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盲班(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生产力低的岁月,好多人没机会上学读书。

        我高中毕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与我年纪差不多的男女,一字不识的个个生产队都有。大队办了一个扫盲班,委派一名小学教师任教,主要课本是《农民识字课本》。

        上扫盲班的人由每个小队安排,一般一至三人,我们大队有11个小队,学习时间为农闲季节每天下午,三个月结业,颁发《脱盲证书》。参加学习的人生产队记工分,学员积极性很高,没有无故缺席的学员。每年有一届学员结业。1981年推行责任制以后,大队帮扫盲班遇上了阻力,读书的成年人再没有地方给报酬,所以很难办下去呢!

         识字班设在小学院子内。扫盲班每天下午上3节课,上级经常来人检查扫盲情况。

         扫盲班的负责人由小学校长担任。1983年春我知道进行学员结业考试时,喜欢找在校高年级学生顶替,让张张试卷成绩是优秀分数。为此事我写过一篇评论《岂能捏着鼻子哄眼睛?》,刊登在《湖北日报》二版。校长发现了此文,极为恼怒,还私下与我谈话,要求我不要写捅篓子的文章!

      教农民识字是一件好事,但考试时派人顶替是弄虚作假。官场上习惯弄虚作假,蒙骗上级,希望过关。

      为人不识字,称为“光眼瞎”。造成成年人不识字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要扫盲就必须办学校,坚持上几个月的课,一个一个汉字地教,慢慢学,坚持运用,才能成为一个识字过千字的人。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每年识字量有800字左右,低年级识字量大一些,高年级识字量少一些,读完小学六年,可认识常用汉字5000个左右。扫盲班学制三个月,识字要达到2000字以上,是快速识字法,读了扫盲班的学员,语文知识相当于小学3年级的水平。

       时光过去了36年。再没有人提扫盲班的事,是不是那些学员真的脱盲了呢?我看不会。识字可以自学,但要持之以恒,识字与写字相结合,才能真正脱盲。

       我的妻子是当姑娘时参加过扫盲班学习的人之一,眼下识字很多,但书写很困难。一次我带着她到农业银行办理养老金卡,需要本人写下自己的名字,她右手颤抖,连连地说:“我不会写字啊!”我觉得,一个大人不会写字在大众面前显得多难堪,自己也愧疚啊!

       社会进步了,文盲慢慢消失。现在的孩子再没有人上不起学校了,只是看谁好不好好学习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