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720)

 新用户78609521 2020-10-16


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大国,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让非遗“非”起来!

苏    绣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来源于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  。

古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来到今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当地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做了吴国君主,想破除这种陋习,于是和长老们商议。不料他们的议论被正在缝衣的孙女女红听见了。她边缝边听,走了神,一不小心,手被针扎了一下,一小滴鲜红的血顿时浸染到衣料上,渐渐晕开成小花,于是女红有了灵感: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为了纪念刺绣的发明者,民间至今仍将妇女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活动称为“女红”。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

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苏州刺绣,就是指狭义的“苏绣”,而广义的苏绣是以苏州为集散中心,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手工艺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

面对各种新形势,苏绣企业纷纷改革,提出苏绣礼品商务化,苏绣家装设计化的理念,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而是走进千家万户。

个性化的量身定做,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而是过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通过纯朴的苏州绣娘纯手工刺绣而成。让苏绣不仅是艺术,还更多的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苏绣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每个朝代的苏绣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苏绣作品去研究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习俗,社会风情,审美风格等,可见苏绣历史价值之大。

阅读是一种修养   转发是一种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