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 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这一条去桂枝是错的,不应该去桂枝,而应该去芍药,也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服桂枝汤 开门见山,服桂枝汤,说明这个医生在辨证的时候,发现了有桂枝汤证的迹象,但从后面来看,病没有好,那说明辨证的不对,至少是不准确。 或下之 服了桂枝汤没见好,医生就认为病不在表而在里,于是用泻法。先汗后下,这是古代庸医的惯用方法。不是说汗法和下法不对,只要用对了,都是可以立竿见影的,用不对,病必不好。但从汗法和下法的方向来看,古代的庸医也比现在的医生要强百倍,至少他们明白人体排病的渠道和机理。 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 汗法也用了,下法也用了,但是病患仍然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说明表证还在,但为什么病没好呢? 无汗 这里说无汗。那是不是表实的麻黄汤证,误服了桂枝汤,所以病没好呢?当然是有这种可能的。但我们不能看到无汗就想到表实用麻黄汤,单一证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必须是多个证据指向共同的一个点才可最终下结论。 无汗,有可能是麻黄汤证,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我们接着看。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心下,是指心以下的区域,在胃附近,但不局限于胃,主要指的是一个区域。可见在伤寒论中,并不以脏腑论病位,而是以区域和层面来论病位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有脏腑作为一个个单元,但他们之间并不是界限清晰的。就好像体内有湿气,不可能只单独存在于胃,或者单独存在于肺,那么的界限清晰,出了胃,就一点湿气就没有了,不会这样。 同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力,也不可能单独的只作用于某个脏腑或者经络,药物它也是作用于某个区域和层面的,也不是那么界限清晰的。所以伤寒论是以层面来划分界面的,而不是以脏腑。 这里说心下满,大概是心以下腹部以上,胃和胃周围的这个区域。满,是指着水饮说的,胃有停水,湿阻中焦。 大夫一看心下满,微痛,好像是里实证,腹部又满又有点微疼,就给吃泻药,这也是没有辨证对。所以服了桂枝汤解表病没好,又吃泻下药病还没好,原因就在于胃有停水,湿阻中焦。 小便不利也是胃有停水的佐证。 人体的水液循环大致是这样的:中焦气化水液,上腾到上焦肺部和肌表,变冷后凝结为水,通过三焦网膜系统循环到下焦,由膀胱排出。所以小便的多少是指向表的。 我们说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太阳病是阳证表证,少阴证是阴证表证,都是表证,膀胱和肾是络表的。 现在胃有停水,也就是水湿太盛了,脾胃的阳气不足以气化水液蒸腾于上,此时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问题,蒸腾不上去,自然小便就会不利,因为没了源头。 水多了为什么气化不动呢?看看大自然就明白,你滴几滴水在地上,不一会就能干,你要是洒一大盆水在地上,那就要很长时间可能也不会干。水越多,越难气化,需要更多的阳气才能气化得动,而人体的能量是一定的,有限的,水湿太盛,不去掉的话,很难化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开篇说了,应该是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为什么去芍药?因为芍药为阴药,是阴成形,现在都水湿内停了,所以要去掉。 桂枝为什么不能去?因为首先还有头项强痛和发热的表证在,其次桂枝本身就是一个气化药,可以将中焦水湿气化,输送到体表,是帮助水液循环的,所以不能去,桂枝本身你就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利水药,只不过它的路线只是水液循环的其中一环,一部分,一段路程,也就是从中焦到上焦体表。 这里加了茯苓和白术,这两味药大方向来说都是去湿利水的,当然两味药是有区别的,这个我们后面再说,我们先说说为什么要加去湿利水的药。 从病患的症状来看,头项强痛,发热,而且肯定还有津液虚,因为桂枝汤本身是有草姜枣建中的。那为什么服了桂枝汤病却不好呢? 这就牵涉到八纲辨证当中的虚实问题。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是判断能量多少,也就是气血津液的多少,进而判断是阴证还是阳证。这个阴证和阳证,就是指着能量多少去说的,跟寒热容易混淆。阴阳就好像是汽车油箱中的油量多少。油量充实为阳,油量不足为阴。 当油量不足的时候,汽车一样可以时速120公里的跑,但不管它开再快,你一看就知道,没油了。 所以说不管是阴证还是阳证,都有可能有局部的发热,也都有可能有局部的寒凉。阴阳主要是指向能量多少的,与寒热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表里,是指病位。病位在表,还是在里,当然也包括半表半里。这牵涉到人体排病从哪个渠道。 有了阴阳,表,里,半表半里,二三得六,六经辨证就出来了,我们前面已经讲过。 有了阴阳表里就可以了么?还不行,还要继续判断寒热和虚实。 寒热,是指的大局。人体不可能全部是寒没有一点热,也不可能全部是热没有一点寒。人体正常情况下,就是寒热交杂的。比如内部相对热,外部相对寒,就好像地心是热的,地表相对是寒的。 判断寒热,一是判断该热的地方是不是热,该寒的地方是不是寒。比如内部脾胃肠道应该是热的,如果脾胃寒了,那就是不正常。比如脾胃确实应该是热的,但热的太过了,那也是不正常。二是判断人体的大方向是整体偏寒的还是整体偏热的。如果整体偏寒,当用热药,整体偏热,当用寒药。如果寒热交杂,都有一些,旗鼓相当,也可以寒热并用。 最后就是虚实。虚主要指的正气虚,气血津液虚。当然这个还没有到阴证阳证能量的那个程度,而是局部的虚实。比如太阳病桂枝汤证,虽然阴阳来判断,是阳证,能量是够的,但它依然有内部津液虚的症状,因为津液气血都跑体表作战了,所以内部暂时是较虚的。 实,主要指邪气实,可以是有形之瘀堵,也可以是无形之气滞,总之瘀堵了,就是实。比如气滞,水气,痰,饮,瘀血,这些都可以说是瘀堵,是实邪。只不过瘀堵的形式形态不同。从气态的气滞和水气的瘀堵,到液态的水饮和痰湿的瘀堵,以及更浓稠的血液的瘀堵,这都是实。 实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实会牵制能量。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了瘀堵,气血能量就会过去疏通瘀堵,这就要消耗和牵制大量的能量。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一个地方被牵制,其他地方就会相应的能量减少。人生病,往往不会只是一处病,而是会多处都出现问题,此时人体就会在老天爷设计好的程序指挥下,去做出最优解的应对。 多处失火,都需要救急,人体就只能分兵作战,各处都照顾一些。紧急的危险的就多照顾一些,无关紧靠要的次要的就少照顾一些。实在照顾不到的,就只能放弃,比如丢车保帅。 明白了虚实的问题,那么再来理解上面为什么单服桂枝汤治不好呢?因为人体内有瘀堵,有实了。这个实就是水湿之实,胃有停水了。过多的水饮,牵制了能量,相对于表,里面的问题更紧急,所以人体会分配更多的能量去解决水饮问题,那么能去救表的能量就相对不足。 这个时候虽然服用了桂枝汤,有建中,有解表,但我们前面说过,药物只能辅助人体建立能量,输送能量,回收能量,具体会怎么排病,完全由人体自己来发号施令。都说桂枝汤是发汗药,其实桂枝汤也能止汗。汗与不汗,不是药物说了算,而是人体自己说了算。药物只是辅助,不能代人体下达命令。能量充足到位了,该发汗身体会发汗,该止汗身体会止汗。 所以在这里,胃有停水,有瘀堵,牵制了能量,虽然服了所谓的发汗的桂枝汤,但人体依然无汗。这不是表实要服麻黄汤的原因,而是内有停水瘀堵牵制了能量的原因。这说明人体自己是清楚哪里紧急,哪里相对不紧急的,人体自己作出的命令,才是最准确的。 治病,永远要顺势而为,要理解人体自己想要干什么,想要怎么去排病,这样去辅助,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只是对抗思维,不理解人体的真实意图,那就是妄为。不妄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这也是为什么说病不服药,如得中医,也就是中等医术的治疗。因为治疗错了,还不如人体自己修复的快,反而帮倒忙,那就是得到了下医。只有顺势而为,治疗方向正确,才是得上医。 解释完了单服桂枝汤为什么病不好,接下来我们说说茯苓和白术这两味药。 先说白术。白术这味药,味苦辛温,闻起来和干姜有点相似。它的主要作用,是气化中焦水液,但由于其味苦,所以没有什么上行之力,并不能将水液气化到上焦并达表,只能是在中焦区域气化水液。这就是人们说的白术可以燥湿健脾。 后世喜欢说某药治某病,或者治什么症状。比如说白术可以止汗,因为水湿多,人体要去湿,发汗是其中一个渠道,所以白术把中焦水湿去了,自然就止汗。说白术可以止泻,因为水湿如果从肠道走就会腹泻,水湿去了就能止泻。又说白术可以通便治便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说白术是止泻的么,怎么还能通便?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脾胃不气化,水湿不能化为对人体有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于是水湿阻于中焦,下焦的肠道却得不到津液的滋润而干结。白术将中焦水液气化,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津液,得以输布至肠道,自然就不便秘了。 从上面分析可见,单纯的说某药治某病某症,并不能完全理解药物的真正用途,也很容易把药用错。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理解并加以运用。 再说茯苓这个药。茯苓这个药煮出来就是清水,无色无味,在本草上称为淡味。就像清水永远往下渗一样,淡味的药物性质是向下的。同时它又无色无味像清水一样,那么它就能将水湿这样同样清稀的东西给带下去,通过小便排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茯苓可以利水。 药物作用于人体,是同气相求。就像衣服染了油渍,用清水是洗不掉的,用点汽油则能把油渍给带走,这也是同气相求。甘味为什么入脾胃?因为甜的东西才会黏住。茯苓之所以利水,就是以它的清稀之性,带走同样清稀之性的水湿。 有了白术和茯苓,中焦的停水可以气化,进入到正常的水液循环代谢,有用的转化为津液被人体吸收利用,没用的废水可以由小便排出,把水湿这个牵制能量的瘀堵给解决了,那么人体就有能量去解表了,病自然就好了。 我们学习经方,单纯的去背诵条文,并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并不是说条文不用背诵,在打基础的时候,把条文背下来,确实是非常有用的。但我们更紧要的,是要学习和理解经方背后所蕴含的这种思维模式。只有理解了这种思维模式,并且熟练的加以运用,习惯这种顺应人体,思考人体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理解人体,更好的去运用经方,也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效如浮鼓。 否则,不理解经方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模式,临证时往往会时效时不效。有效了不明白为什么有效,无效了也不明白为什么无效,那么疗效是很难提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