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次高考失败以后选择业余写作的,至今有42年,成绩平平,心里感到写一篇好文章真难。 1982年春我向湖北日报社投稿数篇,到4月份才有一篇短文见报,题为《生活中的魔术》,我的喜悦劲无法形容,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篇文章从看杂技表演入手,联系生活里的弄虚作假感受,表达一个主题:真功夫不简单,它来自于刻苦练习。假功夫忽悠人,它出自于心计。 我每天生活,对于所见所闻常想写一写。我读高中的最后一学期,专门报了土记者班,聆听了几位语文老师的写作课讲座,还听了区通讯干事的一次新闻写作讲座,参加了一周的下乡采访体验,还是没写出一篇登报的新闻。1981年结婚后,我拟定计划,利用早晚时间学习写作,坚持写了一年,才打开媒体大门。见报不难,关键是抓好点子。我得出一个结论:好文章是点子新、语言活、构思巧组成的,只有多写才能悟出写作之道。 当学生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习作文,每学期写8篇文章,喜欢用辞藻,喜欢华丽句子,由于积累不够,往往写出的作文出现错误,老师给我纠正过来,过一段时间还是出现类似的错误。学生时代的作文写了整整8年,优秀作文被老师作为评讲作文。高中阶段常给《龙高文艺》投稿,几乎每期刊用我的一篇文章,有散文、杂文。 1985年自费参加一个杂志刊授创作学习,为期一年,辅导老师给我的复信写道:你的文章新闻语言色彩突出,应远离新闻。描写欠缺,应细心观察生活。想象力不足,应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我省吃省用几十年,购买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书籍,挤时间阅读,可是心里明道理,写作进步小。问题出在哪里?我请教过会写作的朋友,他们也谈不出一个秘诀。最后直接拜名家为师,如老舍,他的《读与写》是我写作的启蒙书。如鲁迅,他的《鲁迅怎样读书写作》。如王蒙,他的《创作是一种燃烧》。我购买的《作家创作谈》(上、下集),大体意思差不多,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我参加了文科专科、本科的系统学习有6年,阅读过许多作家的作品,就是消化不好,吸取的营养太少。 2009年我购买了电脑,准备拿出精力投入攻关,坚持每天写,看能不能写出一点名堂。坚持了11年,结果效果很差。有人建议我停顿下来思考,与别人的作品对照一下,找出存在的毛病,努力加以改之。我做不到不写文章,只能把自己经历的事写一次,再写一次,倾听读者的意见。 经济时代时间宝贵,纸质书几乎很少有人喜欢阅读,长文章没有人有耐心阅读。我看准社会动向,多写短文章,自己定名为“散文”,结果闹出笑话,许多读者说:你的文章不叫文章,是拉家常,是口水作文。主要是缺乏文采吧! 我走入了写作的死胡同。下了功夫,没有进步,等于农民种的庄稼没有什么收成。我多次思考,写作的技巧如何才能掌握?从语言入手,从素材入手,还是从构思入手?写大家关注的事,媒体不过关。写自己的事情,有人抓我的辫子。写情感文章,闹出桃色新闻。写生活小品,没有独到见解。仿佛我这个年纪不适合写文章啊! 按照古人总结的作文之道,那就是“文以载道”。文章是一个载体,必须反映一种思想。我经历了大集体和责任制两个时期,深深觉得变化不小,物质的变化,精神的变化,人心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要准确写出这些变化,没有正确理论作指导,那是写不出读者们喜闻乐见的文章的。我不想改变自己的思想,不想放弃自己的信仰,不想为启悦读者胡编乱奏一篇文章。我坚持每晚看电视剧,知晓时代的文学声音。 人的素养决定了文章语言和文章风格。我估计自己小时候接触古典文学少,少年期接触斗争文学多,青年时期接触反思文学多,走进纯文学圈子不容易。因此我自我画像:我写文章是为了娱乐,我写文章是为了健脑。写优秀文章只是我的追求,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看我的运气和机遇。 |
|
来自: 新用户7019teQ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