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一百五拾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为什么要“烧毁咸阳”“三分秦地”?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项羽和刘邦同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项羽能征善战,威震诸侯,秦王朝的有生力量几乎都是被他所消灭,在推翻“黑暗统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谓是“武功”卓著。

但当打完大仗、进入关中之后,项羽与刘邦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与刘邦赢得关中父老的拥戴不同的是,项羽在关中的举动,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残暴的恶名,失去了关中民心,显示出“文治”不足。

项羽的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都先后死在了与秦军对抗的战场上,他对秦王朝的一切都怀有深仇大恨。如今的项羽,意气风发,志得意满,自感慑服了起义诸将领中实力最强的刘邦,成为所有各路义军的首领,天下人已经无法阻挡项羽了。他要彻底报复秦王朝,毁灭咸阳,为项氏家族 、为千载楚国、为天下苍生。

“鸿门宴”之后,项羽领兵西进咸阳。与刘邦“委曲求全”的收揽人心策略正好相反,项羽在咸阳则实施了“快意恩仇”的毁灭性报复计划。真正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报血海深仇。项羽干了与刘邦正好相反的三件事情,也将自己内心的仇恨和对未来的谋划,暴露在了世人和刘邦这个对手面前。

一是杀秦王。项羽下令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朝“天子”子婴,以及800多位王公大臣;二是纵抢掠。放纵各路兵马冲进咸阳的宫殿和官署,掠走所有的宫女,抢光所有的财宝。三是毁宫室。命令砸毁咸阳一切带不走的东西,烧毁所有的秦王朝宫室。

可怜作为秦都近150年的咸阳城,遭到了灭顶之灾,到处是冲天大火,咸阳宫、秦灭六国时仿造的六国宫殿、秦始皇的离宫别馆等全都笼罩在熊熊火焰和浓密的烟雾之中。据史书记载,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还没有熄灭,大火过后整个咸阳破败不堪。

虽然在“文化素养”方面是欠缺了点,但总体而言,项羽还算是一位合格的政治人物。项羽之所以这样任性作为,并不是他没有政治考量,而是根本就没有把“长安”纳入其政治考量范围。项羽的政治蓝图在东方,他在夺取了秦宫中财宝和宫女以后,准备东归故乡,那里才是他建立梦想中王国的乐土。如果没有刘邦的捣乱,项羽的理想或许能够实现,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项羽也是听到过建都长安的建议的,但他的性格黑白分明,根本无意于此。有个姓韩的儒生,我们权且称他为“韩生”吧,他向项羽进言道:“关中依恃山河,四面是要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正可在此建都称霸。”项羽来此只为寻仇,从没想过要在此建都,就说:“富贵不回家乡,就如同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谁能看得见呢?”遂不采纳韩生的定都之言。

对于项羽和各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来说,仅仅抢夺了财宝并不能使他们完全满足,他们还有更大的梦想:封王称霸。作为义军之首的项羽更是如此。于是项羽派人请示楚怀王,怀王说:“按照先前的约定行事。”项羽便尊称怀王为义帝,划分天下,分封诸将,共分封了18位诸侯王。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作为各路诸侯王的首领。而势力颇大的刘邦则被立为汉王,领有巴郡、蜀郡和汉中。为消除汉王刘邦以后经关中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以免危及自己的权力地位,项羽还刻意将关中一分为三,并封三名秦王朝降将为王,让其分领其地,镇守关中,以塞刘邦之路。陕西的“三秦”称谓由此而得名。

“三秦”的具体划分为:封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即今天陕西兴平东;立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至黄河地区,建都栎阳,即今天陕西阎良附近;立董翳为翟王,领有上郡,建都高奴,即今天陕西延东北。

项羽火烧咸阳,三分秦地,使长安成为不毛之地,成了“三秦”的边缘 地、交汇点,“三秦”之中,没有一个在长安建都,他就是要彻底将长安从政治上、地理上、文化上、思想上抹去。不把敌对势力的精神家园长安彻底毁灭,不清除长安的影响力,就无法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楚都,这是项羽的真正意图。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经法国次》里有一段话,“圣人之伐也,兼人之国,隳其城郭,焚其钟鼓,布其资财,散其子女,裂其地土,以封贤者。是谓天功。功成不废,后不逢殃。”。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战争中,占领敌国之后,要把这个国家彻底摧毁。它的城墙工事全部拆了;它的钟鼓礼器、宗庙社稷等等跟原政权有关的东西,全部烧掉;它积累的所有资源、财物全部分掉;它的子民百姓也全部要打乱,让其散布各地,再也不能集中起来,不能再抱成团;它的土地疆域也要给分裂、分割成若干块,分封给在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大臣大将,成为若干小国。这样才能使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一直保留下去,以后才不会有什么祸患。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火烧咸阳”“三分秦地”,只是他忘记了看不见的民心!忽视了看得见的刘邦!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