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脾四味人参姜炙甘草大枣 健脾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健脾,也是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伤寒》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的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四味。生姜和大枣已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材了。中国人早已经将这四味药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脾四药”的药,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所谓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微温,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 姜,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脾胃寒的一味姜管用。后世的医学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地黄来滋阴养血,问为什么不用姜,姜性热,会耗散津液。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后世的医学理解问题就这么简单。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了,麦冬生地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阴上加阴,脾胃就更不运化了。《伤寒》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的。阴上加阴必是非上策。除非阴虚阳亢,脾胃不缺运化之力,可用麦冬地黄滋阴制阳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 人参从医理上来说,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不辛不辣不麻不热,所以人参亢奋的是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 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补中最速;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黄而偏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外红里黄,兼能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最健脾胃的原来如此廉价 在《伤寒论》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建中用什么药呢?《伤寒》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的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四味。生姜和大枣已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材了。中国人早已经将这四味药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太多用。这就是所谓的“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现在说药性,先说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所谓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微温,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 姜,我们知道它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医学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地黄来滋阴养血,问为什么不用姜,则答曰姜性热,会耗散津液。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后世的医学理解问题就这么简单。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了,麦冬生地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阴上加阴,脾胃就更不运化了。《伤寒》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的。阴上加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用麦冬地黄滋阴制阳。我看过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了很多年中药的,病没治好不说,看脉证尽是一派阴寒之象,再看吃过的方子,无非就是滋阴养血之类的药。 人参这个药要多说几句。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是有形的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地黄阿胶这样没什么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具体是怎样的能量运作呢?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不辛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亢奋的是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参寒热不禁,既能合温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的寒凉之剂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性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惯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有一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的症候,非姜附不能救的。去找北京一个大医院的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五十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落到了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一下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补中最速;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黄而偏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外红里黄,兼能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本文节选自刘希彦所撰之《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 《伤寒论》…补记慎遗…桂枝汤之攻守 1、中医讲治病求其本,以里证为准为本,讲究先要守中建中,再辩证施治之要。中华文化讲“中和”,中医用方也讲“中和”,在治病祛邪时也不例外,在攻伐时,也强调守中建中固本,而非只有刀枪烧杀攻伐杀戮。 在讲表时,方里一般都有里,讲攻时,方里一般都有守。单纯主攻的,也多是“中病即止”,止后也多是守中扶正固本以善后。 2、中风汗后津液虚,用桂枝汤,其中白芍、生姜、甘草、大枣合在一起主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 桂枝性温,其气郁香,微甜。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薄。 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又没那么浓厚。 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巅; 川芎、当归走里走血,桂枝则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 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3、桂枝---“阳化气”,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当汗即汗,当止汗即会止汗; 白芍主“阴成形”作用相反,主将阴收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 再生姜、大枣、甘草守中,病愈的后备力量就充盈。 同时解决痞呕利的好方——半夏泻心汤 “讲解方药要跳出现有教材的分类,从张元素'药类法象’的角度入手,先找到疾病或者药物的共性,再抓个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执简驭繁。”这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方药教研室主任,胡浩老师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他常年工作在临床一线,是一名诊务繁忙的中医大夫。找真正会看病的中医大夫来讲理论,一直是灵兰追求的。所以我们把胡老师讲解半夏泻心汤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就是想告诉你不一样的方药学习法。后续,我们还会邀请胡老师讲解临床必会的五大类中药和上百个方剂。激不激动?惊不惊喜?期不期待? 讲解半夏泻心汤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首方剂,半夏泻心汤。这首方剂呢,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面又叫“大勾陈汤”,与本方略有区别。在《伤寒论》里面讲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里面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其实就是治疗少阳病的一个变证,误用了下法,引起的一个痞证。
这个“痞”到底是什么意思?“痞”其实源于《易经》的否卦,把病字旁去掉,里头就是否卦的否,否卦呢,是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叫“天地否”。因为乾为天,在上而不降;坤为地,在下而不升,阻塞于中焦,导致天气不降,“天气”代表的就是上焦心肺之气,而“地气”呢,就代表脾胃之气,阻塞到中焦脾胃,引起的一个病症就叫痞证。 这个病呢,因为它仍然属于一个气滞证,还没有成为有形之机,所以就是“满而不通”。胃气上逆,所以就会呕吐,脾气下陷则会下利,如果患者脾胃两个地方都有问题,那么上吐下泻可以合并出现。有的患者呢,可能会表现为一个方面的病,比方说呕吐比较明显,或者是下利比较明显。总的病机就是属于心肺之气不降,脾胃之气不升。 那么把病因病机搞清楚了,治法就可以随机确立。就是“清上温中,升降气机”,升是生脾气,降是降心、肺、胃之气。这个方法呢,我们选用的是半夏泻心汤,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半夏半升(洗),黄连、黄芩,黄芩呢,用了三两,黄连一两,干姜、人参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然后甘草三两(炙)。
这个方,我们要分析方解的话呢,半夏,这是一个辛温入胃的药,它主要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引阳入阴,善于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引阳入阴”的意思就是可以导引阳气,从天上引到地下,这就是“引阳入阴”的意思。那么也有“引阴出阳”的药,这个不是我们讨论范畴。那在这里,用半夏引阳入阴,真正降心肺之气,用的就是黄芩和黄连。其中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黄芩的量比黄连要大,其实根据情况,如果心火很旺,黄连可以重用;如果肺火很旺,黄芩可以重用。 有的人认为经方是不能动剂量的,这点我是不太同意的,经方是可以加减变化的。药可以变化,剂量当然也可以加减变化。在这里面呢,黄连、黄芩就是为了降心肺之气,半夏是为了温胃降气,这里面大家注意,黄连、黄芩是苦寒泻心、肺火的药,而半夏是辛温降胃气上逆的药,而人参补脾气之虚,大枣甘温益气,这两个都是温补脾气,加干姜辛温散寒。 干姜和生姜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后面有“生姜泻心汤”。这里面用的是干姜,为什么干姜呢?干姜是用母姜把它晒干变成了干姜,而生姜用的子姜。生姜是温胃的,干姜是温脾的,也就是说干姜的归经,它的靶向是在脾。那温脾散寒,然后用人参、大枣补脾气,这里面用的是辛温法,干姜的辛温散脾的寒。而人参、大枣,是甘温益脾的气。寒气一散,湿气一去,脾气一升,地气就向上升,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心肺之气下降,这个气呢,就自然旋转起来了,这叫地气升,而天气降,就转否为泰,所以这就是半夏泻心汤的方解。
那么临床用方我们有一些指征,有什么指征呢?就是这个患者心下,其实就是胃脘部这个位置,经常会觉得这个地方很胀,其实不仅胀呢,它还有一个感觉,它是凉,这个地方很凉,就是喜温喜按,同时患者有上吐和下泻的现象,这个有可能单独出现,有可能同时出现。一般来说胃寒很重,那么就会上吐。脾寒很重,就会下利。古人说,叫“卫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那么脾胃二阳俱伤,那么就上吐下泻,这是它的一个典型症状。 那舌象上有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这样的患者一般是舌尖、舌前1/3红,舌中间有凹陷,中部凹陷代表的中焦这个地方有气虚,同时看中间这个地方呢,苔白滑或者水滑,这是典型的舌象。另外脉象上看,这个患者通常是两寸浮,而右关弱,或者是紧。如果加湿的话,它会有一些粘涩象,总而言之是一个弱脉。这是典型的舌苔脉象。
在临床我们要根据情况来加减,如果呕吐很严重,要加生姜,这其实就是后面的生姜泻心汤;舌苔如果厚腻,人参、大枣要减量,而如果湿特别重,可以加茯苓,必要的话可以加苍术或者炒白术来苦温燥湿健脾。如果中焦的寒影响到下焦寒了,就是这个患者不仅有脾阳虚,可能还有肾阳虚,那么这时候,要坚决加附子。我们建议用炮附子10到15克,也可以用肉桂,当然附子是首选。 心火旺的时候呢,黄连可以剂量放大。夏季呢,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人体是本来就是上热下寒,也就是说夏季的时候,特别是炎热的地区,高温酷暑,非常热,这些地区的人,他可能还没有生病,但是他就觉得心和肺很燥热,嘴干鼻燥。但是天越热,人的腹腔和盆腔就越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叫“上热、中下寒”。我们的祖先说要减少温差的话,一个方法就是要“冬吃萝卜夏吃姜”,而这个半夏泻心汤,其实就是为了扭转温差而设定,这种病现在的临床非常常见。 黄连、黄芩清心和肺的热,心和肺的热可以表现为横隔膜以上,包括五官七窍的热,头上的热。但是用黄连、黄芩的一个弊端就是,这个黄连、黄芩是大苦大寒药,它很容易伤脾胃的阳气,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呢,就有点纠结。那怎么办呢?这些《伤寒论》里面给我们提示了有很多制法,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把黄连、黄芩用开水泡一下,不要煮了,用它的水,再跟煮好的药统合起来喝。这种方法就是“取其气而不用其味”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个方法非常好。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黄连、黄芩可以去掉,我们选用一个不用苦寒泻火,我们用辛凉散火法。比方说,我们用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分别散心火和肺火,效果非常好,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辛凉散火而不伤脾胃,或者说伤得很少。这就是半夏泻心汤的一个灵活加减。 在这里面呢,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个细节,就是后面还有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是把甘草加重,变成了四两,这主要是治疗“腹中雷鸣下痢”,同时有“心热而烦”的,这里面用甘草补中气,“补脾而泄心火”的意思。在以前复方里面还有黄连汤,这个我们后面再给大家介绍。
这里面有个细节问题,就是这个汤在煮的时候有七个药,用法里面有,“上七位,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我们这里面有了一个思考题,就是这个汤,为什么也要去渣再煎?这就是个浓缩法。这个方法跟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煎煮方法一模一样,原因是什么?请大家思考一下。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桂枝汤方解-刘希彦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现在说药性,先说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不寒凉,不会妨碍脾胃的运化。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 出现一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反对药物归经,甜入脾又如何解释?现在来说说五味和五脏的关系。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走上走表,肺在上,自然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行散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一来自然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长肺的功能,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肺”的道理。这种解释是层面之学,是实证而严谨的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原理,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说归某经归某脏腑。 “酸”是收敛的,而肝的作用是升发疏泄,酸的作用和肝的作用相反,自然一进入人体就先抑制肝的功能,肝脏受到抑制自然也会亢盛起来,所以“酸入肝”,适量酸味助长肝气,酸味多了也伤肝气。 “苦”是降而寒的,心脏在上,功能是永远勃动向上,永远有热能的。适量的苦助长心的功能,苦多了则伤心。 “咸”是下行的,所以地球上海水是咸的,因为海的位置最低。肾脏是人体的元气之所在,它像水泵一样,位置虽然在下面,却是引能量上行的,这种元气能量在西医称之为肾上腺素。能量的代谢物是废水,从膀胱排出,就像汽车有个水箱。既然肾的功能是上行,适量的咸能助长肾的功能,咸多了则伤肾。 最后说到“甜”。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温和居中。脾胃在中间,所以入脾。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是助长脾的,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入脾的原因。 再说说脾四味里其它几味药。 姜,我们知道它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中医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地黄来滋阴养血,问为什么不用姜,说则答曰姜性热,会耗散津液。现在的医生都这么说,这简直是千古谬论,贻误世人。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后世的中医理解问题就这么简单。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了,麦冬生地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阴上加阴,脾胃就更不运化了。《伤寒》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的。阴上加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同时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用麦冬地黄滋阴制阳。我看过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了很多年中药的,病没治好不说,看脉证尽是一派阴寒之象,再看吃过的方子,无非就是滋阴养血之类的药。 人参这个药要多说几句。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是有形的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地黄这样没有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亢奋的是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参寒热不禁,既能合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的寒凉之剂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香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惯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有一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的症候,非姜附不能救的。去找北京一个大医院的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五十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落到了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一下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得土气纯厚,补中最速;大枣微香,又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红,偏向于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而不上火。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桂枝的作用呢?桂枝性温,其气是一股热郁的浓香;桂枝煎的水有一股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少。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又没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头的,桂枝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桂枝后面标注的“去皮”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此药效果好的部分是桂树的嫰枝尖,皮和木不分开的部分。如果皮和木分开了,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桂枝了,所以剥落下来的皮要去掉,效果不好。皮里面的木头是没有疗效的。现在药房的桂枝一般都是皮和木分开了的,一截截的木头渣子都在里头。 白芍,这是一味极其常用的药。后世有说白芍敛肝的,有说养阴的,有说降胆火的。到底是什么呢?药物的作用不能光凭书上的几个词语去理解,因为语言的传递太有限了,也太笼统了。比如阿胶地黄白芍书上都说是养阴养血,可这三味药一尝就知道,相差很远。所以我主张真要学药,药材一定要单味煎好品尝过,细细体味,才能确切把握其性味。白芍没什么气,味是一种类似于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寡淡的沤味,这是典型的阴而降的味道;其次有些苦,苦是主降主泄的;酸味不多,绝对没有五味子、山萸肉和乌梅那么酸,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主的;黏液也不多,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这就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总结一下,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气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所以能治腹痛。 现在我们将桂枝汤的药和中风的证做个一一的对应。中风是汗出后津液虚了,人体却要再次作战,于是白芍、姜、草、枣合在一起主守,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当然,生姜也有一定的解表作用,但整个方子是以守为主的,服了药之后还要喝粥,用五谷直接补充津液营养。桂枝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该发汗的会发汗,该止汗的会止汗。白芍的作用相反,负责将阴气收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才是病愈的根本原因。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我说过药物不能代人体行指令,药物只是让人体回到正常状态。会使用经方的都知道,桂枝汤止汗的效果也是如神的。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只要稍一动就汗出如洗,脉浮大,口不渴。之前吃过很多敛阴止汗的药,黄芪白术所谓固表的也吃过不少,汗出反而加重。用桂枝汤一剂而愈。简而言之,桂枝就是“阳化气”,白芍就是“阴成形”,调和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姜、草、枣守中。仲景的核心法门就是这两个,所以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理解了桂枝汤,讲后面的就好办了。 最后还要讲一下药物剂量的问题。历来一般认为书中的一两是三克,三两就是九克。汉代的衡器已经出土几十年了,汉代的一两是约十五克(15.625 克),桂枝三两也就是约四十五克。现在学院教材里的衡器换算,说汉代一两等于十五点几几克,很精确。到了讲桂枝汤的时候,依然是三两等于九克。教材连度量衡的问题都可以公然自相矛盾,这就是我们的学院,这就是我们的医学,有什么办法?我的经验,要想治疗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汉代剂量的。当然,病有轻重,人的体重也有差异,是要变通的。一般外感病轻的可以取书中一半的剂量,病重甚至可以超过书中的剂量。慢性病依病情轻重可以取书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病重的也可以超过书中剂量。为什么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呢,因为古人用药一般都是一剂,药简力专,下药必效,不可能像现在一吃好多剂。咱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方法,慢性病至少也要开个三剂五剂的,开一剂药房都不给抓,所以剂量可以轻一点。 煎药的方法也尽量要依照书中的提示,现在一剂药煎两回是不妥当的,因为药物不同,药性释放的时间也不一样,煎两回喝常常味道有差异。最好一次煎好分两次喝。一般煎个三十到四十分钟即可。宣散解表药不要超过三十分钟,滋补药可以煎一小时以上。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原文: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se)恶寒,淅淅(xi)恶风,翕翕(xi)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 二两(炙zhi),大枣十二枚(孹bo) 注:一两=15.6克,一升=200毫升 服用方法: 以上五味药,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服后,需服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服后一时许,遍身微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汗流如注,病必不除。若服一升后出微汗,病解,后面的要就不用喝了。如果没出汗,继续服一升汤药和热粥,过1-2小时,还不出汗,继续服用,方法如前。一日一剂药,病重者可连服二三剂。严禁吃生冷,肉面,酒类等食物。 这条讲太阳中风的治法。 “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病在表,所以发热;阴弱,说明津液虚了,汗出所导致的。 “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主证;“汗出”“恶风”表明津液虚了。这两个条件合在一起就是太阳中风,也就是桂枝汤的主证。 “鼻鸣”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人体的气血大量往体表走时,壅塞多余的气血自然会冲到头部,就会形成鼻腔充血,于是鼻塞鼻鸣,同时也能阻止寒气进入肺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在医院耳鼻喉科治鼻炎用熏洗鼻子的方法,很荒谬。鼻炎不管是什么原因诱发的,实质在于表气不通,感冒的时候你们可以去体会,如果一开始不出汗,只要微有汗出,鼻子马上就通了,光气洗鼻子有什么用?有的慢性鼻炎还去做手术,然后得空鼻证。空鼻症极度痛苦,这种病人自杀,向医院维权的很多。 为什么太阳中风有汗出了还会鼻鸣呢?汗出了不等于邪气就一定能解掉;注意,感冒是微有汗出才会解,如果汗出多了,精气就会丧失过多,正气消耗,不但不解,病反而会趁机深入,便形成了中风。邪气不去,气血自然还是会大量往头部走,所以还是会有鼻鸣。这个汗出多不是自己感觉的多,而是相对自身的气血水平的多,也就是说,自体的津血能量,也可以说是正气,才是治病的关键。 “干呕”,当气血往表走的时候,里就空虚了,于是胃会虚弱,接纳不了食物,就会有呕的反应。气血往上逆,也会加重呕。 上面是桂枝汤的证,接下来说说桂枝汤的组方含义。 中风这个证是已经汗出而病不解,好比打了一仗没打赢,兵力丧失了,津液也虚了,脾胃也就弱了,想再战就必须先巩固后方,也就是中医说的建中,建中洲之运化,生脾胃之津液。前面说了,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是以津液的盛衰来作为阴证阳证的划分标准并组方用药的。那津血从哪里来?津血自然是依靠脾胃的运化而来。脾胃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一切动能的来源。在《伤寒论》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在人体中间部位,俗称中土)脾胃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 建中用什么药呢?《伤寒论》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鹅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四味药。姜和大枣已经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材。中国人早已将这四味药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最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太多用。这就是所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 现在说药性,先说炙甘草和大枣。这两样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的汁液黏黏的,甜甜的,因为甜可以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微温,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合适。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我们之前说过反对药物归经,甜入脾又如何解释?现在来说说五味和五脏的关系。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走上走表,肺在上,自然也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行散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自然最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长肺的功能,也能制约肺性之偏,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肺”的道理。这种解释是层面之学,是实实在在的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原理,与主观的说归某经,归某脏腑是有区别的。 “酸”,是收敛的,而肝的作用是升发疏泄,酸的作用和肝的作用相反,自然进入人体就先抑制肝的功能,肝脏受到抑制自然也会亢盛起来抵抗,所以“酸入肝”,适量酸味助长肝气,也能制约肝性之偏,酸味多了也伤肝。 “苦”是降的,心脏在上,功能是永远搏动向上,永远有热能的,同理,适量的苦助长心的功能,也能制约心性之偏,苦多了则伤心。 “咸”是下行的,所以地球上的海水是咸的,因为海的位置最低。肾脏是人体的元气之所在,它像水泵一样,位置虽然在下面,却是引能量上行的,这种元气能量在西医里称为肾上腺素。能量的代谢物是废水,从膀胱排出,就像汽车开起来也会滴水。既然肾的功能是上行,适量的咸可以刺激兴奋肾的功能,也能制约肾性之偏,咸多了则伤肾。 “甜”,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和缓居中。脾胃在中间,所以入脾。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可以刺激兴奋脾的,也能制约脾性之偏,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入脾的原因。 再说一下“脾四味”里的姜和人参。 姜,它是温中而发散的,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医学只要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生地黄来滋阴养血,人体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黄,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证了,麦冬,生地黄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的性质,结果用到人体里,就是阴上加阴,脾胃就更加不运化了。《伤寒论》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阴上加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以用这类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很多年的中药也治不好病的原因。 人参,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是有形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生地黄,阿胶这样没有什么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 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具体是怎样的能量运作呢?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的味道不辛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主要亢奋的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论》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参寒热不禁,既能合温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寒凉药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性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常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有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干姜,附子,炙甘草)的症侯,只有四逆汤才能救。去找北京某大医院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50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沦落到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补中最快;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炙甘草色黄而偏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外红里黄,兼能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现在说桂枝的作用。桂枝性温,其气是一股热郁的浓香;煎的水有一股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薄。桂枝的气没有薄荷,白芷那么轻扬;也没有川穹,当归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巅;川穹,当归走里走血,桂枝则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白芍,这是一味很常用的药。后世有说白芍敛肝,有说养阴的,有说降胆火的。那到底是什么呢?白芍米什么气,味是一种类似于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寡淡的沤味,这是典型的阴而降的味道;其次有点微苦,苦是主降主泄的;酸味不多,绝对没有五味子,山茱萸和乌梅那么酸,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主,黏液也不多,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所谓神农尝百草,这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结一下,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起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所以能治腹痛。 现在我们将桂枝汤的药和中风的证做个对应比较。中风是汗出后津液虚了,人体却要再次作战,于是白芍,生姜,甘草,大枣合在一起主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当然生姜也有一定的解表作用,但整个方子是以守为主的,服了药之后还要喝粥,用谷类直接补充津液营养。桂枝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该发汗的会发汗,该止汗的会止汗。白芍的作用相反,负责将阴气收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才是病愈的后备力量。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前面说过,药物是不能代人体行指令的,药物只能让人体回归到正常状态。使用过经方的都知道,桂枝汤止汗的效果也是如神的。有一个病人,只要稍一动就汗出如洗,脉浮大,口不渴。之前吃过很多敛阴止汗的药,黄芪白术玉屏风也吃了不少,汗出反而加重。用桂枝汤一剂而愈。 简而言之,桂枝就是“阳化气”,白芍就是“阴成形”,调和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生姜,甘草,大枣守中。仲景的核心法门就是这两个,所以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理解了桂枝汤,后面的内容就都好理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