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报总第10期 铛铛铛,临时测验,请回答:今年是黄帝纪年第多少年? 如果您对黄帝纪年的来龙去脉还不太清楚,那今天这篇文章您可得好好看看了。 下文作者是筑基史课的辅导员孙环。她把公历、黄帝纪年、干支纪年、十二属相的关系,抽丝剥缕地讲了个明明白白。 在筑基班二期的开学典礼上,徐老师提到了黄帝纪年,许多同学第一次听到黄帝纪年的观念,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黄帝纪年的问题。在这里,把这个话题展开一下,具体来说说黄帝纪年。 1 公历与黄帝纪年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 而黄帝纪年,是以传说中黄帝即位之年为黄帝纪元元年。因公元前 2697 年为黄帝纪元开始,所以用公元前纪年 2697 年加上公元纪年就得到了黄帝纪年。 如公元 2020年: 2020+ 2697 年 = 4717年。 即公元 2020 年,为黄帝纪元 4717 年 。 道教中一直沿用的“道历”也是由黄帝纪元(公元前2697年)开始。 2 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干枝相配以成六旬”。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制订历法需要一个起算点,这个起算点就叫做历元。 历元就是一个基准点,从这个基准点开始往下计时。 比如,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以0点0分0秒作为基准点,凌晨1点是指相对于0点,过去了1个小时。 再比如,计算机系统是以1970年1月1日0点0分0秒作为基准点的,这个时间点就是计算机系统的“历元”。 而整个华夏历法系统,也有这样一个基准点,这就是历元-历法起算的基准点。 中国的历元与天象有关,史书上说:“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华夏民族的农历历元按干支记年法是始于甲子年甲子日甲子时合朔并交冬至。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历元是一个完美的假想日子,制历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历牛x,会推算一个n千年前的,既是冬至又是初一且准确时间都在半夜十二点的日子,作为这个历法的起点,即历元。 据说在公元前2697年黄帝即位的那一天即甲子年甲子日甲子时,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联珠的时候,五星联珠,既是干支历法的开始,又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圣人即位的时刻,自然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历法的开端了。 由此可见,干支纪年和黄帝纪年始于同一个时间点。 干支历法以24节气为基础,因此,干支纪年是以阳历为基础的历法。 3 岁首的变迁 十二地支正好对应1年中的12个月,因此干支纪月一般只用地支纪月,把冬至所在之月定为第一个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第三个月就叫寅月了,寅月的节气是从立春到惊蛰之间。 《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也就是说改朝换代以后,要改正朔,也就是重新定一年的开始点。 干支历的历元始于冬至,早期是曾经以冬至为岁首,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年的第一个月从哪个月开始算起,曾有多次变化。 夏朝以寅为岁首,商以丑为岁首,周以子为岁首,秦以亥为岁首。 在汉代以前的四个朝代,都在改朝换代之后改了岁首,以表示自己是顺天应人,同时否认前代的统治合法性。 到刘邦入关中时,没有改岁首,仍以十月(亥月)为岁首,一直延续到汉武帝颁布《太初历》,才重新回到夏代的岁首体系。 自太初改历以来,农历中的太阳历均以“寅月”为岁首,沿用至今。故干支历每一年的起点就是立春日。 4 干支与属相 十二地支配附十二动物,至晚可以追溯到秦代。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日书》中有《盗者》章,以十二地支配合动物特征状写了盗贼相貌,如:“子,鼠也”。 其余搭配分别还有丑牛、寅虎、卯兔、辰囗、巳蛇、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羊、亥豕。 这一搭配并没有与岁时发生关系,而且贬义色彩非常浓重,所以还不能叫做十二生肖,但至少说明十二地支与十二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初步形成。 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十二地支与十二动物的配附已经与今天完全一样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生肖观念已经普及开来,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开始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 由此可见,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衍生物,那么,生肖的属分当然也应该以干支纪年为基础。而干支纪年的分割点就在立春,所以,生肖属分也当以立春为界。 5 小结 干支纪年的岁与岁之间的分界点在立春日,立春日开始算新的一年。 我国农历是阴阳合历,有月亮历也有太阳历,今天谈到的干支纪年是一个纯太阳历,而正朔是一个月亮历的概念,这个我们下回分解。 |
|
来自: 为什么73 > 《北京厚朴中医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