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病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胸闷、憋...

 一梦红尘独自啸 2020-10-10
【重病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胸闷、憋气、伴双下肢水肿。①扩张性心肌病;②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Ⅳ级。
 
赵先生,60岁,北京人。
主诉:胸闷憋气伴双下肢水肿2月余。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突发胸闷、憋气,伴双下肢水肿,动则气喘,前往北京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周余而未见明显效果。
2020年9月15日 凌晨2︰30患者突发持续喘憋,不能平卧,给予静脉输液及自行吸氧后症状稍有缓解。
 
2020年9月16日下午14︰00患者喘憋症状仍不能缓解,全身特别是双下肢重度水肿,遂前往我院急诊就诊,急查B超:心脏超声:①全心增大(左房前后径50mm,左室舒张末内径65mm,射血分数35%);②主动脉瓣反流(轻度);③二尖瓣反流(中-重度);④三尖瓣反流(重度);⑤肺动脉高压(轻度);⑥心包积液(少-中量);⑦左室收缩功能减低;⑧左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弱。腹部超声:淤血肝。胸腔超声:双侧胸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率,R波递增不良,广泛的T波低平。
 
考虑患者诊断为:①扩张性心肌病;②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心功能Ⅳ级,淤血肝,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给予病危通知,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遂于2020年9月16日下午15︰00转入我科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西医给予常规治疗。
2020年9月16日下午15︰15笔者查房。
 
刻下症见:持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心中发堵,心下痞坚,行走2~3步则喘憋甚,必须停止休息,干咳无痰,全身又怕冷又怕热,口苦口涩,口中无味,不欲饮食,不能饮凉饮,大便日3~4次,成形,夜尿4次。
 
查体:面色萎黄,双侧颈静脉怒张,腹胀如鼓,面部及全身水肿,双下肢重度水肿。舌淡黯,苔根部黄厚腻,有液线,脉沉细。
辅助检查:N端前脑钠素NT-proBNP)21 374pg/ml。
 
中医辨证施治:
症状:喘息不得卧,面色晦黯,干咳无痰,下肢浮肿,而颈之青筋暴露。其息喘促。胸闷,心下痞坚,如覆一盆,痞满而硬,按之亦坚。腹部胀满,畏寒亦恶热,口苦咽涩,不思饮食,饮冷则胃脘不适,便秘而夜尿频;舌淡黯,苔根部黄厚腻,有液线,脉沉细。
 
患者以“胸闷喘满,心下痞坚,往来寒热,不欲饮食”为主要症状,符合“木防己汤”证及“小柴胡汤”证之表现。治疗:予“木防己汤合小柴胡汤”,谨遵圣人之原方剂量比例。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连进3剂。
 
3日后二诊:面色晦黯渐退,气血来朝,而下肢浮肿消失。气息较之前者,匀畅许多。胸中渐宽,喘息渐平,夜间得以平卧,心下痞但觉减轻一半,饮食渐佳,自述已无往来寒热。停“小柴胡汤”,唯予“木防己汤”4剂。仅入3剂,复查,不喘,卧起自如,颈上暴露之青筋已消退。心下痞坚之症若失。复查其NT-proBNP7700pg/ml。
 
患者说,之前曾治疗1周余未见明显效果,而在我院治疗仅3天即症状大减,6天即诸症消失,满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备注:心血管重症病人,建议面诊或住院,因为需要及时观察,治疗上或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取所长,共同治病救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