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佳“早更”之困:业绩低迷、高层震荡,如何转型? || 转型

 昵称71785450 2020-10-13
去年股东大会上的一场战争,让曾经的彩电老大康佳厄运连连,先是遭遇高层震荡,后又出现业绩大跌、转型不利情形,至今来看,它未走出困境。一切的导火索,看似始于股东大会那次纷争,实则,寒冬的伏笔早已埋下。

从去年5月到现在,彩电巨头康佳好像深陷噩梦,一直难以苏醒。

2016年10月24日,康佳发布公告,宣布在康佳高管层处于核心地位的常务副总裁肖庆辞职。从2015年9月迄今,康佳已经走了7位高管;高层动荡的后续,是康佳2015年净亏12亿元;10月29日,康佳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再次出现亏损,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的局面被改写。

 
▲ 深圳康佳大厦

位居康佳集团二把手的肖庆离开,业界猜疑是康佳高层动荡的延续,也在猜测康佳在华侨城集团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曾经风光无限的彩电巨头仍在寒冬里挣扎,它还要多久才能看到春天?

业绩每况愈下

创立至今未满40年的康佳,却早早进入更年期。

4月8日,深康佳A(000016.SZ)发布2015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康佳2015年全年营收约184亿元,同比下降5.3%,巨额亏损超过12亿元。康佳在财报中说明,主要是因汇率波动和管理层变动等因素,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


▲ 康佳2015年年度财报

2015年康佳的彩电业务营收120.6亿元,与2014年同期的147亿相比下降了14.3%,彩电业务营收占比从2014年的75.7%下降到2015年的68.5%。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让康佳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彩电业务带来的亏损。彩电业务在康佳内部成本占比将近75%。但自从进入平板电视时代以来,康佳的彩电业务失去了龙头地位,在五大彩电厂商中排名末尾。”

曾经的彩电龙头,早已走过最辉煌的年代,进入江河日下甚至风雨飘摇的时节。

除了营收和利润的骤降,康佳还面临着市场份额的萎缩和行业地位的持续下降,逐渐在彩电行业五朵国产金花中排名垫底。据和讯网报道,2015年上半年,创维占据国内彩电市场20%的份额,海信和TCL分别占有18%和16%的份额。康佳和长虹远远落后于前三者,长虹有11%的份额,康佳却只有9%,位居最末。

进入2016年,康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振业务,在上半年成功从巨亏扭转为盈利。8月30日,康佳发布2016年上半年财报,归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约1300万元。

然而,好景并不长。

10月29日,深康佳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净亏损五千七百多万元,改写了前两个季度扭亏为盈的状态,持续扭转亏损的希望破灭。

 
▲ 2016年上半年中国LCD TV市场品牌出货量排行榜

虽然康佳没有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但前三个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4.1亿元,而此前康佳公布的半年报显示经营性现金流约为负1.3亿元。很明显,康佳的现金流越来越吃紧,第三季度业绩有所恶化。

据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为262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5.7%。而康佳的位置已经滑到第六,仅9%左右的市占率。曾经排在其后的创维、海信、TCL、长虹和海尔都已经走到了它前列。

内忧与外患

康佳糟糕的业绩背后,充斥着内部的斗争和来自外部的冲击。

2015年5月28日,康佳的中小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出人意料地逆袭,所提代表在董事会七个席位中占据四席,大股东华侨城却只保留了两个席位,成为董事会中的少数派。

这场小股东和大股东的战争,带来的是康佳高层和中层的剧烈震荡和核心业务的大幅下滑。

其后的6月18日,康佳确定了企业新的领导格局:聘请原总裁刘凤喜为董事局主席、刘丹为康佳集团总裁,小股东代表宋振华、林洪藩担任康佳集团副总裁。

 
▲ 刘丹曾任康佳集团总裁

在刘丹担任总裁的3个月,康佳发布了100多项人事调整,范围涉及整个公司各阶层,甚至集团高层领导主管的业务范围都被打乱重新分配。

当年9月和10月份,时值家电行业的“金九银十”,其他传统家电企业正卯足劲推新品、搞促销,康佳却深陷内部斗争和高层震荡。9月25日,康佳发布公告称康佳董事兼副总裁宋振华因个人原因辞职;9月末,包括总裁刘丹、监事张光辉、独立董事张民等其他高管先后离去。

康佳内部员工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频频人事更迭导致整个公司运营混乱,比如很多合同签字盖章,需要找副总裁级别,但是原来领导签字后就走人了,新领导又要重新看原来的合同是怎么批的,询问一段时间才能签,前后非常浪费时间。”

经济观察人士洪仕斌认为,康佳无休止的内斗让康佳元气大伤、只剩下半条命。

与内耗相伴而来的,是来自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的冲击。康佳曾在公告中说明互联网彩电企业的低价竞争导致彩电价格持续走低是康佳亏损的原因之一。

除了压低彩电价格,互联网彩电企业还蚕食着康佳等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乐视、小米、微鲸、PPTV、暴风、风行等六个品牌的互联网电视出货量达到342万台,同比增长了114%。

被内忧外患冲击着深陷泥潭的康佳,喊出要“跑出寒冬“的口号。奔跑的途中,它会遇到哪些阻力?

隐忧重重

康佳这个曾经的彩电行业老大,今年已经36岁了,它最辉煌的岁月在2002年前后。然而,那之后,隐忧已经渐渐埋下。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无冕财经》:“从陈伟荣离开以后,康佳内部就不团结,技术与质量对立,技术说新产品可以上市了,质量不放,各自去老板那里争,老板左右为难,一直拖、不解决。”

其实,早在2015年的冲突与动荡之前,康佳的业绩已经连续多年表现一直不佳。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说:“不仅仅2015年股东发生冲突才导致业绩恶化。只是2015年的股东冲突造成更大程度的业绩恶化。康佳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建立起健康的治理结构,管理层和大股东关系不睦,管理层本身缺乏向上的动力。”

 
▲ 华侨城集团三大板块

此外,除了“输血”,康佳的大股东华侨城对其帮助有限。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华侨城集团是一个央企,自己的主业是房地产、旅游业等。它没有在家电业的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做过投资,自己也没有销售卖场,对康佳提供不了实质性帮助。同时,这几年华侨城集团对康佳也没有什么输血,也没做过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帮助的事情。康佳的其他股东自然对这个大股东有所不满,所以发生了2015年的这种闹剧。”

而随着彩电行业的变化,不赚钱的康佳在华侨城集团的地位日趋边缘化。“原来会为华侨城带去名声,包括消费者品牌,以及高科技。”上述业内人士说,“但现在房地产已经自己造血,不需要康佳任何别的,只要收益,而即使有也无法跟房地产比,康佳于华侨城没价值。”

缺乏核心技术,陷入低研发困境,是康佳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康佳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仅0.88亿元,同比减少15.5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连续四年不超过1.3%,远低于海信、TCL等同行。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康佳)没有规模、没有科技含量,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只能做炮灰。”

 
▲ 康佳系列产品

刘步尘也认为,康佳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品牌老化。“你不重视研发,你的产品就不具有竞争力。(虽然)康佳曾经是中国彩电第一品牌,但是现在出现严重的品牌老化,无法吸引年轻群体对这个品牌的喜爱。”

要改变目前的困境,刘步尘认为康佳首先要稳定管理层队伍,其次是实施品牌再造,让康佳品牌年轻化,让年轻人喜欢它。

据了解,康佳已经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等措施,只是成效如何还难以判断。

| 李宁 |

| 宗庆后 | 奥玛 | 海南椰岛 |

| 黄太吉 | 百丽 | 豆瓣 |

| 管金生 | 如新 | 陈冠希 | 美图 |

| 周星驰 | 虎扑 | 小肥羊 | 

| 啪啪啪 | 微票儿 | 许家印 | 

| 村村乐 | 沈南鹏 | 前首富 | 

| 香飘飘 | 西十区 | 徐峥 |

| 本来生活 | 冷笑话精选 | 王思聪 |

| 一亩田 | 山老农 | 酒仙网 | 走秀网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