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信报告内容组成和解读--个人基本信息

 pipinews 2020-10-13

征信报告内容组成和解读--个人基本信息

上一篇文章,我们拆解了个人信用报告的报告头,接下来我们继续拆解个人信用报告的个人基本信息,如下图示例:

 

  一、 身份信息

身份信息主要记录报告主体的身份概况和联系信息,包括性别、出生日期、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婚姻状况、通讯地址、户籍地址、手机号码等信息。

身份信息主要由授信机构报送,若有多家授信机构都报送了报告主体的身份信息,则征信系统会展示在数据提供机构数据源系统中更新时间最新的一家数据提供机构报送的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手机则最多展示来自不同数据提供机构报送的最新的 5 条信息。

 

  

 

修正:学位如展示--”,说明该报告主题的学位状况不明确;

二、 配偶信息

配偶信息主要是描述报告主体的配偶的身份标识、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承担债务,通过了解报 告主体的婚姻状况和配偶信息,报告使用者可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查询配偶的个人信用报告,以了解家庭负债和授信情况。特别注意的是,若报告主体的婚姻状况为已婚,则会出现配偶信息,否则该段为空。

  

   

三、 居住信息

记录报告主体的居住状况、居住地址、住宅电话等信息。根据居住状况可推断申请人名下房产情况以及经济状况。同时,在贷前审批过程中,居住地址、居住电话可用于交叉验证客户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是否真实以及判断报告主体的经济状况;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也可以用于帮助授信机构找到失去联系的欠款客户。

报告中最多可展示最近的 5 条不同(不同指一条居住信息中居住地址和居住状况任一发生变化的)的居住信息。

 

  

  


四、 职业信息

职业信息主要描述报告主体的就业状况、职业分类、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可帮助报告使用者推断报告主体工作稳定程度及经济状况。

贷前审批过程中,信用报告上的职业信息可以帮助授信机构交叉验证客户提供的申请资料的真实性。此外,通过工作单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大致了解申请人的从业经历,授信机构能判断其工作的稳定性。

贷后管理过程中工作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能帮助授信机构获得客户最新的联系方式,为找到失去联系的客户提供线索。报告中最多可展示最近的 5 条不同(指工作单位不同)的职业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