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被什么限制

 桃下成蹊读书会 2020-10-13
       我们被什么限制?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从两大方向回答。(或许,在写此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被限制了)

        前几天写了一篇游记《身不由己》,发到QQ空间中,大家的评价还不错,让我有了勇气继续写作,于是写了《人生苦短》。当《人生苦短》在公众号上发表的时候我就问编辑,前一篇怎么还没发表。他说他们商量了下还是决定不发表了~

        我心中难免不是滋味,毕竟《身不由己》是我构思良久后写作的,而《人生苦短》只是一时冲动!我在想,我的文章被什么限制了?为什么发表不出去?

        首先原因在我,我写的似乎很偏激有点反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仔细想想,这还是那句话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听真话,这是我在《人生苦短》中提到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上的韧劲、执著在慢慢消逝,我已经没有曾经的那种冲动。以致《身不由己》还没能发表出去……

        我被什么限制了呢?

        总得来说是环境,包括人自身和外部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和客观。客观环境我想我不必重复《身不由己》中的一些话。主观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改变自己(也许无需改变自己,因为你本身就足够优秀)抑或提升自己。

        我们往往都是被自己的主观意识、自我判断(所谓的经验)、自身知识水平等局限。这个主观意识应该包括人的性格吧。我觉得人的性格决定他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而态度直接影响他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才有态度决定一切的谬论,因为这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又正确又不正确。我觉得决定人一生的应该是社会和自己的性格。我认同人的性格成长于童年时期!


       以上是第一大方向:限制的因素。

       以下,我想谈谈这些限制到底对我们影响有多深!

       首先,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自己?这个问题,大慨从我上大一就开始思考过的!我想了很多年似乎也没弄懂,后来我懂得了想不通的事就不要去想,就相当于留不住的人就随她飞去吧!

        那个问题我最后得到的答案:我们之所以变成现在的自己,不论你满意与否,他都是真实客观实在的你,至于你愿不愿意做个实在的人那就由如今的你决定!这句话似乎没有回答那个问题。进一步说,我们年轻人经历过童年,少年,青年再到现在!(不知我这样说对不对,好像年轻人包括少年,青年,中年吧,可是它们又是相对的概念!)童年的生涯不论美好与痛苦都将伴随我们一生,由此形成了所谓的性格;少年时代,天真无邪的以为我们90后长大后会成为科学家为国争光;青年的时候,我们开始面对真正的社会,面对真正的人际交往。不知经历多少酸苦才知:原来社会险恶,人心难测!而中年,还没有到来,我不知道。我能想到的是男人要有自己的工作最好是事业,有了美满的家庭;女人应该已为人母,相夫教子吧!为家人付出所有都是值得的,因为爹妈也曾那样对待过我们!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总会有各种好心人教你怎么说话,怎么走路……可是我们大家都会说话都会走路吗?我们不需要别人告诫我们该怎么去生活,去他妈的平淡是真。我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我们一直想过的生活(借用大冰《乖,摸摸头》中两句犀利的话语)。但在过这样的生活之前,年轻的我们需要奋斗需要提升自己!
      人们常说,年轻无极限,那我们为什么会被局限,难道我们不在年轻了?对只有这个解释,因为年轻人不可能有成熟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所以当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激扬文字的时候何必担心文章是否反动(因为我们不够资格)是否消极情绪太多(文化原本就多种多样的)!
       年轻无极限嘛,让我们把握青春的尾巴,迎接成熟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