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职场真正的高情商

 戴眼镜jason 2020-10-12

导语

对职场人士而言,“情商”的内涵应该是有助于实现自身目标的情绪管理能力。因此,真正的职场高情商应该从目标、边界、情绪管理和影响对方等四个维度来考量。

故事一:有一次,在一家超市排队结账时,我看到前面老奶奶消费了49.5元,她拿出了一百元纸钞递给了收银台的小妹。小妹打开抽屉扫了一眼,随口问道:“阿姨,您有50吗?”
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乐呵呵地回答:“哈哈,还50呢,都60多啦。”
收银台的小妹微微一笑:“看您这么年轻一点都不像啊,哈哈。”
然后找完零钱交给了老奶奶。老奶奶乐呵呵地离开了。


这是一个高情商的故事,于是有人认为,高情商就是“会来事”,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故事二:小王参加工作五年了,在单位里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很多人遇到麻烦事、跑腿的事,都会找到他交由他做。为了处好与周围的关系,每次他都尽量有求必应,甚至宁可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也要迁就对方。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养成了有事儿找他的习惯,而他每天忙得应接不暇。
一次,在民主评议选举中层时,小王信心满满地自认为会高票当选,但评议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前三名中根本没有他。


小王的这种牺牲和容忍,只让对方舒服了,自己的利益、感受却被别人忽略了,当某一天不得不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时,却发现周围的那些“朋友”并没有如自己所想那般支持自己。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80%在于情商,智商只占到20%。简单来说,情商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其由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


情商如今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对于组织的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领导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放眼整个世界,成功的企业家或管理者都无一不具有很高的情商。


对职场人士而言,“情商”的内涵应该是有助于实现自身目标的情绪管理能力。因此,真正的职场高情商应该从目标、边界、情绪管理和影响对方等四个维度来考量。


一、 目标是否明确



高情商的招数有N多,但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或者同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大家在赞叹第一个故事中收银员会说话、情商高的时候,却未必意识到她让顾客舒服的高情商,正契合了超市的经营宗旨: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复购率。


因此,情商的做法选择,取决于自己的目的、定位和所处环境。这就需要:


1.厘清目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曾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道理: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天和地之所以那么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身于事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这不正因他的无私才成就了他更大的“自私”吗?


因此,目的决定了情商选择的方向。


2.明确定位



目标明确后,就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譬如,在恳请别人解决同样一件事情时,对上级、同级和下级需要采用不同的说辞,而彼此关系的亲疏,又会使自己的语气和方式有所不同。


一个人有些时候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些时候需要宽容大度,有些时候需要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目的和角色。譬如,面对一个扯皮拖沓的组织,如果管理者一味宽容忍让,只会让这个组织变成一盘散沙,这时就需要恩威并施,杀伐果决。


在什么位置就需要说什么话、办什么事。当明确了定位和目标后,哪些事情该抢着做,那些事情该顺其自然,哪些事情该回避,就会一目了然。


3.选择适合目标的策略



在上世纪30年代,有位名动上海的一代枭雄,名叫杜月笙,无论历史对他怎么评价,但没人会否认他是个情商高手。


杜月笙曾利用“场面”“体面”和“情面”这“三碗面”,一步步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杜月笙19岁那年,是黄金荣手下的一个职级最低的看门小弟,为了获得黄金荣的赏识,在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生病轮到他侍候时,他衣不解带,悉心侍候数日,他用这种做人的“场面”赢得了林桂生的好感以及黄金荣的刮目相看,为日后攀上黄金荣这颗大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体面”方面,他曾感动过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杜月笙明知道章太炎缺钱却不当面说破。在杜月笙离开后,章太炎发现在茶杯底下悄悄塞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感动之余,章太炎主动帮“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了家谱,让出身卑微的杜月笙一跃成为帝王之系、名人之后。


即使临去世的时候,杜月笙也将“情面”用到了极致。1951年,由于哮喘病越来越严重,他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让大女儿杜美如去银行取来一个保险柜,保险柜打开后里满满都是借条。最少的一张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500根金条,涉及商界大亨、政界大腕等。杜月笙一张一张看,然后又一张一张撕掉。儿女们非常不解。他说,借出去的看上去是钱,实际上是交情。感恩的,会永远记住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们去要,只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其实在职场上,道理也完全一样。既然情商的目的是为了做事成功,就应该以目的为导向,用耐心、尊重和善良赢得对方的信任,进而让对方成为自己成功做事的资源。


二、 清楚彼此的边界



人们会根据彼此的关系,不自觉地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样,每个人不仅有看得见的身体的距离,也有看不见的心理距离,而且这二者也相辅相成。因此,交浅而不言深,说话、办事要懂得分寸。


但很多人并没有“边界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清楚自己的边界,也了解别人边界的人,才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得心应手。


下面谈一下,针对常见的越界做法,该如何巧妙地应对。


1.遇到隐私越界者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数不清的脆弱瞬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可有些人总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去探究别人的隐私。


对付这类人最好的办法是答非所问。譬如他问你“工资多少?”,你就说“不比别人多”;“谁是你晋升的后台”,就说“全托你的福”等等。这样既不会得罪对方,又让对方感觉索然无味,从而终止话题。


2.遇到喋喋不休者



这类人只顾自己发泄,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忙闲,也不管你乐不乐意听就一直滔滔如江河。你如果中途打断他,他还感觉你不懂得体谅别人,做人太冷血。


对付这类人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譬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是什么?”“诺曼底登陆是什么时间?”,或者直接打断,“打扰一下,现在几点了?”等等。一旦转移了话题,他的兴致就会被突然浇灭,会感觉你这种人不解风情,自感无趣后就会主动离开。


3.遇到来说是非者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乐于道人是非者,往往是因为妒心太强。这种人巴不得别人越来越倒霉,也包括对你。


对付这类人的办法,最好是选择沉默,对他的话题不置可否,至多偶尔“哦”“哦”,当没人接他的话题后,他也就失去了谈论的兴趣。


4.遇到自我吹捧者



这些人内心自卑却表现得相当自负。其实这类人的潜意识里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不伤大雅的情况下尽量以鼓励为主,但对太离谱的那类人则另当别论。这类人对自己说的大话,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你肯定了,他认为你就是个傻子;如果你加以驳斥,他又会认为你缺乏同情心。


因此对付这类人的办法,最好是幽默地顺着他的话题,先把他捧到“天上”,然后“吧嗒”。譬如,“某大佬都见了,他怎么还没聘你当老总?”,他自然也就不敢继续自讨无趣了。


5.遇到利益侵犯者



攫取利益者,往往会得寸进尺,因此在核心利益或原则问题上绝不能让步,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会越来越甚。


对付这类人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一次发生时,就找个单独的机会,当头棒喝,明确告知自己的原则和边界。如果是大庭广众之下的要求,建议也不要当场拒绝,免得没给对方面子把朋友变成“敌人”,这时可以告诉他“我还有点特殊情况,过会单独告诉你。”


6.遇到灭人志气者



这类人有着阴暗心理,看什么都只看到消极和失败的一面;或者他本身就看不起你,故意泼冷水;有些人则是别有用心,是为了打击你的自信,唯恐有朝一日你超越了他。


对付这类人的办法,最好将话题转移到对方的身上,攻其痛处:列举他曾发生过的那些愚蠢、无能、可笑之事,或者抓住他逻辑的漏洞,让他心生不快,从而管住自己的嘴巴。


三、 情绪觉知与管理



高情商的人能够让人相处愉快,耿直而不伤人,幽默而不低俗,往往几句话就能赶走“乌云”。他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沟通,懂得他人欲言又止背后的含义。因此,有的人说话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有的人说话发人深省,有的人说话让人觉得情真意切,而有的人一句话能“噎倒一头驴”,让人半天回不过神。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别的情绪都容易做到,真正难做到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类天性中最本质的冲动,就是被人尊重的欲望。


因此,如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自己



l 要懂得感恩。
l 心胸要宽广,懂得宽容。
l 做人要低调,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l 做事要靠谱,守时、守信、可预期。
l 不把话说满,话到舌尖留半句。
l 要懂得激励自己,学会乐观、阳光、积极、向上。
l 不要盲目攀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l 管住自己的嘴巴,要懂得祸从口出。


2.对别人



l 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多发自内心地赞美。
l 懂得换位思考。
l 要学会倾听,用同理心来理解别人的难处。
l 不抱怨、不指责,能宽容别人的缺点和不经意造成的过失。
l 看破不说破,点到为止。
l 做事不做绝,更不要轻易置对方于死地。
l 不要轻信别人对他人的传言。
l 在公共场所要关注角落里的那个人,必要时给他善意的鼓励。


3.互动时



l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l 沟通中要尽量使用建议的口吻,学会尊重对方。
l 得理处能饶人时且饶人。
l 非核心利益上,尽量不要起争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他三尺又何妨。
l 不要轻易评判别人,毕竟你没经历他的经历,自己看到的也许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l 能帮人时尽量施以援手,你今天布施的春风,明天就会变成秋雨。
l 不试图去改造别人,自己的人生观未必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l 关键时候敢说不,不要让善意变成了自己被欺凌的催化剂。


一个人对情绪觉知和管理的能力,决定了他未来成就的大小。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四、 能够影响对方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想要成就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别人的配合与协助。往往高情商的人,不仅能让自己活得潇洒自在,还能云淡风轻地化解他人的尴尬,能消除矛盾于无形,并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1.准确识别情绪和问题



有一个人向闺蜜抱怨,“真是烦透了,想马上跟他离了!”这时,作为朋友的你,如果跟她讲一通大道理,或者认真分析起利弊,甚至也义愤填膺地补上一刀,恐怕以后这“闺蜜”也没得做了。其实她本身只是想找人发泄一下,这时只需当一个聆听者就好了。只要她把内心的苦闷说出来,伤口也就好了一半。此时如果不明所以就开始劝说,往往好心不得好报。


一个人的抱怨,有时候针对的是问题,有时候只是一种情绪,因此首先要学会区分情绪和问题,然后才能针对性解决。


2.化解尴尬



林志玲能够稳坐“台湾美女”头把交椅多年,离不开她的高情商。一次,她和孙红雷共同为新电影做宣传。记者问孙红雷:“您是否曾经指出林志玲是个‘花瓶’?”孙红雷一时语塞,气氛立即陷入尴尬中。


这时,林志玲说了一句:“我声明,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此话一出,孙红雷愣住了,记者们也愣住了。随即,她补充道:“不过,我知道这些话不是红雷大哥说的,一定是有些人将这些话按到了他的身上。我想今天我们两个一起坐在这里,就是一个最好的答案。”尴尬的气氛顿时化为愉快的场面。


3.规避矛盾



我刚参加工作时,有次老板过来视察,请我们技术部的同事们吃饭,期间老板举着酒杯来到我们这桌,所有的人都举起了酒杯,这时一个同事突然说:“抱歉,我不能喝。”当下,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连老板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状况。


就在这时,经理站了起来,面带微笑,沉着地解释道:“张总,他是我们技术部今晚的临时司机,待会儿还要逐个送同事回家,所有人都能喝,唯独他不能呀。”大家都心照不宣,纷纷附和。老板听了,笑了笑:“哦!我说是怎么回事,那就不勉强你啦……”


一次情商课上,老师用一句话精辟地诠释了高情商:就是用你的真诚和善良打动对方,让他愉快地帮你实现目标。因此,高情商就是:

l 目的第一,方法第二。
l 先解决彼此的关系,再水到渠成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l 想让别人怎么对自己,就怎么去对待别人。想得到,先给予。
l 懂得距离和分寸,知道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
l 能好好说话解决的,就不发脾气。
l 能够觉察自身的情绪,及时抽离或控制。
l 能用对方满意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实现多赢。

      点 击 “ 在 看 ”     推 荐 到 “ 看 一 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