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隋朝置威远县、和义县和唐朝置荣州的原因和目的

 马大哥6328hjx0 2020-10-12

关于隋朝置威远县、和义县和唐朝置荣州的原因和目的

西晋李雄,据蜀称帝三十载,引僚入蜀,宽厚待人,兴学校、置史官、低税赋、稀劳役、百姓富实,夷獠安宁而威震西土。李雄因铁置威远镇,管辖铁山夷獠,威远镇名称是取李雄“威名远震”或“威名远播”或“威名远扬”之意,至今在威远县新场镇留有李雄坡的古地名。晋义熙十年于铁山置冶官县,表明晋朝对铁山采矿冶铁业的重视。

时过境迁,改朝换代。由于战争的需要,处于冷兵器时代的隋朝对战略物资铁和盐的依赖增强,隋朝于威远镇置威远戍屯兵垦田招抚铁山生獠时还未灭陈完成一统。又由于铁山夷獠在采矿冶铁和抽卤熬盐的产业利益与朝廷的国家战略利益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山獠频繁据险作乱。因此,隋朝置威远戍(招抚生獠)、威远县、大牢县、和义县(招和夷獠)、月山县、龙水县(招慰夷獠)的目的:一是掌控铁盐战略资源,二是威抚远人招和夷獠。也因此,威远的名称虽未变,但表达出的含义已由晋朝威远镇的“威名远震”转变为隋朝威远县(戍)的“威抚远人”。《隋书——卫玄传》记载:“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隋文帝)仁寿初(601)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大牢县治所在地),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驚懼也。诸贼莫敢动。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余万口。高祖大悦,赐缣(细绢)二千匹,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炀帝继位,复徵为卫尉卿,夷獠攀恋数百里不绝。玄晓之曰:天子诏徵,不可久住,因与之诀,夷獠各挥涕而去。”。虽然,隋朝卫文升招抚铁山獠所表现出的果敢智慧和任剑南安抚五年中与夷獠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在史料中光辉闪烁。但是,镇抚招和夷獠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过程,这才有隋末朝廷置和义招和夷獠、置龙水招慰夷獠等。

时空跨入唐朝的第一年,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唐朝亦因盐铁置荣州,到唐太宗贞观八年(634)的短短十六年中,先后将原属资州的大牢、威远二县,原属富世(义)县的公井镇升县,大牢县境增置的旭川县,威远县境增置的婆日、至如二县,原属泸州的隆越县,原属嘉州的资官县,以及原属泸州的和义县,割属荣州,域内整合后辖大牢、旭川、资官、威远、公井、和义6县。在唐初荣州政区的域内整合中,威远县的疆域由于增置婆日、至如二县先缩小,又由于婆日、至如、隆越三县的并入后扩大,从而也带来了县治所在地的迁移。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的《唐会要》在剑南道荣州条目下记载:“威远军,贞观六年(632)六月置。”。唐朝置荣州和威远军的目的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上的整合掌控铁山盐铁战略资源,镇抚铁山夷獠。到中唐时,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荣州为和义郡,辖区未变,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和义郡复为荣州,荣州政区因和义县(招和夷獠)的存在,镇抚夷獠缓和民族矛盾依然重要而改名和义郡,尽管历时仅16年,但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招和夷獠在中唐时期的意义所在。在唐朝中后期,荣州政区出现两次较大的调整,并且与威远、和义二县相关。一是因镇抚夷獠置昌州,致荣州疆域缩小。元和志在昌州条目下记载:“昌州,昌元,中。本汉资中县之东境,垫江县之西境,江阳郡之北境。皇朝乾元元年(758),左拾遗李鼎祚奏以山川阔远,请割泸、普、渝、合、资、荣等六州界置昌州,寻为狂贼张朝等所焚,州遂罢废。大历十年(775),本道使崔宁又奏复置,以镇押夷獠。”。笔者认为割属昌州的那块疆域位于荣州政区的东北——东——东南部,涉及威远、和义两县。二是唐元和十三年(818)和义县治迁徙(本文另题论述)。

五代时期荣州政区仍沿唐制未变。

宋朝时期,荣州政区以域内整合为主。一是,宋初,乾德五年(967)和义县并入威远县,威远县疆域进一步扩大,县域内拥有铁山(以今两母山为中心地理坐标的荣威穹窿铁矿产区)、中江(史料中又称内江水,均指今沱江)、盐井12处(原威远7处加和义5处)、以及一座以采矿冶铁为主业的古和义县城(为和义县第一县治所在地),经济实力增强,战略地位重要,威远县由原来的中下等级县升格为一个中等级县。二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公井县并入荣德县。此后荣州政区辖荣德、资官、应灵、威远4县,并保持稳定至南宋末期。

对以上史料分析后,笔者认为:隋朝因铁盐资源和镇抚夷獠而置威远县(戍)、和义县,对“以招和夷獠,故以和义为名”的和义县,其置县的历史背景更是毋庸质疑的。在此须要提及的是,任乃强、任建新二先生合著的《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2002年9月第1版)一书附录《考订和义县治的经过》一文中,将和义县治推定在“龙门场”(今内江市中区沱江乡)和“仙滩”(今自贡沿滩区仙市镇),其推断理由认为:“隋唐间沱江沿岸已无所谓夷獠了。铁山獠已渐次就抚,有威远与大牢、公井等县负招抚之责,不必在威远附近增设和义县来招和他们。”。两位任先生的推断理由全面否定了元和志记载的和义县史料,即否定了隋朝置和义县招和夷獠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其推论理由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其推论结果也值得商榷。

陈廷德摘录自《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威远县建置沿革史料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一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