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宋朝一人酒后出千古绝对

 人众众人 2020-10-11

有人说唐朝是个悲催的朝代,享国祚289年,却有150多年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共历二十一帝,却有不少皇帝被藩镇追着打,更有甚者,死于太监之手。但也有人说,唐朝是个灿烂而又幸运的朝代,它开放包容,藏富于民,诗词文化之盛冠绝史册。

世人说起唐朝诗人,都知道


此句出于李贺的诗歌

李贺之所以有“诗鬼”之称,首先是因为他长得丑,据史料记载,李贺长得瘦骨嶙峋,手无缚鸡之力,还因为手指头特别长,因此被人称为“长爪郎”。其次,李贺因为酷爱写诗,已达魔怔的境界,他常常骑头驴沉吟佳句,如有灵感突来,就赶紧记下来,每次回家时就是满满一口袋诗句,母亲看着他都心疼地说到:


李贺的诗歌为何如此偏好唱衰凄苦呢?原因可能与他坎坷的命运,一生仕途不如意有关。李贺原本是唐朝皇室宗亲,其远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只不过到李贺这一代时,家道早已中落,就连武则天当年屠杀李唐宗室的时候,就直接把李贺给忽略了。


李贺年纪轻轻时就已有才名,但他去科举考试时,却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李晋肃而被拒之门外,原来“晋肃”二字在当时与“进士”谐音,这就犯了唐代的“嫌名律”(父讳),作为人子,他应该避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就这样,一个本满怀才华和抱负的青年才俊失去了他唯一的上进之路。久而久之,李贺便愈发身心憔悴,本就身子骨不好的他很快就被疾病折磨。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李贺还是凭借着皇室宗亲的身份和良师益友韩愈的推举,谋得了一个小官,但在李贺看来,这并不足以施展他的抱负。于是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去往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中做幕僚,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才27岁。


李贺短暂的一生在政治军事方面虽无卓越建树,但他的文采却无法被历史的尘埃掩盖,李贺死后他的许多诗句一直被后世传唱。其中最著名,耐人寻味的就是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千古绝句如松柏之茂,在历史的长河中长青不朽。当人们把它作为上联时,整个唐朝竟然无人能对下句。


然而到200多年后的宋朝初年时,一个叫

后来又有文人觉得还不够尽兴,于是在李贺与石延年绝对的基础上,再加上李白、苏轼的名句各一句,拼成更加对仗工整,意境高远的绝妙对联:


然而在笔者看来,真正能配得上“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唯有毛主席那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