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西行 · 下榻两千年大同古城参观700年历史鼓楼

 雅雨书屋 2020-10-15

2018年10月7日中午,从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公园返程,晚上抵达山西两千年历史古城大同,在市内鼓楼包子铺用过晚餐,在附近民居下榻。次日早上参观市内古迹,第一站即为建于明代之大同鼓楼。

大同鼓楼始建于明代,耸立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清代曾多次修缮,是明消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外观呈方形,面阔、共三层且均为进深三间,底层砖石砌成,中为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这座三檐楼阁的下两层是木结构建筑,上层置大鼓面,旧时晨钟暮鼓声震古城及近郊四乡。
始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缮,是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据史料记载,明朝的大同,楼阁林立,建筑华丽,东有和阳街的太平楼;西有清远街的钟楼;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搂;南有永泰街的鼓楼。可惜这些楼阁大部分毁于历代兵火和自然灾害,只有有鼓楼幸存下来。
大同鼓楼是十字歇山顶三层楼阁式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7.65米,南北宽14.55米,高约20米。各层楼檐下均置斗拱,一、二层檐下置一斗二升交麻叶拱,三层檐下为单翘斗拱。每层四面辟门,四周都有回廊,外设凭拦,举目远眺,整个大同城一览无余。
鼓楼建筑独特,造型优美,布局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它典雅古朴,精致秀气,使人流连忘返。1978年全面加固修缮,并彩绘一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是一座三檐十字歇山顶过街楼阁。据(大同县志)载:“鼓楼在府治东南街南端十字心)正中,创建于明代。”清顺治,乾隆,咸丰屡加修葺。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8.33米,南北宽14米,高约20米,底层用青石砌成四角,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放一大鼓,乃古时晚间为“声闻四达”报更时所用,故名“鼓楼”。鼓楼与钟楼(已拆除)相配而建。1966年4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秋,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封闭十字穿心门洞,扩展楼旁马路,1985年又进行了全面彩绘,各种图案生动艳丽,面貌焕然一新,完全恢复了雄伟古朴,整洁壮丽的风貌。
过去鼓楼四面均悬挂牌匾,南向,上匾为“鼓楼”下匾为“声闻四达”;东向,上匾为“歌风”,下匾为“云开春晓”;西向,上匾为“振德”,下匾为“和声鸣盛”;北向,上匾为“时雍”,下匾为“蟾云就月”。其下檐还另有一方匾额“天理昭彰”。现已无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