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孙旭东
会议现场 水产饲料企业在水产养殖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尤其是在提高水产养殖资源利用率上更是行业排头兵。然而随着近几年全球饲料原料资源,尤其是鱼粉鱼油产量骤减,以及客户要求攀升,水产饲料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疑惑颇多。配方最优化、成本最低化、生产标准化、服务最佳化成为了料企的关注焦点和发展目标。在制造业大规模产能过剩、恶意竞争频现的产业业态下,水产饲料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应该如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保证产品供给的同时,又可以做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传统农业之一自然也需要承担渔业现代化的部分责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研究所徐皓所长认为,“更加开拓的养殖空间、更显现的生态效应、更规范的排污管制以及更高效的资源利用等是水产养殖现代化的社会要求”。 水产饲料企业在水产养殖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尤其是在提高水产养殖资源利用率上更是行业排头兵。然而随着近几年全球饲料原料资源,尤其是鱼粉鱼油产量骤减,以及客户要求攀升,水产饲料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疑惑颇多。配方最优化、成本最低化、生产标准化、服务最佳化成为了料企的关注焦点和发展目标。在制造业大规模产能过剩、恶意竞争频现的产业业态下,水产饲料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应该如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创新至尚、服务到底”以此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班于3月19日在北京开班。培训课主讲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麦康森院士、渔业机械研究所徐皓所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周小秋博士、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泽林博士、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总裁蒋洪斌博士、江苏淮安天参农牧水产有限公司总监张善夫等科研专家与行业精英。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主办,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水产前沿》杂志以及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支持单位包括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恒润机械有限公司、美国动物蛋白及油脂提炼协会、天津阜大动物源性饲料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会议规模达500人,参会者主要来自国内上百家中小饲料企业。
本次培训班的会议授课上,麦康森院士以《新的生物技术在水产饲料中运用》为题作报告。报告中麦康森院士提出,未来生物技术尤其是微生物技术在饲料原料替代、配方升级方面大有可为,发展生物技术将是水产饲料企业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重要的生存手段。 目前鱼粉、鱼油等原料替代是水产饲料加工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鱼油在资源匮乏、价格高昂的压力下,替代鱼油十分困难。虽然行业中寻找替代品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如何将替代品在蛋白、油脂含量达标的情况下,营养能够有效地被水产动物吸收一直没有最佳方案。寻找营养成分能够被有效吸收的原料替代品、提高营养价值成为饲料产品技术升级的首要任务。
麦康森院士及其团队在实验室试验过程中发现,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发现微藻、裂壶藻在EPA、DHA含量上可以比肩鱼油。在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用裂壶藻替代部分鱼油完全可以达到原有成分带来的生长效果。另外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对于植物原料替代鱼粉作用同样巨大。微生物发酵能够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改善氨基酸组成、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实验室用发酵豆粕蛋白和非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同比例45%、60%的鱼粉蛋白,结果发现二者在牙鲆日增重率上的表现差异显著。麦康森院士表示生物技术不仅仅在饲料营养吸收层面能够将替代成分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酶提高饲料中磷的保留率对于环境可持续利用也有重要作用。 相比于植物原料,动物蛋白原料在鱼粉替代的研究中受到的争议则相对较大。对此美国动物蛋白及油脂提炼协会李鹏博士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鸡肉粉、肉骨粉、羽毛粉及猪肠膜蛋白在饲料生产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表明,肉骨粉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如金头鲷、异育银鲫、虹鳟、杂交条纹鲈、南美白对虾和大黄鱼等饲料中,肉骨粉可替代 24%-45% 的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宁波大学周歧存博士对此认为,目前动物性蛋白源在替代鱼粉方面尚存在一定比例的限制,多种蛋白源混合添加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动物性蛋白源中,羽毛粉添加到水产饲料中吸收率低的疑问一直困扰着国内饲料企业。李鹏博士认为,水解羽毛粉在国内实验室研究中已经证明能够同比例替代鱼粉,但是国内饲料企业尚且没有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上对羽毛粉的处理有相应的升级。“高温高压等操作对于羽毛粉吸收利用率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欧洲的三文鱼养殖不少已经大范围的使用水解羽毛粉。但据我了解,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一家羽毛粉加工商对于国外设备、技术有相应的引进,羽毛粉在国内饲料加工上的应用,还有一段过程。”李鹏博士说 正如李鹏博士所说,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提高对于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优质的原料成分一样重要。在本次培训班上叶元土教授表示,原料加工工艺对于产物最终的品质、稳定性、安全性影响巨大。叶元土教授建议,水产料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粉碎细度85%过60目,调质6-12分钟,制粒后稳定器稳定20-30分钟,以此能提高10%以上的饲料效果。另外用膨化设备和工艺生产虾、蟹饲料能够有效解决颗粒耐水时间、降低溶失率。对于高湿原料如鱼溶浆、鱼浆、虾浆、虾膏等,经过实验叶元土表示料企应该考虑经过酶解后,不在进入粉碎机而是直接在二混机中添加。
蒋洪斌博士同样认为商业饲料加工工艺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质量。他解释,目前密度调节器的应用实现了沉水膨化料的快速发展,以真空后喷涂的应用实现了高脂肪饲料的高效推广将膨化饲料产品从单一淡水鱼膨化饲料扩展到了高脂肪海水鱼饲料,以及膨化沉水饲料,推动了水产饲料产业的发展。 作为饲料加工工艺之一,添加剂的加工也影响着产品最终的使用效果。广东生饲料添加剂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徐树德博士认为未来添加剂企业在添加剂使用上要注意推行改进液体剂型、改进包被技术、筛选丸心材料及稳定成分以及寻找快速恢复蛋白空间结构的物质或因子。
除开技术升级,在未来饲料企业的发展还面临多种其他因素。数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时间里,国内饲料企业至少减少了50%。以中国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配方师培训班的创办者英惠尔公司为例,近年来同英惠尔开展合作的饲料公司从3000家下降到500家。任泽林博士认为,人才引进和风险控制是饲料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能够做的越久,其品牌影响力就越大。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里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在饲料加工的各个阶段分配最合适的人,从而一段一段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能实现高产能,高品质的饲料产品。”任泽林介绍,目前英惠尔的团队多数人都来自高校。另外资金周转、政策指向、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风险也是饲料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与会嘉宾
“产品因何而生?需求。”张善夫在其报告中提到,客户的需求决定了饲料企业的市场有多大,但是相对于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升往往得不到企业的足够重视。服务不仅仅反映在供求关系上,从饲料企业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与服务提升就像料企发展的两把手,缺一不可。中国饲料产量在近两年破天荒的出现负增长,而中国的人均肉产品消费量还远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市场,在这种未富先老的新常态下,饲料企业想走好未来的路,两把手必须同时抓,资本投入上切不能顾此失彼,更重要的二者在作用发挥上要相互促进、相互协同。 在各行各业都在讲求服务的今天,水产养殖业由于其特殊性和不稳定性,这要求水产料企在服务上做到“承诺服务”。张善夫解释,企业应该有作为去承诺服务质量、服务附加值以及服务满意度,并以客户感受作为企业发展导向,“被客户认同并接受,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产品也有更大的市场,真正成功的服务是最后让你的客户对你企业本身产生依赖。” 技术升级是料企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某知名农牧上市企业董事长曾说过,“社会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创新技术能成就你,但淘汰你的绝不是技术,而是顾客”。饲料行业作为制造业之一,消费者对于企业好坏的评价往往不是清楚地了解产品本身的加工工艺、原料品质,更多的是产品的使用体验。所以,如果说技术创新影响饲料企业发展的宽度,那么客户服务则影响饲料企业发展的长度。 本次水产饲料高级配方师培训课,除了以“创新至尚、服务到底”为主题讨论技术与服务对于饲料企业发展意义所在之外,培训课上同时举行了“中国十大最具成长潜力水产饲料企业”颁奖典礼。据介绍,此次培训班联手《水产前沿》杂志推出这个奖项,主要目的是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未来发展。 获奖单位名单:
颁奖典礼花絮: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蔡辉益博士主持颁奖典礼 相关文章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