会写字的,就会写作;会接快门的,就会摄影。不用底蕴,不用悟性。我最提防的,就是把自己陷入垃圾中,爬不出来。你关注低的,你就欣赏不了高的。生命有限,品味固定。网络,就是垃圾海洋。没有锐利的眼光,很难淘出金来。你看那些低劣空洞,无病呻吟,装腔作势的作品,只会破坏了自己的口味,堵塞了自己的心灵,遮蔽了自己的眼睛。要看就看那些,可以滋养你的灵魂,提升你的生存,拓展你的眼光,提高你的品味的真正艺术作品。

溢美之辞那么空泛,赞美标准那么平庸,赞美又有何益;批评之语充满关注,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护,批评又有何妨。

蚌病成珠。那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经过风浪长久的磨蚀,经过泥沙长久的掩埋,她始终独立着,存在着,内在丰美,外在圆润。放出美丽的光泽。


美,千姿百态;丑,千奇百怪。

眼睛,是心灵向外张望的窗口。你从一个人眼睛所关注的一切,就能触摸到他灵魂的质地。

一颗干净宁静的灵魂,即便不是有意审美,也会自然无意审美。他会自动排斥浮华、喧哗与欲望的作品,自然走向宁静祥和深刻之作。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价值,在我认为,应该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否具有启蒙价值;二,是否解放人,提升人;三,是否有合适的表现形式;四,是否有令人心醉神迷的创造性;五,是否让读者既爱又怕,如果只爱不怕,逗得大众开心,那只是在迎合大众;相反,如果击中了大众的弱点与痛处,激怒了那些庸众,这样的作品,就具体永存的价值。


对于文化群氓来说,花上一顿饭的费用,甚至是免费的大餐,睡前饭后随意捧读,即便阅读的是精神层面的高深问题,如果他们没有客观认可的态度,不能还原作者的部分境界,那就注定不能成为他们昂贵的精神食粮。太多的平庸之人,对高贵之作也是处于“对面相逢不相识”的蒙昧状态。

在精神贫乏的时代,人们不以清醒的自我质疑精神进行反省,而是一味地相信毫无伟大可言的流行之作,从那里去找到力量。他们不认识自己的贫乏,当然也不可能认识真正丰富的作品。

文化群氓之重点在于“氓”,用知识喂胀了自我的一群文化流氓。外在文明有礼,内在粗俗野蛮。他们奉行的口号:自我满足!

作者授权发布,欢迎转载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