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有没有你的影子?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脾胃却越来越差了。在中医里,脾胃是健康的“根”!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各种疾病。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睡眠、情绪,时间长了,食欲、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康,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吃完饭还感觉饿,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肠胃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此外,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能看出脾胃问题,不妨对照自查。
一个人的脸色黯淡发黄,可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思考敏捷。 如果把人体比作房子,那脾胃就是地基,地基不牢,房子何以坚固?可见,要想养好我们的身体,脾胃这块是万万不能放过的!中医讲究调理,细水长流,那养生君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细水长流”调好脾胃! 自己动手做做:专养脾胃的八珍糕八珍糕于1617年,明代御医陈实功始创,原方由人参、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植、麦芽、山药等组成。陈实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养,寿命达到了80多岁,他在其书《外科正宗》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此后,八珍糕沿用百年,成为宫廷食疗养生的妙方。 乾隆年间,清朝御医在原来陈氏八珍糕的基础上增减药味,调整分量,乾隆自50岁起从未离开过八珍糕,用以养脾去腻,益寿延年。 清朝另一位喜食清宫八珍糕便是慈禧,她素以骄奢淫侈,挥霍无度而著名,因贪享膏梁厚味,尤喜进食肥鸭等品,致使脾胃过早受伤,中年即患泄泻,在食用过清宫八珍糕后身体状况好转。自此之后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据记载,慈禧70岁时,体态容貌若50多岁。 著名中医师博士罗大伦在他的《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也推荐了这个方子,并将详细制作过程记录:
很多人都有疑问,八珍糕真的这么神奇?其实,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 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来吃,要注意药材的用量,如果觉得中药味道大受不了的朋友,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蜂蜜,实在觉得麻烦的话也可以买成品食用。给大家推荐一家手工店, 另外,有小孩儿的朋友们注意了,如果小孩儿也有挑食、厌食、不长个等脾胃不和的症状,可以点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儿童八珍糕是怎么做的,做给孩子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