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日本兵吴振辉和郭启彰在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自新加坡带回莫三比克种Tilapia(Oreochromis mossambicus),又称“南洋鲫仔”、“ 南洋鲐仔”、“ 黑鲫仔”,1949年正式命名为“吴郭鱼”。因为这是最早引进的吴郭鱼种,所以大多数民众都称之为土种吴郭鱼(台语也简称为土种仔)。土种吴郭鱼体型小,大概只有3指宽,一般体型在7-8尾到十几尾一斤,本种耐盐度高,过去多以半咸水养殖。 很多民众大都以为“黑公”就是最早引进的土种吴郭鱼,咸水养殖,公鱼体型较母鱼大,体色比较黑,头与嘴会比较大。母黑公体型较公鱼小,身体呈现比较淡色,又称“粉母”(台语)。其实,目前业界养殖的土种吴郭鱼又称“黑公”,是台湾鲷鱼苗大王邱益华不断杂交改良过的土种莫三比克吴郭鱼。
1968年退伍后就开始从事养殖的邱益华接受专访时表示,由于土种仔鱼肉质细緻,但就是长不大,于是决心改良这条鱼,把土种的型体保留下来,加入体型大、成长快的基因。 他从1973年左右就开始用土法炼钢的方式进行吴郭鱼的选种与杂交育种,期间用过场内自行选育的20多个吴郭鱼品种去做,后来用台湾鲷的正种去杂交,一年没过,二年、三年,基因一直拉,直到1986年左右才终于拉出来,成功培育出体型大、成长快,且具有土种外观的杂交莫三比克种吴郭鱼,命名为“黑公”。 “当时做这条鱼的改良是用台湾的莫三比克种(编注:台湾并无原生的莫三比克种Tilapia,它是国外引进,因早年无保种观念,几经杂交育种,已是杂交型态),不是国外的种,黑公约有20%的原土种基因。”邱益华说。 在做黑公杂交育种的同时,邱益华也做出另一个品系的吴郭鱼——体色较淡的“粉公”(或称“粉仔”)。邱益华表示,真正的土种吴郭鱼体型小,长不大,顶多7-8尾/斤,已经没做苗了,而目前的黑公其实大多是淡水养殖。场内培育出的黑公苗中公鱼母鱼都有,公鱼比例约7成以上。公黑公成鱼体型较母黑公大,体色黑,头部与嘴部较发达,尾巴也比较大。母黑公体色较淡。 “粉公是要做两用,粉仔养半年以后就会转成黑公,同样有70%以上是雄性。基因的技术就在这裡。粉仔肉质好吃,成长比黑公更快,一般养3个多月就可以上市。这个技术研究很久,这个品种只有台湾做,国外没有。”邱益华说。 淡水繁养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荣华指出,莫三比克种吴郭鱼最早于1946年进,俗称南洋鲫,因为是最早引进的吴郭鱼,所以民众多称之为土种吴郭鱼,通常体色较黑,养殖业者多半在上市前1个月会慢慢引进海水,提高池水盐度。 “黑公基本上就是莫三比克种吴郭鱼的改良种,吴郭鱼的体色因环境、水质条件、摄食等会有所不同,不能依体色去判断品种。而且国内黑公多经过杂交,品种其实已经不十分纯正了。”陈荣华说。
黑公粉公培育出来后,抗病力较差,即使用了药物防治,养殖存活平均也仅有只有2-3成左右。邱益华指出,以前的黑公存活率比较低,过去台湾放养量5000万尾,可能损失3000万尾。“当时抗体极差,有时甚至放1千万尾只存活20万尾。”邱益华说。 在2003年,邱益华找上了嘉义大学兽医系张文兴老师,希望张老师能用生物技术方式提高黑公及粉公的抗病力。张老师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后,答应了邱益华的请求。 “邱益华曾多次在渔业署的会议中,强烈表达抗病吴郭鱼的重要性,却始终没有看到当地政府的具体作为。他说,如果政府不愿投资,他自己还是会去做。我当下承诺,可以帮忙进行黑公抗病的试验。”张文兴说。 张文兴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思考该用何种方式生物技术?他指出,因为黑公是商业用的渔产品,消费者可能无法接受“基因改造”(GMO)的渔产品;于是提议使用天然诱变的方法,让黑公产生突变,估计在每10万尾的鱼苗中,应该可以筛选到1尾可抗病的鱼,再用现场分离到的致病菌,对存活的鱼进行攻毒,剩下的就是可抗病的黑公。 “2003年的暑假,共生产30-40万尾黑公,经过致病菌的攻毒,有1-20尾黑公存活下来。经过培育,这些存活的黑公与其产下的第2代,顺利耐过那个冬天;隔壁池与其同梯未经攻毒的黑公及其第2代,则几乎全军覆没。”张文兴说。和邱益华先生的合作,一路到现在,终于看到抗病黑公的问世。 帮忙做高抗病力试验的前两年,张文兴都不知道效果如何?因为邱益华没主动说,张老师不好意思问,也没有经费补助。直到2005年邱益华才主动跟张老师说,过去2年实验成果很满意,希望能继续一起努力。 “做高抗病力试验,憨钱一直花。”虽然邱益华自嘲说做抗病力是花憨钱,其实这笔钱花得一点都不憨,甚至可以说非常值得,因为之前做的黑公存活差,如果情况不改善,必定死路一条,现在年需求量3000多万尾鱼苗的生意也就没了。
做台湾黑公的苗总共有3个人,另2人是抓邱益华的鱼去当种鱼。“真正会大的种鱼还是留在场里没外流,这是自己的饭碗,不可能流出去”邱益华说。 粉仔全台湾只有邱益华有,做基因的人,不外流,粉仔只出1000万尾鱼苗,黑公还有另外两个人在做鱼苗,因此无法控制鱼苗产量。目前全台湾黑公及粉公苗出货量约3000多万尾,以前养殖量较多时有4000多万尾。现在改良过,体型较大,需要的数量已相对少一些。“以前黑公养殖存活率较差时,可以做5000万苗卖,现在不行,现在抗病强、活存高,市场只能容纳3000多万尾鱼苗。” 邱益华说,养殖鱼的长速受到4个因素影响,环境、管理、饲料、鱼苗。一般来说,粉仔养3个月就可以抓,黑公需要6个月,两种鱼的池边价一样,但粉仔一斤成本比黑公省5元,因为生长较快,饲养期缩短,3个月就可抓鱼,经济价值较高,但粉公养殖期较短,因此粉公苗售价也比较贵,一尾台币0.5元,黑公苗则是0.25元。 行内人士指出,一般黑公专养的池水的盐度大部分是纯淡水或2-3厘(盐度2‰-3‰),4-5厘(盐度4‰-5‰)的只有少数,后期逐渐调高池水盐度的也不多见,盐度高生长较慢,业者不划算。鱼市场上摊贩贩卖的黑公都强调是海水养殖,其实也都是商业宣传,真正纯海水养殖的黑公少之又少(高盐度水域钓获的野生土种除外)。 一般南部放养黑公,一甲地约放养20万-30万尾,密度稀一点的约在12万-13万尾,养到半斤大小就牵网间捕,一池约牵3-4次抓完。养殖大多淡水养殖,冬季较寒冷的养殖地区会加一些盐度,养殖业者一般经验是5厘水(盐度5‰)可抵水温1℃,1度水(盐度10‰)则鱼类可以多耐收低温3-4℃。经过改良的黑公除体型及成长速度都比土种改善许多以外,抗寒方面也比土种莫三比克吴郭鱼耐寒许多,今年年初的大寒流,场里的土种种鱼都没死,抗寒力提高许多。 黑公成鱼的池边价行情一般在60多元/台斤,去年行情还不错,在65-66元/台斤左右,最差也在58元/台斤。今年池边交易价格惨跌,只有30-40元/台斤。在养殖成本方面,在存活正常的情况下,黑公养殖成本约在30-32元/台斤。
早期的土种仔基因没有改良过,体型小、肉少,改良过后的黑公最大可以长到1斤多。一般上市规格约12两起,到1斤出头,以前半斤鱼就算大尾,现在要14-15两以上才算大尾。 邱益华说,嘉义以南的消费者喜欢吃粉仔,嘉义以北的偏爱黑公。黑公在台北行口及各地市场都有很大的销售量,但是在中南部的地区的消费市场却偏爱粉仔。 黑公养殖数量只有台湾鲷的1/10,价格也比一般吴郭鱼高,市场零售价一台斤要100多元。而全台湾各地平价自助餐店贩卖的黑色小吴郭鱼其实是一般的吴郭鱼品种,并非黑公。行内人士指出,自助餐店的体色较黑吴郭鱼是台湾鲷在池内自然繁衍的小鱼,通常3-5尾/斤就收成,池边交易行情约18-20元/台斤。自助餐店向摊商叫货的成本是每尾10多元,缺货时会调高售价,价格差每尾高达5元之多。 在网络上自产自销的黑公并不多见,岩喜屋淡水鲈鱼池混养的土种黑公售价在180元(650克/尾),阿麟师的咸水吴郭鱼售价250元(500克/包,约2-4条)。阿麟师强调,因为盐度不同的关系,海水生长的吴郭鱼生长速度较缓慢,但肉质较细,口感较佳,所以价格也较淡水吴郭鱼高些。 海育公司刘嘉辉表示,国外客户知道这条鱼后也很喜欢,曾经下单订货,但欧盟食品标准高,国内生产不只货源不够充足,养殖环境条件也达不到欧盟标准。供货给海育公司有26个黑公契约养殖户,使用海育饲料,并符合海育养殖规范。刘嘉辉指出,国外要求的体型在600-700克/尾,国内要养到这么大型的黑公不容易,时间较长,也因此鱼越抓越小。为了解决货源问题,海育已计划在国外做黑公一条龙经营。 行内人士指出,黑公这条鱼不容易操作,因为养的人要肥,买的人要黑(认为黑的才是咸水养的,肉质较好吃,其实目前在台湾大部分黑公都是淡水养殖),而这条鱼的特性是肥就不黑。其原因是鱼瘦才会成熟,成熟产生雄性素,有了雄性素身体才会变黑。据了解,全台收购黑公的鱼贩有5位,对于黑公的产销存在默契,影响价格并非单纯的供需问题,产销价格经常出现许多人为的操作及控制,这类的买卖纠纷不只出现在黑公,几乎涵盖所有的养殖物。 注:本文中的“元”均是台币。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