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二拾:《羔裘》,岂无他人?维子之故。水可载舟亦可复舟这一民本思想的萌芽!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羔裘是《诗》的第120首。这是一首讽刺时势的诗,通过写晋国(唐地)国君或大夫的奢华无度和傲慢无礼,讽刺这些榨取民脂民膏的统治者的冷血,进而通过设问的方式告诉统治集团,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你们一切的尊贵都是浮云。
 


羔裘是一首以取人的诗。《诗》中共有3首名叫《羔裘》的作品,分别在《郑风》、《唐风》(本诗)和《桧风》之中,基本上都是写尊贵的国君或有权势的大夫,因为只有这些人,才穿得起羔裘这样的服装。羔裘,是春秋时期统治者身份的象征。

 
羔裘这首诗的主题,从古及今,争论不大,都认为是讽刺族统治者,只是在的程度上有所区别,有人认为到了国君;还有人只认为到了大夫。毛诗序》说:《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并没有指明是晋人指晋国国君,还是指晋国大夫。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责备丈夫或情人的诗,还有人认为是贵族婢妾反抗主人的诗,算一家之言吧 

 
羔裘豹祛羊羔皮衣镶着豹皮的袖口,这是当时卿大夫官服的标配,只有卿大夫,才允许穿和穿得起。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国王和诸侯所分封的臣属,是一般诸多大夫的首领,在当时常担任重要官职,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在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田邑也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大权,对属下的各级官员均可随意任免。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注释:1、羔裘:羊皮袄。羔:羊之小者。2袪():袖口,豹祛即镶着豹皮的袖口。3自我人:对我们。自,对;我人,我等人。居()居:即倨倨,傲慢无礼。4维:惟,只。子:你。故:指爱。或作故旧,也通。5褎(xiù):同,衣袖口。6究究:心怀恶意不可亲近的样子,指态度傲慢。
 


羔裘从一个为官志得意满人的衣饰和待人的态度写起,讽刺了那些穿着羔羊皮袄豹袖、抛弃故旧的人,突出了官员的傲慢态度和虚伪的高贵下,浅薄的德行。这里的故旧,既可简单理解为老朋友,也可以引伸理解为老百姓。此诗有着民歌民谣的风味。
 


 
羔皮礼服豹纹袖,对待人民特倨傲
岂能目中无人人民一直拥戴你
 
羔皮礼服豹纹袖,对待人民特傲慢。
岂能目中人人民友好对待你
 

 
羔裘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章八句,但却意义重大:首先,它是中国设问诗的鼻祖一问一答的写诗方式由此展开历史画卷;其次,它清晰地表达了君轻民重的民本思想,即统治者们虽然表现得非常恃权傲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侮慢无礼,但只要丢掉了民心,推动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他们便丧失了一切根基,便什么也不是!这与《孔子家语》中提到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脉相承,是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