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夏天,谁来制造体娱综艺的首个爆款?

 娱乐独角兽 2020-10-14

偶像养成、圈层文化、情感观察......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类型持续更迭,在趋向于纵深化的综艺市场,从业者们除了需要持续找寻类型可能性之外,更需要探寻不同的呈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自2015年网络综艺的阀门被扭开后,行业便陆续走过了音乐综艺元年、偶像综艺元年、原创综艺元年,而在这些门类之外,体育类综艺也成为“香饽饽”,迅速得到了市场的目光聚焦。

2016年堪称体育综艺元年,有超过20款体育类综艺节目撒向市场,而这一数字在随后的时间里稳步增长。今年八月末到九月中旬在中国的八座城市举行的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也在一定程度助推体育类综艺走向市场。

可即便如此,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不断诞生的体育类综艺中,真正意义上的出圈之作却少之又少,体育综艺市场蓝海、及种种体育赛事所催生的体育类综艺“量变”,为何却罕现“圈外狂欢”?

体育类综艺持续涌现,

为何出圈者甚少?

体育类综艺的爆款缺失背后,是市场类型扎堆、竞技性与娱乐性“平衡失控”等问题的逐渐显现。

虽然近年来体育与娱乐元素的深度融合,已然从全民闯关类、跳水类、球类向着更为丰富的类型行进,如与潮流文化结合、与明星运动会的结合等等。

但突破了类型扎堆问题后,关于把控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平衡这一点上,却始终少见成效。将目光发散至海外体育综艺市场,或许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思考。

如何把握娱乐性与专业性之间平衡,也是海外制作方的一个大难点。如《名人四溅》,作为海外跳水娱乐综艺的类型先驱,已经有超过十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这个节目的版权,在已经播出的荷兰和英国,都拿下了收视冠军,在这档节目中,明星嘉宾时常出现但并未“反客为主”。在英版和美版中,明星运动员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观众熟悉的电视明星和电影明星“戏份”不多,很好的保证了节目的专业性

再比如Fremantle Media的热门体育类真人秀《冠军之巅》(Master Athletes),高强度的竞技真人秀,戏剧效果与体育竞赛元素融合得当。又如BBC的直播类竞技节目《名人跳翻天》(Tumble),罗马尼亚体操传奇娜迪亚·科马内奇等明星运动员的加盟,展示了“名人”如何“跳翻天”。

反观国内体育综艺市场,体育综艺遍地开花,却“量多不精”,除了是创造力稍显缺失,在赛制的问题上的“硬伤”,如让观众及业余评委打分,缺乏严谨性等等,也是无法保障体育类综艺品质的问题所在。

放眼望去,国内体综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育+娱乐的形式,在国内综艺市场很长时间里尚且为一片空白。

首档全明星篮球竞技真人秀,

能否成为“体娱IP”典范?

不过近日,CBA知名教练李春江的几个口误——“体测变体检”、“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泪水”在社交圈引发了网友们阵阵嗤笑,日常严肃脾气火爆的李春江在一档篮球节目里意外袒露出“反差萌”。

李春江在篮球圈里威望高,同时又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比赛中喜欢用大喊的方式指导队员,也经常和裁判冲突,给裁判施压也是他战术的一种。可是在Super3星斗场里,竟然不好意思了起来。

这源于一档由腾讯体育出品的全明星篮球竞技真人秀《2019超级企鹅联盟Super3:星斗场》 ,节目中,李春江的搞笑口误不过是冰山一角,Super3星斗场这款兼具竞技和娱乐属性的真人秀,从预告片到第一期节目开播,在仅仅一周的时间内,就在网上打响了声量,卷入了粉丝、球迷、素人等不同的群体参与到对节目的讨论中来

那么,细究在体育综艺总体扑街的背景下,为何Super3星斗场在当下能打破市场空白,或许能给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专业且有趣是这款综艺的鲜明特点,“严格教练”李春江在紧张到“搓搓衣服”之后的一个个口误,和被粉丝们剪辑成小视频进行传播的东北话,又将观众拉回了娱乐节目诙谐轻松的氛围。

星空灼灼是这款综艺的另一个特点,“全明星”的嘉宾阵容几乎集聚了娱乐领域的篮球爱好者,从音乐人、演员到idol、脱口秀演员。有萧敬腾、周锐、王鹤棣等常驻嘉宾,也有娱乐综艺的常客如李晨、郑恺,更有“云次方”cp阿云嘎郑云龙,而在专业领域,也有颜行书等退役的专业运动员。

而不可忽略的是这款综艺设计之初的正确决策,就是敲定了篮球这个体育运动中最受年轻人喜爱的运动腾讯企鹅智库发布的《2018中国篮球产业白皮书》指出:在20岁以下年轻人和25-35岁成年人两个典型群体中,喜欢篮球的网民分别为52%和40%左右,在所有运动中排名第一。核心篮球迷数量达到1.43亿,泛球迷的数量达到4.82亿。

庞大基数为泛体育类节目提供了天然受众群体和更多合作可能。职业联赛更是一种对球迷具有强渗透性的呈现形式,在巨大的市场前景背后,一档具备泛体育性质的篮球赛事主题的真人秀,无疑是最好的篮球类体育综艺的切入口。

打开娱乐体育两个窗口,

能否催生首个爆款?

从理论层面讲,在体育综艺这一天然带有强竞技性的文化内容中,一方面是娱乐性所能够为体育综艺降低欣赏门槛。另一方面,娱乐为辅,体育文化为主,无疑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为观众塑造价值导向的方式。

抛开理论从实践入手,随着2019年Super3星斗场的上线,娱乐和体育文化领域的链接窗口才被逐渐完整打开。

Super3星斗场里,明星们在娱乐氛围的同时能够为圈外受众普及篮球文化。如四川人王鹤棣经常提到的“吃火锅”(盖帽),篮板球、大黑牛李晨的“黑牛冲撞”、和节目中无时无刻出现的篮球专业术语等等,更有优脱口秀演员池子、郑恺自动组成的“综艺队”,娱乐属性无疑能够带动更多非原生受众触达篮球竞技领域。

而在第一期节目中自称“吃瓜群众”的Sunnee杨芸晴和小七赖美云作为围观者,更是不时发出迷妹的呼声。这一幕幕似乎都在告诉观众们:Super3星斗场所填补的市场空缺是双向发力的。

这也给了国内体育内容平台一个文化普及的突破口:以娱乐文化的角度切入传统体育赛道,催化年轻人及圈外人士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度。纵观国内体育平台,无论是体育媒体平台还是垂直体育社区,这似乎都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必然行进方向。 

在国内体育类节目的数量与流量不对等、难以在大众领域传播裂变突破圈层的环境中,体育+娱乐综艺的出现,已然成为娱乐综艺的“竞技加成”和体育综艺的“破圈可能”,而在圈层裂变之后,在体育IP衍生品、乃至idol球员所引领的“饭圈体育热”等体育文化衍生领域,或许今年这档真人秀能带给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