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不沉俾斯麦 2020-10-12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坦克君接了写187工程这个活之后,一直感觉比较“丧”,因为前苏联的187工程直到今天仍然属于保密范围;网上没有权威的官方资料,只有一些零散的官方留出资料和坦克爱好者们自己挖掘的资料。所以坦克君只有靠自己在这些渺如烟海的资料中自己去发掘和对比,不过还好,靠着这么多年的经验,坦克君还是大致拼接出了187工程的样貌;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款“苏联版的豹2”——187工程!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某载具游戏中的187工程,已经被异化得面目全非了

3T的缺点——

要说清楚187工程,就得从T-64、T-72和T-80这“3T”的缺点说起;说到这3T的缺点,可能大多数小伙伴想到的都是:装甲防护不足,老是飞炮塔;火力太弱,自动装填机限制了穿甲弹芯的长度;人机工效太差,乘员容易疲劳;死抱着机械式变速箱不放,坦克的灵活性不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从T-72历次实战的表现来看,防御能力不足确实是一个缺陷

其实,前苏联的“3T”的所有缺陷都源自最早的T-64:T-80是在苏军高层实在无法忍受T-64上那款5TD两冲程柴油机那糟糕的可靠性后,下令列宁格勒设计局研制的一款“可靠的T-64”;而T-72可以看成是苏军被T-64的价格吓到后,要求下塔吉尔研制的一款“简化版的T-64”。所以这三型坦克打娘胎里就带着前述所有缺陷的总源头——个头太小!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VT-4与T-84的对比照,可以看到VT-4足足比T-84“高了一个头”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在巴基斯坦对比测试的VT-4与T-84,可以看出VT-4比T-84M要大得多

从以上两图就可以看出,就是VT-4这种“中型身材”也要比T-84(与T-80尺寸相同)大得多,如果与西方那些高大的主战坦克相对比,T系坦克简直就是个“矮冬瓜”!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参加希腊主战坦克竞标的T-80UE与M1A2的同台照,与高大的M1相比T-80UE简直就像一个“玩具车”

要知道T-80/84已经是“3T”系列中体积最大的了,T-72和T-64的整体尺寸还要小于T-80!诚然,坦克的体积越小被弹面积越小,被击中的可能也随之减小;另外还可以降低坦克的重量,减轻发动机和行走系统的负担。但是就像把“一块8磅的肉塞进一个6磅的袋子”一样,严格限制主战坦克的外部尺寸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举个两个例子: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T-84M与T-90MS的车长周视仪

注意上图红圈里的车长周视仪,T-84M与T-90MS的车长周视仪都高高的耸立在炮塔的顶端,显得十分巨大且突兀;对比之下VT-4的车长周视仪就显得十分小巧而精致。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VT-4的车长周视仪,显得小巧且精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因为VT-4的炮塔内有足够大的空间,足以收纳车长周视仪的各种设备,仅仅只需要将光学镜头放在炮塔外部;而T-90和T-84这些源于“3T”的现代化改进型无一例外都继承了“3T”那窄小的炮塔,里面根本放不下车长周视仪的各种设备!只好委曲求全的把整个周视仪放都在炮塔外边。

另外,坦克的体积太小不光会造成炮塔内放不下车长周视仪,还会给坦克带来防御上的致命弱点: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T-72B的复合装甲覆盖区域,浅色区域是复合装甲,阴影区域没有覆盖

上图是T-72B的复合装甲覆盖区域,有阴影的区域是没有复合装甲覆盖的;从上图可以看出T-72的正面复合装甲覆盖的区域很小,大概只占正面总面积的45%左右,而且最奇怪的是驾驶员的正面(红框内)没有复合装甲!?如果说炮盾没有复合装甲是因为火炮能提供额外的防护,那驾驶员正面那个极易中弹的地方为什么没有用复合装甲覆盖呢?

我们从里面看看就知道了: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T-80的驾驶员位置,T-72和T-64的结构与之相同

因为这个地方要布置驾驶员的潜望镜,由于尺寸的限制迫不得已只好把复合装甲挖掉一块,造成了一个防御的弱点。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3T是三型设计得很“恰好”的坦克,狭小的车体窄小的炮塔都注定了这三型坦克的生命力极其短暂,没有什么升级的余地。所以要想从根本上突破3T的缺陷,只有推倒重来一途!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不管是T-84还是T-90都没能跳出“3T”的巢臼,3T所有的缺陷都被它们一个不少的继承下来

苏联的豹2——187工程

①一切要从186工程说起

1984年T-72的中最成熟的改进型T-72B正式服役,下塔吉尔设计局就开始针对T-72的缺陷开始研制一款T-72的后续车型,项目代号186工程。186工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与T-72B相比都有了重大升级——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6工程是下塔吉尔突破T-72框架的第一次尝试,上图为186工程的2号样车

首先,186工程采用了一个由压延钢板焊接而成的扁平炮塔替代了T-72上的那个铸造炮塔,有效的提高了炮塔的防御性能,同时也大大减小了炮塔的防御弱点。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6工程的焊接炮塔设计草图,同时这个炮塔后来成为了T-90M的焊接炮塔的原型

其次,186工程将车体加长了350毫米,并采用了最大可以输出1600马力的2B-16型16缸X型柴油发动机(注意这个“2B”可以理解成2倍的B型柴油机)与VB-2型机械式变速箱组成的A85-2型整体式动力包来替代只有840马力的B-84M增压柴油机和分体式变速箱。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保留自今的A85-2型整体动力包样机,由于缺乏维护已经完全报废

A85-2型整体式动力包可以整体吊装,大大的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也方便了修理作业;而且2B-16输出功率极大,186工程在试车时曾经跑出过83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

在火力上,186工程原本打算用2A66型125毫米滑膛炮来代替老旧的2A46M,但是当时2A66并没有完全定型,而且适应2A66的炮弹太长一时半会没法装进AZ型自动装弹机,所以暂时只安装了一门2A46M-1。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由于2A66在当时没有定型,186工程只好暂时采用了一门与T-80U相同的主炮

由此可以看出186工程是下塔吉尔第一次尝试突破T-72的巢臼,但是结果却并没有达到预想——在随后的测试中,186工程暴露出大量的问题,首先是车体虽然被加长,但是车体宽度仍然与T-72相同,严重限制了自动装填机的尺寸,计划中弹芯长度为850毫米的穿甲弹根本塞不进去。其次,由于炮塔座圈太小,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厚度被限制在450毫米以内,影响了正面防护能力的提升。还有,机械式变速箱还是不能满足186工程对坦克灵活性的要求......

②187工程

由于186工程的种种缺陷和不顺利,所以当苏联部长会议在1986年下令研制T-72B的后续车型的时候,下塔吉尔就立即终止了在T-72上小修小补的186工程,转而启动全新的187工程,希望彻底消除T-72的设计缺陷,追平甚至超越西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7工程1号样车模型

187工程总共制造了6辆样车,每一辆样车都代表一次设计的升级和改变,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187工程的这六姐妹——

一号样车:

187工程的一号样车可以看成是186工程的放大版,车体宽度加宽了220毫米,高度也加高了70毫米;炮塔座圈直径从1.88米增加到2.05米,炮塔也进行了相应的加大并配备了那门日思夜想的2A66型125毫米口径滑膛炮。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7工程1号样车CG图,注意随着车体的加长,原来T-72上驾驶员处的防御弱点已经完全消除了

但是1号样车上的动力系统依旧是2B-16型16缸X型柴油发动机与VB-2型机械式变速箱组而成的A85-2型整体式动力包,虽然在功率输出和最大行驶速度上达成了设计指标,但是在灵活性上仍旧不能满足需求,且驾驶员的工作负担仍旧巨大!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87工程1号样车测试时的照片,是一家电视台在拍摄节目时无意间拍到的,注意187工程的体积比T-72要大得多

二号样车:

根据描述187工程的2号样车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基本脱离了186工程;从外观上来讲,2号样车反倒是与我国99式的原型车9910型工程样车比较相似。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根据描述,187工程的2号样车与9910工程样车十分相似,但是由于2号样车已经被回炉销毁,我们已经无法见到了

2号样车的武备与1号样车完全相同,但是在动力系统上采用了一套液力半自动变速箱,不仅提升了坦克的灵活性还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不过当时的苏联显然在液力变速箱上的技术积累不足,2号样车在后来测试中一直故障不断、不堪使用,最后只能无奈放弃,于1989年拆毁后回炉销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三号样车:

总的说来,1号样车除了那个落后于时代的机械式变速箱之外,其余还是基本让人满意的;于是设计小组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用GTD-1600燃气轮机替代2B-16与VB-2型机械式变速箱组合,企图利用燃气轮机的高扭力来弥补机械式变速箱的不足。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T-80U虽然也是机械式变速箱,但是在燃气轮机超高扭力(4395牛/米)的加持下,其灵活性并不输于那些昂贵且复杂的液力变速箱

这就是187工程的3号样车,也是唯一一个安装燃气轮机的样车: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7工程的三号样车采用了燃气轮机作为动力

不过GTD-1600本身就一直磕磕绊绊,再加上克里莫夫设计局的主要任务又在GTD-2000上,分给GTD-1600的资源不足,所以三号样车直到1992年都没能完成大部分测试工作。后来三号样车被废弃在下塔吉尔的坦克坟场任凭风摧雨打和盗窃......

四号样车:

目前关于4号样车的资料很少,只知道4号样车的动力系统与1号样车相同,主要用于2A66的火力与火控测试,安装了完全版的2A66型火炮与1A45T型(火控系统。所以这里主要介绍那门2A66型125毫米口径滑膛炮(D-91T)以及1A45T型火控系统。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2A66型坦克炮与2A46系列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炮口多了一个制退器

2A66型滑膛炮口径为125毫米、身管长度48倍径(6米)、火炮全重未知,其外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炮口上加装了一个炮口制退器;按官方的说法,这个炮口制退器并不是用于削减火炮的后座力,而是提高发射炮射导弹时的精度。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注意,苏制炮射导弹发射后导弹都会有一个爬升的过程,目的就是给制导系统捕获与调整被吹歪的导弹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般苏制炮射导弹为了保护导弹内部的精密原件,炮口初速都被限制在400米/秒以内,这样低速的导弹在离开炮口之后很容易被炮口的暴风给吹歪;这样坦克的导弹制导系统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导弹的轨迹,从而降低了导弹的精度。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炮口制退器原理

应用炮口制退器可以有效的降低炮口暴风的强度,使导弹不至于被吹歪;从而提高导弹的精度和反应时间。

但是,苏联研制2A66型滑膛炮的主要目的是发射弹芯长度超过850毫米的3BM39“Anker-1”贫铀穿甲弹,这种穿甲弹采用了4Zh77型双基发射药,其火药力超过1168千焦/千克,普通的火炮身管根本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而巨大的身管压力又会带来巨大的后座力;所以这个炮口制退器肯定也有削减火炮后座力的用途。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3BM39“Anker-1”贫铀穿甲弹说明书

根据一些零散的资料,2A66发射3BM39“Anker-1”贫铀穿甲弹时,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750至780毫米厚度的垂直装甲板(同时代的M820A2贫铀穿甲弹也只不过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620至660毫米厚度的垂直装甲板),在上世纪90年代从正面击穿M1A2和挑战者2这两种北约防护力最强的坦克绝对不是问题!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美国M829A2贫铀穿甲弹

不过2A66滑膛炮并没有随着187工程的下马而沉寂,而是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其技术成果不少都被用在了2A46M-4坦克炮上,而应用在T-14主战坦克上的2A82滑膛炮更可以看作是2A66的“嫡子”!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2A82滑膛炮基本可以看作是2A66的身管加长版

至于1A45T型火控系统,后来被应用在了T-90上,坦克君已经在过去的文章中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仅放出一张原理图。有兴趣的朋友去翻一番坦克君以前的文章。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A45T型火控系统详解

五号样车:

与前述的四型样车相比,5号样车发生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车体结构已经完全摆脱了T系坦克的传统窠臼,更加接近与豹2等西方主战坦克的车体结构——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187工程5号样车的车体设计草图,其外形已经非常接近西方主战坦克了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在坦克坟场中的5号样车,注意那与众不同的车体前装甲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拆除了附加装甲后的5号样车前装甲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5号样车的驾驶员位置,可以看出已经完全消除了防御弱点,不过从右侧的档位来看,5号样车仍旧还是老式的机械式变速箱

根据目前的资料,187工程的5号样车应该是最接近于完全体的样车,估计制造的目的是用于国家靶场的定型实验;如果187工程顺利通过定型测试将会获得“T-90”的国家编号!但是现在一切都只能成为猜想......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5号样车的炮塔,可以看到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厚度十分巨大,但是由于缺乏维护和盗窃,现在187工程所有的样车都已经完全报废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5号样车的战斗室,可以看到能被偷的都已经被拆走了......

不过针对187工程的5号样车的车体装甲布置结构,坦克君还是做了一番合理的推测;根据其结构特点,坦克君估计其正面复合装甲应该是这样布置的: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哈立德”主战坦克生车体正面复合装甲的安装位置,5号样车应该与之类似

六号样车:

一开始,坦克君并不能100%的确定6号样车到底是不是187工程的工程样车,因为6号样车除了体积和车体结构与前五个样车相同之外,其余根本就和187工程没什么关系;内部也只安装了一些很老式的配件,像主炮就安装了一门2A46且炮塔居然用了一个放大版的T-72铸造炮塔!?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奇怪的6号样车-1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奇怪的6号样车-2

不过后来坦克君在一些俄文资料网站上反复核对和发掘后才发现,6号样车主要是用于测试一套新的动力和散热系统该动力系统由一台代涡轮增压的2B-12-3型12缸“X”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00马力)和一台全新的液力自动变速箱(型号不详)组成,总共行驶了上万公里。后来这套动力系统的改进版被应用在了T-14主战坦克上。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据称T-14的动力系统就来至6号样车

187工程的结局——

1992年苏联解体,下塔吉尔设计局被俄罗斯所继承,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中,俄罗斯政府还是决定继续研制187工程的,因为这毕竟是一款完全突破“3T”巢臼的先进主战坦克;如果研制成功将会一举打破T系主战坦克的固有缺陷。但是,90年代的俄罗斯最缺的就是——钱!整个俄罗斯都穷的把内裤明码标价了,实在拿不出钱继续187工程的研制工作。就这样整个187工程就被遗忘了......即没有说停止研制,又没有继续拨款......所有的研制成果都只能扔在野地里慢慢烂掉......而参与187工程的研究人员也只能自谋生路,慢慢流失......直到2000年,俄罗斯当局才想起了187工程,将所有研究资料封存和归档。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87工程令人唏嘘的结局也许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而原本给予187工程的“T-90”编号也被188工程的T-72BU所占据,187工程至此彻底终结......

苏联版的“豹2”:前苏联187工程详解

这不是T-90这是T-72BU!真正的T-90已经......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