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靓丽上植” 第二届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季花道表演,侧记

 魔都行者 2020-10-14

2018年3月24日,魔都,晴。

2018上海(国际)花展自3月22日开幕以来迎来了首个周末的大客流。中午11:28上海植物园3号门前的售票处前聚集了不少排队买票的游客。

为了应对大客流,园方还增加了临时售票处。观察了几分钟,游客基本随到随买,排队等候时间也就2,3分钟。

2018上海(国际)花展,初探(上)正对园门的那个石头花坛也已经被装饰过了,比起2号门和4号门,这里的装饰要 “朴素” 许多。

顺着右侧的小路往前没走几步就是蔷薇园了,现在这里的桃花开得正好。

接着往前走,这几株高大的树木都开着白花。这是什么花呢,别急,可以走近瞧瞧。

昨天的推文 “2018上海(国际)花展园艺论坛,侧记” 中曾经对植物园的科普铭牌进行了手动点赞,这里也不例外。

今天入园不是为了来拍梨花的,点到为止,继续往前走。

月季园还是 “光秃秃” 的,园中的小亭子是我要放飞 Mavic Air后坐着遥控拍照的地方。

拍完一块电池后收拾东西,下一站植物大楼。

周六凌晨2点更新好推文后,继续整理3月23日开幕的 “百花齐放” 国际花道协会上海支部年度花道展开幕式的相关照片。本计划今天的推文写这期内容的,但是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3月22日还拍摄了国际花道协会会员们布展时的相关照片,考虑到两天的照片较多信息量教导,再加上还要考虑花展期间相关活动推文的时效性,最终热痛割爱。您如果心急的话可以看看我们上海植物园沈老师编写的 “2018上海(国际)花展第二届插花艺术季暨国际花道协会上海支部“百花齐放”年度花道展于昨日开幕”。沈老师用的照片都是没有修片的原图,看后很是汗颜。如何在今后拍摄的时候调整好相机参数能让各位老师们不修片就能用来做资料,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近日,上海植物园发布了2018上海(国际)花展 “园艺沙龙”系列活动:“靓丽上植” 第二届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季花道表演活动招募信息,听沈老师说50个名额瞬间被秒杀。后来听协会的Lily女士说,协会的很多会员本来也想参加活动,但是因为植物大楼二楼报告厅场地有限,很多会员都忍痛割爱,只为了让报名成功的市民和园艺爱好者有一个更好的观赏环境。还好,最后在不影响讲座的前提下植物园的工作人员还是让她们都进入了会场,虽然很多人是站着看完讲座和表演的。在这里请允许魔都行者对协会的高风亮节和植物园的灵活应对都点个赞。

13:38 为了参加本次 “百花齐放” 年度花道展专程从日本赶来的这位日本小姐姐正在做准备工作。今天一身和服的小姐姐无疑成了全场的亮点。btw,小姐姐之前在上海留过学中国话说得很好听,她是第一次来上海参加花道展。

14点整,植物园沈老师宣布活动正式开始。btw,能够按计划时间开始活动看着简单,作为幕后见证者的魔都行者知道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再次为协会和植物园的积极沟通和友好协调点赞。

首先,国际花道协会上海代理支部长张昕翃女士致欢迎辞。

接下来,国际花道协会荣誉顾问Lily女士为观众们介绍了花道的历史和现状。

和Lily女士相识缘于去年花展的 首届上海国际插花艺术季开幕式 暨 "春色满园" 国际花道协会上海支部第三届年度会员花道展,侧记,时任国际花道协会上海支部长的她对艺术的执着和严肃认真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际花道协会是美籍爱伦-高登太太1956年设立于日本东京的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花艺爱好者组织。该组织的会员们通过花道——日本插花艺术和与其相关的艺术,致力于促进各国的互相了解与友谊。国际花道协会是一个日本的非营利文化组织,迄今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4个支部约8,000名会员。

国际花道协会是由众多不同国籍和日本花道流派的热情无偿志愿者共同管理的,是一个超越流派、超越国界的花道爱好者的聚会,有些花道流派强调古典风格,有些花道流派注重创意、现代塑造,有些则交融两者。每一花道流派各有千秋,但本着 “以花会友” 的协会宗旨,大家都坦诚以待, 分享灵感、风格、哲理、历史和技巧。每位热爱花艺、对日本花道感兴趣和赞同国际花道协会宗旨的爱花人士都可加入。

Lily女士的公开课结束后,首先登台表演的是池坊花道协准教授二级宋臻女士。

※科普小贴士

池坊:创立于555年前京都頂法寺六角堂,池坊专庆作为 “立花” 的早期奠基人,将 “立花” 从佛堂供花直立型渐渐转变为表现自然景观之美的造型。池坊认为创造新插花的可能性取决于对自己性格完善的追求。

因为场地条件有限,宋臻女士把作品从后面的台子转移到前面的台子。

安放好作品后她还对作品进行了微调,力争让作品能以最完美的状态展示给现场观众。

接下来登台表演的是小原流三级家元教授浦川澜女士。

※科普小贴士

小原流:1912年由小原雲心建立。创立新的造型 “盛花” ,把自然景色移入适合 “盛花” 插花的水盘中,表达对自然风景美的感受,为后来小原流的 “写景盛花” 奠定了基础。

浦川澜女士的作品也完成了。

在将作品转移的过程中水盘里的一些水无意中洒落在了地上。

第一排的听众拍摄作品那可是 “近水楼台先得月”。与此同时,浦川澜女士蹲下身用抹布将地上的水擦拭是干净。

这个细节被站在一旁的Lily女士捕捉到了,她解释给听众说,“不给别人添麻烦” 是日本人的好传统。

日本小姐姐川口志甫登场了,别看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是未生流笹岡諸国准総会頭了!

※科普小贴士

未生流笹岡:1919年由未生流弟子笹岡竹甫创建。他认为当时流行的新造型 “盛花” 无法充分运用传统技术, 利用未生流等腰三角形设计了笹岡式盛花,崇尚 “减法之美” ,展现每朵花和每片叶的自然美姿。

鞠躬也是日本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第四位登场的是代理支部长、草月流三级师范的张昕翃女士。

※科普小贴士
草月流:1927年由勅使河原苍风创立。他主张与传统花道决裂,用 “型” 自由地表现个人思想个性。草月流相信每个人都能用几乎所有东西在任何地方做花道作品,鼓励个性化和想像力。

周六也是上海植物园摄影志愿者首次服务的日子,十几名小伙伴在花展期间负责拍摄工作。今天为了多角度记录花道表演的全过程,沈老师特意安排多名志愿者到场拍摄。

去年在植物园拍摄 “王路昌大师现场花艺表演,侧记” 的时候,王大师在插花的时候活动现场还配了民乐。今天的会场不但没有配乐而且观众也很少有人交头接耳,有时自己换镜头或是按下连拍快门的时候都下意识觉得自己是不是打扰了台上正在表演的老师们。对此,Lily老师解读为,在插花的时候是人与花的全身心交流,近乎忘我的状态。Lily老师就说她自己插花的时候别人在旁边说话她都听不见。

孔青青女士,一葉式生花准二级教授。

※科普小贴士
一葉式生花:1937年由粕谷一葉和粕谷明光创立。在传统花道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潜在艺术细胞,鼓励想象力;利用花材、花器的自然结合达到完美的自然平衡。

观众对5位老师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协会会员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交流。

日本小姐姐现场圈粉中国小妹妹,“お疲れ様でした!”

大家辛苦了,明年花展不见不散!

推文结束之前,看看中午Mavic Air的航拍照片吧。

在月季园的小亭子里遥控 Mavic Air 航拍的时候,身旁坐着一位上海爷叔,一个人边喝老酒边吃在路上买的熟食。航拍完照片后和老伯边聊天边收拾东西,得知老伯家住杨浦今早8点多从家里出门倒了三趟车特意赶到上海植物园来赏樱花。

我问老伯为何不去离家较近的顾村公园,老伯回答道 “广播里说了顾村公园和其他好几个公园的樱花都开了,但是没有提到上海植物园,我一想这里人应该不多,而且听说这里国际花展开了,所以今天就来了。” 别说,虽然今天植物园的樱花基本都满开了,但是公园里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大家的赏花舒适度还是不错的。老伯说,他的老伴去年得胃癌去世了,现在就自己一个人,没事就到各个公园去转转,就是植物园比较远所以很久没来了。

我和老伯推荐了重新装饰后的展览温室(二)和去年重新开园的盆景园,老伯说几年前和老伴去过一次盆景园...... 我把这几张航拍的照片给老伯看,看后老伯啧啧称赞,连说自己今天是来对了地方!

拍好花道表演后,傍晚又来到4号门再次放飞 Mavic Air,这里的樱花大道风景正好!

同样的风景不同的角度,您更喜欢哪个呢?

花展开幕以来连续服务三天,周日继续努力!

2018上海(国际)花展期间,

上海植物园每周末都会举办多场特色活动。

如果您想参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