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G投入尚未收回,5G投入产出账更难平!5G时代如何兑现?

 德培论道 2020-10-14

   点击上方“蓝字”

   带你“透过表象看真相”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导读:5G背靠中国体制优势,却也陷入投入产出严重失衡、恶性竞争等现实盲区,需要用新思路来化解。

据估算,2020年至2025年,我国新基建能带动11万亿元投资,其中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独占“新基建”七大领域鳌头。

如果说2019年是5G发展元年,尚因产业大环境不确定、5G技术有待成熟等,各方相对谨慎保守,那么2020年5G作为“新基建”之首的战略地位确定,有关方一改迟疑,推动5G进入大投资、大发展时期。

首先,运营商们无不按下快进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三大运营商已累计开通5G基站近60万个。仅因此疫情就促发5G远程会诊、5G+无人机/车+机器人等火爆,更以5G+超高清视频+VR技术实现了亿万“云监工”。

照中国通信院预计,到2025年仅5G网络建设投资就将达1.2万亿元。更有专家预估,若5G网络覆盖98%的人口需建400—500万个基站,而因5G要为产业互联网服务,因此要求基站更稠密,或高达800万乃至1000万个。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5G发展就此平步青云?

热门好书



福 卡 智 库


 01


 5G的账短期很难轧平



若要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目前以5G的投入产出结构是难以为继的。

要知道,1G、2G、3G时代的更迭在十年左右,4G才在2013年启动,5年来三大运营商投入4G网络建设至少在8000亿元左右。截至2019年末,三家合计建设4G基站超过544万个。但照业内所言,三大运营商5年的利润加起来都没8000亿元,4G网络建设目前在投入产出上是亏本的。

如今4G仍处于投入期,运营商在4G投入上至今尚未回收,就立马升级到5G,其压力不言而喻。因为5G建设的投入比4G更大,按目前保守预估,5G网络主要投资将高达12300亿元,比4G增长68%。

关键是5G是项系统工程,不止于上游基础网络,还涉及下游应用市场与移动终端等大规模市场启动。仅是2020年中国移动就将发展7000万5G用户,销售1亿部5G手机、5000万台家庭泛智能终端和1500万行业模组。

以此可见,5G投入将是4G的数倍以上,但在4G与5G的迭代之间,无衔接、无利用则相当于熊瞎子掰苞米。比如要想使用5G网络就必须更换5G手机,原来4G手机还用不了5G网络,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资源浪费,4G和5G的替代也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更何况,当下用户增长基本已到顶峰,既要提速降费,又要改善利润,还要收回4G成本,更要建设5G,5G的账显然短期很难轧平!



福 卡 智 库


  02


 利益平衡需国家出手



最关键是,当下5G投入以三大运营商为主,可实际使用除了8亿网民,主要得益仍是各大网络公司,却在客观上形成运营商为投入方、网络公司为产出方的偏态格局,反倒将收入产出的这笔账全压在了运营商身上。

且不说,市场饱和、用户增长红利消失,仅是各自为政的布局以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就让三大运营商“哑巴吃黄连”。如今运营商早已不是怎么分蛋糕的问题,而是“蛋糕”快没了,形势之严峻几乎为20年来之最。

2020年被业内称为5G规模化的商用年,可对业绩不佳、普遍缺钱的运营商来说,建设5G网络当真捉襟见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