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水果焦虑”是个伪命题?

 昵称71930026 2020-10-13

最近人们流行按“XX自由”来划分生活水平:

第一个是菜市场自由,不用考虑当季不当季、是肉还是菜;

第二个是超市自由,不用考虑打折不打折;

第三个境界是网购自由,购物车随便清空。

这与最近被广泛讨论的“车厘子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3个水蜜桃18元”“两个红心火龙果40多”“三个梨27.2元”……诸如此类“吃不起水果”的吐槽一度成为茶余饭后的主题之一。

近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水果的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5%,间接给了“水果不自由”以量化维度。

但在这坊间巷尾的“水果焦虑”之余,天猫618的山东大樱桃价格却在不断走低,63号更是拿出了443斤的底价,上线当天就卖光12万斤。据悉这批来自国内最好产区的樱桃,口感不输进口车厘子。有些人啊,表面说着“水果不自由”,背地里却在网上大把抢樱桃。

很多时候,“水果自由”只是一种被放大的焦虑。若从天猫618的数据来看,61日和2日两天卖出5000吨水果,成交同比大涨70%以上。而到3号,樱桃的销售更是同比翻三倍。单看这线上的情况,压根不会想到有人在担心“吃不起水果”。

这线上线下两重天的格局,背后是多年耕耘的水到渠成:深耕农村多年、整合上百优质原产地的大淘宝,在水果价格“涨”声一片的背景下,从容给出了“水果自由”的正确解法。

01 |水果价格洼地

“原来4块钱不到的贡梨,一路飙涨,卖到12” “丰水梨一斤15” “红富士一斤12,买了两个,一个7块多”:最近,水果爱好者旦旦不得不在价格与口腹之间做出选择。

像她一样的人还有许多。“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式的调侃在上半年反复出现,引发全民对”车厘子自由“的讨论,而如今”水果自由“在整个五月再次成为社交网络、媒体都在谈论的焦点。

在一片“涨“声的另一端,农户的焦虑也并不少,既有对水果产量与品质的担心,也有长久以来对销路的忧虑。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一个来自山东的农户一路开着货车进京,并试图于街头直接销售,“不贵也好吃”。

在一头一尾看似不对等的“焦虑”中,是否存在第三路径?

天猫618卖的一颗樱桃就展示了这种新的可能性。尤其是63日天猫618迎来美食专场,一批山东烟台海阳远道而来的樱桃上市,当天就被抢光12万斤。

山东是中国主要的樱桃种植区之一,而海阳是胶东半岛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海阳大樱桃(车厘子)是当地的特产之一,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就在半个月前,该店在“千万爆款团”卖的大樱桃销量就达到了30万斤。

让“水果自由”焦虑得以缓解的是它的价格。在天猫618一款大樱桃原价58元一斤,现在活动价格是44元三斤,每斤不到15元;另一款美早原价67元一斤,现在活动价格是58元三斤,每斤不到20元。

不得不说,这样的价格在“水果不自由”的现在极具冲击力。一点财经发现,某大型线下超市线上樱桃的价格是半斤12.9元,一斤近26元;而在另一个电商平台上,同样是来源山东的美早樱桃88元两斤,而且还是“秒杀价”,一斤44元。

在位于海阳之外,还有其他的山东农户同样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比如山东烟台福山区的黄水晶大樱桃。

天猫618已然成为了水果价格洼地。

据介绍,烟台大樱桃只是此次天猫618优质底价水果的一小部分,从海南荔枝、黄河蜜瓜、海南贵妃芒到六井菠萝蜜、越南火龙果、乌兹别克斯坦车厘子等等,天猫618期间每天都将上线至少20种底价爆款水果,预估到手价最低可至线下商超的三成。

02 |从果园到餐桌的自由

在全社会掀起对“水果不自由“的讨论时,今年多变的天气、农产品供应链等成为避不开的因素。

以樱桃为例,其价格起伏与上游供应链价格的变化相关。中国农业信息网(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办)官网数据显示,在一个月间,樱桃的批发价格颇有起伏,最高的每公斤超过60元,近日价格走低,每公斤也有30元。

在展现批发价格起伏的同时,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数据还一定程度上纵向展现了樱桃产业链的价格体系。与动辄50元、60元的超市售价相比,一个月来最高每斤30多元、最低15元的批发价格可谓相当“良心”,从超市等终端购物的消费者之所以感受不到这样的“良心”与农业产品的多层经销商渠道构成有关。

虽然当前已有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改造,但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仍然相当传统,批发商从农户手中收水果,再经由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往各终端超市、水果店,中间甚至可能还有其他层级出现。

这样的多级分销体系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水果价格。仍然以樱桃为例,此前农户卖水果,都是背着自家樱桃去旁边的市场上找批发商,议价能力弱,受产量波动影响大,而且需要经过至少五层的批发经销,每一层都会放大产量和价格的波动。

因此在今年北方水果少有减产,批发价格略有两三成上涨的情况下,造成了线下商超价格的飙升,而线上受影响相对较小。来自阿里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线上优质优价樱桃销量同比去年翻了3倍,洼地效应明显。

此次的天猫618,之所以能够给出极具冲击力的价格,成为水果价格洼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产地直供模式,省掉中间环节,打破多级分销所带来的“放大器”影响,由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对接,让水果可以直接从果园到餐桌。

据介绍,天猫618单单是在水果领域就已整合上百个正宗原产地,通过淘宝吃货“食令”、聚划算“千万爆款团”、天猫食品“正宗原产地”等各类渠道,推向7亿多消费者。

这样的爆款+产地直供模式,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水果销售模型:农户可以借此覆盖天猫全渠道数亿的用户,降低营销等成本,提升销量;用户可以吃到更优质、更便宜、更新鲜的水果,抚平“水果自由”焦虑。

据淘宝吃货卖家“山中涧旗舰店”负责人孙绍飞介绍,通过天猫618期间在63号做的这场樱桃节,起码给他省了十几万营销费。同时,当地30%-50%的樱桃都将在天猫618期间线上销售,仅他所在的村子就初步预估将有至少1000吨优质樱桃。

效果确实显著,3号当天的樱桃卖出12万斤。而在此之前的61日、62日,在史上最强天猫618的整体带动下,水果销量已突破5000吨,成交额同比上涨超七成。

03 |水果自由与新农业

互联网的出现改造了许多行业,农业和农产品正是其中之一,今年天猫618 的水果自由只是这种“改造”的一斑,但由此或可管窥其全局。以阿里为例,其在2014年就启动农村淘宝项目,并在2016年明确以电商为基础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程”的双向流通,“农村战略”也同全球化、大数据一起成为阿里的三大战略之一。

中国曾是典型的二元社会,农村与城市有着不同的社会与经济角色,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速度。近二十年来,中国商业和互联网在城市取得一定发展后也在向农村地区溢出,初期其发展脉络主要是农机等工业品、日化家电等消费品从城市流向农村。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建勋曾表示的那样,这样的下行体系必不可少,“只有下行这套体系做成,才能帮助绿色的、有机的当地农产品上行”。在工业品下行的同时,物流、金融以及实体网点和工作人员也随电商下沉到农村,为后续的农产品上行奠定了基础。

阿里遵循的正是这样的路线,但又不止于此。

互联网在帮助农产品解决多次分销渠道问题的同时,不得不面临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

来源:一点财经(yidiancaij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