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道医四象脉诊公开课:简单直读

 无心堂主人 2020-10-14

脉象直读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课程知识,而是一个非常关乎大家能不能学好脉诊的心理状态。小时候大家都学过怎么骑自行车,当自己骑的歪歪扭扭的时候,生怕背后的家长松开扶车子的手,越怕就越学不会。当你突然鼓起勇气,什么都不想,一脚蹬出去的时候,可能就在一瞬间,你就掌握了自行车的平衡。

学脉诊也是一样,需要那么一点点盲目的勇气。技术其实并不难,难在突破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前收到的咨询问题,经常会遇到“三天下来我能学到什么程度?”,即使我回答“三天之后你能摸到人身上的疤痕”,也还是有很多同学不相信,不是不相信我,而是不相信自己。甚至在学习的时候,也不断进行自我否认,明明已经摸到脉象了,自己还不敢确认。说真的,要不是讲师团队的老师,能感知到学员手下的脉象,可能我们也会被这样的同学带动,丧失了教学的信心。

在课堂上,每个学员都逃不过我的手,每个人在实操环节,我都会让他们来摸一下我的脉,通常我讲完理论课,嗓子多少都会有点不适感,学员搭手过来摸,很容易就能摸到咽喉处的一条细线,有时候伴随热痛感。直到这个时候,还有的同学不确定自己究竟摸到的对不对。直到我和其他讲师不断给出肯定,才渐渐意识到,自己手下的触觉不是幻觉,是真实摸到了气脉。

四象脉诊其实特别好学,因为它不像传统脉诊一样,有庞杂的理论。如果说脉跳搏动是形,脉气是意的话,那脉诊技法在后世流传发展的时候,就逐渐分化演进到了两个方向:当代医学对传统脉诊的研究,更多的是观测其形,乃至采用心电图、脉诊仪等设备,将人体的脉搏频率绘制成波动图形,将应指感觉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完全进入到形象学的领域中;四象脉诊则是坚持了“意”的流派,始终没有摒弃对气的把握,并且把传统脉诊二三十余种让人云山雾罩的脉象,进一步细细甄别和演化,确立出了上百种的对应疾病。手感方面,与传统脉诊描述的所谓葱管、丝线这些不好想象的感觉,也阐释出了脉象轮廓、象之手感的方法,让摸脉者的手下触感,真实呈现出凸起、鼓包、线条、颗粒的感觉,给出了脏器的形状、病灶本身的形状,而不用费神与理论形容去对照,更加直观了。

我们在使用四象脉诊的时候,只需要到对应脏腑位置上,去触摸,直读摸到的形状、温度、软硬,就能够还原出疾病病灶本来的样子,这种直观形象的方法,不需要费神去背诵什么理论,只要尊重手下真实触觉,就足够了。

所以大家不要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被自己心里那道“莫须有”的防线拦住了,大道至简,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好。

我是华娜,让中医走进家庭,让我陪你走上学中医的路。

八大特点

1、道家传承的技法
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掌握感应气脉、取气成象的技法,并传授道家养生练气功法。
2、独家切脉手法

独家创造将人体划分为头、胸、腰、腿四区域的四指切脉诊断法,不计数桡动脉的跳动频次,不依赖于切脉位置、力度,仅仅通过皮肤接触,即可探知人体脏腑疾病。

3、细致的全息诊断

感知脉气所呈现的触觉脉象,全息、立体的感知人体,小到表皮痦子、疤痕,大到癌症肿瘤,对各类炎症、疼痛、结石、囊肿、息肉、钙化均能做到精准定位,能够对人体每一处皮肤、肌肉、筋膜、脏器、骨骼上下左右形态全息感知,实现传统脉诊无法做到的全身疾病扫描,是真正的全息诊断技术。

4、特有的脉象手感

可在接触人体皮肤时感受到“麻、痛、酸、胀、涩、冷、湿、热、虚、实、硬、软”等触觉手感,称为辅助手感。手指下呈现出真实的触觉感受,而非想象与臆测,是四象脉诊传承的核心。

5、临床功能全面

取传统脉诊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脏腑辨证之精华,结合现代解剖学、病理学,囊括了中医辩证、西医辨病的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切入点。

6、手把手指导教学

特有的团体授课、分组教学模式,和面对面的口传心授指导,让学习者通过与讲师的实操互动,相互之间的练习,快速掌握脉象定位、脉象轮廓和辅助手感,确立病象区分的思路与方法,使学习入门率接近于100%。

7、学习者个人成长迅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