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恩师

 新用户06868399 2020-10-12

〓 第 1322 期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昨夜,不知怎么回事儿,辗转反侧,暂时不能进入睡眠状态后来终于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梦乡里,真真切切地与我已故恩师张建杰见了面,对了话。

那是在一个补习班里见面对话的。

张老师在他们的集体办公室里看到了我,招手把我喊住。我不知何事,停住了脚步。张老师从办公室里出来,对我说:“把你弟弟领回去吧"

“我弟弟不听话了?"我问道。

张老师说,同学们不喜欢他!我说,老师,咱们一块进您班教室了解一下情况,再作决定,好吗?当时我已参加了工作。因开会,并且给弟弟交点伙食费,交完伙食费后,路过张老师他们办公室窗前,张老师看到了我,他才把我喊住……

我与张老师一块进了他所带的补习斑,班里座无虚席。我弟弟坐在最后排,我也挤进中间,与其他同学挤着坐了下来……

我就请张老师先讲讲辞退我弟弟的原因。因张老师是刚接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两天,对班里的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情况还是前任班主任告诉的,他还没有深入班级,对班里的情况没有进行详实地了解考查。而且对每位补习生的了解更少。他作了简短的说明,就让我先对补习生讲一讲。

“同学们,弟兄们,大家好!我弟弟有幸与各位同窗补习,是一种缘分呀!希望你们刻苦钻研,发愤读书,不负张老师的期望,考取功名,为张老师争脸争光!我也是张老师的弟子,他是我最敬畏的老师!他曾经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永远是我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排斥任何人,不歧视别的同学!人人要为张老师当好小助手,让张老师安心放心搞好教学工作,不要让那些鸡零狗碎的小事缠住张老师的身心,好吗?"

听完我的心里话,同学们都说,这位师哥说得对,说得好!我们一定会让张老师省心放心!

张老师高兴地说:“你们的师哥是位高材生,我的得意门生学子。听了你们的表态,我心里非常高兴!那么,王老师的弟弟,你们准备咋办呢?"

学生们齐声回答:“留下,留下!"

“好吧!"张老师说道。

“感谢大家,亲爱的师弟们!"我也很高兴,没曾想,挺棘手的事儿,让我的一席长谈,说服了老补生。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临别时,我与师弟们道了别。张老师也把我送出了教室,“再见,老师!"我告别了老师,开会去了……

这的确是个梦

张老师,中等身材,瓜子脸,鬍须少,爱微笑。从不烦恼,不与人吵。他是我最敬畏的老师。

他曾经在集宁南“平地泉中等专业学校"读书,一九六二年学校下马,张老师只好回村务农。

文革中在一个小山村石家沟当了民办教师,几年后,又调到大队中心校任教。一九六九年,我升到大队中心校读五年级(当年小学已没有六年级,后来到新世纪初,我们这里才有了六年级。文革前有六年级。),当时,张老师代语文课,我的启蒙老师赵存义代数学课。


记得当年升学只凭推荐,如果你大队小队没有家人或亲戚朋友当干部,推荐上初中比登天还难
……

记得当年张老师的三弟得票最高,张老师也没让他三弟升初中。因为张老师是富农出身,三弟也一样。当时有个政策:唯成份论也不唯成份论,重在个人表现。可张老师胆小,不敢越雷池一步。不但他三弟升初中无望,我们那些平头百姓,老子戴毡帽的,儿子也好不了无初中无缘!因为张老师胆子太小,没有一点门子或“窗子"的我们,连续二年升不了初中。张老师三弟张建龙一气之下,发誓再不念书!

人家亲弟弟都上不了初中,当然,我们也无怨言了!

张老师常对我们说,咱们上课是师生关系,下课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当年就是那个提法)。

当年他家里也很困难,夏季里,下午经常带着个筐子,挑菜铲铲,也让我们带上。他和我是同村人,下午放学后,领着我们挑喂猪菜,累了,就与我们一块抽地钵烟——用手指挖上小坑,分别放入几根莜麦秸棍儿,中间用食指碹好,弄光滑,再放入小蓝花烟叶,用火柴点着,大家一齐抽吸。

虽然如此,一但被老师发现,你有啥缺点错误,老师就会在班会上或讲课结束后,借题发挥,嘿嘿一笑,让你骨酥肉麻,浑身难受!他批评学生,从不直接说你,而是间接地挖苦讽刺你!他也从不与学生生气,可我总觉得有点怕他,对有点儿畏惧!别的好多同学,以及上下届的同学也都敬畏他。

他为人师表,衣着朴素,情商极高。他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困材施教,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我向往初中,渴望读书。正如我的一位高中同窗所言:“三辈子没有读书人!""是的,不读书,不识字,不通大理,不懂礼仪。而且常常吃亏受欺挨骗……

为此,我决心继续上学!于是每天背上书包,步行五里多,去赛乌素地区中学……天天如此。也许感动了上帝,地区中学校长郝布公老师亲昵地对我说:“回去吧,孩子!过几天你们河渠子队与赛乌素大队在赛完小合办一个民办班,你上学有希望了!"

“真的,老师?"我问道。

“孩子,放心吧!"郝校长安慰我说。

听了郝校长的话,我快步小跑回到了村里,把喜讯告诉了同学们,好让他们高兴高兴啊!

是啊,原来这个上帝是两位德高望众的老支书哪!

一星期后,我和村里的几个同学早早地来到学校。班主任马恺老师让我们进教室报名登记,报名结束后,马老师向我们宣布了科任师。

一学期后,张建杰老师接替了校长李茂森代的数学课。……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通过考试成绩加推荐,在五比一中胜出,顺利登入高中学府,成为赛中(简称)高二班的一员。实现了当年的最高理想,由于后来没有考取功名,只是通过民办老师转正的,也是够寒酸的!因此,正式上学,只能在高中止步!后来通过函授自学,前后取得中师、大专与本科小学教育学历。至今还羡慕别人以及儿女们能上正牌大学,登入大学那神圣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梦魂牵绕的殿堂!……

高中二年级后,张老师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赛中仼教。也曾经又为我们代过课(什么课,记不准了,可能是有关农业农机方面的),真令人敬佩敬仰啊!

张老师,可惜我无缘大学,如果我能上大学,你那渊博的学识,不断充电的决心,定能到大学任教。因当时师资匮乏,在大学任教的有中专学历的老师也不少。不过,这也是对我敬爱敬畏的张老师的一种尊敬与崇拜的美好愿望与祝福!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份,张老师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转为公办教师。从此,摆脱了贫困,举家搬到了教师家属房。再也不用跑校遭受风雪酷暑之苦了!

恢复中、高考后,张老师连年任班主任,并改教化学课。每年考试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甚至全盟也榜上有名……

一生中,他教过的学生无数,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呀!"

退休后,我曾专门看望过他。他与我交谈上初中和中专,常在后半夜,别的同学熟睡后,他在被窝筒里点着蜡烛,秉烛夜战。正因为如此,在学校读书时,名列前茅,工作之后,也得心应手。再加上养成了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无论代什课(外语除外)都能胜任。

他生病后,我也探望了他几次,谈话中,发现他变了,不象以前那样了,爱生气了。也显得心小了,我劝他少生气,保持良好心态,能延年益寿!他欣慰地笑了!

张老师辞世也有些儿年了,每当想起他,很羡慕他的学识。他治学有方,情商极高,善于同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等相处交往,很会为人处事,社交能力强,作风正派,生活艰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真是一位令人怀念而又敬畏、敬爱、敬仰却又敬重的良师铮友啊!我们永远永远怀念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