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生减负再迎福音——教育评价改革

 四地闲夫 2020-10-15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无疑是中小学生减负的福音。

在我前几天的一篇文章里,曾深入分析了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负”怪圈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原因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社会用人机制、学生评价机制、教育资源分配等,应对措施主要有“不唯工作”、“不唯学历、不唯学校”、“不唯分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等。

本次教育评价改革主要带来哪些福音呢?主要从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等方面改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形成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社会选人用人科学的情况。

一是学校“不唯升学”,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从导向的角度,禁止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这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避免为追求升学率而增加中小学生负担。

二是学生“不唯分数”,而是侧重于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避免高分低能,只会做题,不会运用。同时对中考、高考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进行改进,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并将建立和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机制,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三是教师“不唯指标”,而是看教育教学效果。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引导教师真正“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培养具有态度、能力的人才,而不是背书、做题的机器。

四是用人“不唯学历”,而是看学生能力和单位工作需要。要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针对中考分流近半的中等职业教育人群、高考分流的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人群,也要求用人单位“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

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负”表面看来是家长在给孩子加负,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却是上述问题,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教育评价改革为中小学生减负带来福音。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