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而鱼粉作为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蛋白源,其需求量以及价格大幅上升。在供应量减少且价格高的情况下,寻找新的优质蛋白原料替代部分鱼粉已经成为水产饲料营养研究的热点,而替代鱼粉的对象无非就是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动物性蛋白源具有较高的优质蛋白,但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植物蛋白价格相对较低,也不存在交叉感染,但是植物蛋白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氨基酸不平衡等问题的存在,如只经过压榨处理的棉粕,蛋白含量只有42%-46%,因此作为饲料原料的使用率并不高。 “外行人”的湖南欣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欣瑞生物”)进入棉籽深加工领域,对棉籽进行脱绒剥壳、脱脂、脱酚、脱糖等深加工处理,蛋白质干基含量高达65%,对于抗营养因子等问题也同时进行加工处理。笔者对欣瑞生物总经理宋冠毅进行采访,以期了解棉籽深加工领域的相关情况,他宣称欣瑞生物打算在棉籽深加工领域开疆拓土,力争突破棉籽加工行业现有的市场格局。
水产前沿:请您简要介绍欣瑞生物的现状。 宋冠毅:湖南欣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在2015年3月份,注册资本9600万元。是以收购原湖南丰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原湖南崎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产的形式组建的。目前,拥有4条生产线,年加工棉籽40万吨,从去年开始恢复生产。满负荷的话年产值可以做到20亿左右,今年产值大概可以做到5个亿左右。 在技术方面,依托中棉紫光的核心技术,采取液-液-固的生物萃取技术,致力于棉籽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度开发。与传统的提取油脂、获取棉粕不同,欣瑞生物主要致力于提取棉籽中的浓缩蛋白、棉籽糖以及酶解棉籽小肽几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科技产品。目前,我们已经在棉籽脱酚浓缩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水产前沿:欣瑞生物为什么选择棉籽加工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宋冠毅:其实,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棉籽加工行业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一个部分,无论在运营管理还是在技术创新上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在运营系统导入精细化管理体系,产品研发领域实施科技创新,能够提升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说棉籽植物蛋白的酶解发酵,棉籽植物蛋白分离提取都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做为“外行人”进入了这个行业。 水产前沿:目前,欣瑞生物在行业内的地位如何?核心优势有哪些? 宋冠毅:原来在整个脱酚棉籽蛋白领域,就有一个说法,叫“南有丰康,北有晨光”。我们收购原丰康生物以后,在技术、设备、产能规模上又做了较大的提升与改进,目前我们硬件设施、产能规模、技术研发水平等应该还是属于行业第一阵营。 我们的优势就是在棉籽浓缩蛋白提取与应用这一细分领域上,目前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当前应该是国内唯一的一家。 水产前沿:欣瑞生物如何快速的进入这个领域?团队如何进行有效融合? 宋冠毅:虽然我们是外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原有的核心运营管理团队,特别是原有的技术研发团队依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我们只是注入了管理理念和资本,为原来的企业插上了两只翅膀。一只是资本的翅膀,一只是精细化管理的翅膀,这也是我们能够在进入行业以后快速成长,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创新上面能够走到第一阵营的原因。 其实,团队的融合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文化的融合。不管是新老团队,在企业文化上完全导入欣瑞生物的企业管理理念,通过入模子的方式,让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得到新老员工的一致认同,而且以身践行,并自觉捍卫,所以在企业里并没有形成两股文化。而且,我们对老员工以团队培训提升为本,新的团队以文化融合为本,两者在团队文化上完全形成一致。
水产前沿:目前公司在水产饲料领域主推的产品有哪些?主要的产品亮点以及开发这类产品的原因? 宋冠毅:我们现在主要是做棉籽浓缩蛋白,浓缩蛋白65(65%的蛋白含量)、68产品目前已经开始在推行。当然酶解小肽也是我们未来的主导产品,它应用面更广,不单单只是应用在水产饲料领域。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是小范围的应用,还没有市场化。 至于产品的亮点,应当也就是特点。酶解小肽的溶解度能达到90%,更容易吸收。浓缩蛋白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总含量高、氢氧化钾溶解度高,三低是指棉酚含量低、蛋白的热变性低、蛋白的醇变性低;使得产品具有良好的营养效能,能够成为理想的饲料蛋白源。 之所以开发这类产品,是因为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46蛋白、50蛋白,这些产品的市场同质化严重,已是“红海”市场。要寻找“蓝海”就要从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出发。所有饲料领域最核心的问题无非就是配方和营养,我们考虑的是,提供的原材料如何在满足同样营养的情况下能够让饲料成本更低,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 水产前沿:如果用棉籽浓缩蛋白作为饲料原料部分替代鱼粉,能减少多少成本? 宋冠毅:如果按照同样的65个蛋白,国内的普通蒸汽鱼粉大概是11000-12000元/吨左右,超级蒸汽鱼粉是15000-16000元/吨,而浓缩蛋白只有鱼粉60%的价格,附加值是非常明显的,至少能增效40%-50%。 水产前沿:您觉得棉籽浓缩蛋白运用到水产饲料中,有没有存在局限性?前景如何? 宋冠毅:棉籽浓缩蛋白在应用领域最大的局限性就是能否保持长期稳定供货的问题,不过这也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在做全球的布局,在澳洲、新疆的南疆北疆、美国等地都在建设原料基地,以确保未来原材料供应的稳定。 水产前沿:棉籽浓缩蛋白大家可能还不是很熟悉,您觉得推广难点在哪里? 宋冠毅:当初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做了大量的调研,产品出来后的第一时间也给他们发了一些样品,足够他们做大量的试验。经过近半年的试验时间,试验数据已经能够得出来,试验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有了院校以及实体公司的试验,结果也比较有公信力。当然,一下子让所有的饲料厂认可也是不现实的,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已经有几家大的企业在跟我们谈战略合作。 水产前沿:未来3-5年公司是否有新的计划,比如产品开发、市场规划等? 宋冠毅:未来我们公司是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导入,使得运营成本达到最优。另外,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更多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像现在的浓缩蛋白,国家的标准我们在参与制定,技术我们也在不断创新。我们计划通过3-5年的发展,在1-2个细分领域,比如说浓缩蛋白、酶解小肽,成为一个在棉籽生物技术深度开发领域引领行业的标杆企业。
水产前沿:您能否介绍一下棉籽加工的发展历程? 宋冠毅:中国是一个蛋白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棉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一开始作为植物蛋白典型代表的大豆蛋白价格高企,实际上棉籽蛋白它是在十多年前作为大豆植物蛋白替代品的角色出现。后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大豆蛋白的价格直线下滑,大豆蛋白和棉籽蛋白的价格已经相差无几,所以它从替代者变成被替代者。而现在经过技术提升开发出来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又以替代者的身份出现,只不过这次要替代的对象是鱼粉。 水产前沿:行业目前竞争格局如何?欣瑞生物的优势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宋冠毅:我们不能一说竞争就是对立,彼此就是敌人,而竞争实际上应该是一种“竞合”。应该说是在一个大的领域内是竞争,但在一个大的领域的不同细分领域,各自又有各自的定位、优势、引领模式、商业模式。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就变成了一种竞合。因此,在棉籽深加工领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好,平常行业内的公司相互交流也比较多。 棉籽加工领域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简单加工,追求成本领先;就像新疆的本土企业,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以传统的热轧方式进行简单加工,提取棉籽中的油脂、棉粕。当然其附加值也低;第二种是规模+品质领先模式;第三种是单一细分领域突破,我们原来是做剥壳脱绒这些粗加工,现在走深度研发路线,研发浓缩蛋白、棉籽糖、酶解小肽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单一细分领域突破,路虽更难走,但是前景更大。 我们的优势也就是我们的深加工技术,在依托原中棉紫光技术的基础上同时与9所高校在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比如说,我们依托中山大学在浓缩蛋白应用上面的研究,探究在鱼类养殖应用上的效果。我们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去推进,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就会超出其预期。 水产前沿: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您觉得这段时间最难的是什么? 宋冠毅:我们做的棉籽浓缩蛋白,在市场上的一些应用性领域并不被人熟知。当你知道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广为消费者知道的时候是很痛苦的。但是我们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其实,在做棉籽浓缩蛋白之前,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大家的反应都是,“如果能够研发出这个东西,前景应该很好,应用量会很大”。但当我们真的做出这个东西之后,大家还是会观望,会质疑:“这到底行不行?能不能用?有谁用过?”这种心理很普遍,也能理解,毕竟一个新的东西大家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一种煎熬。但是,我们只能继续不停的做研发,加大投入,加大宣传与推广,让好的东西尽快被市场认可,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所做的才有价值。幸运的是,我们今天已经跨过这一步。 我们的想法是,每个行业都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行业内的“老人”是不敢也不可能这么做的。就因为我们是新进入者,是初生的牛犊才去吃这个螃蟹。这也应了一句话:推动行业发展的也许是外行。 水产前沿: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行业对欣瑞生物是什么评价? 宋冠毅:大家都是从怀疑到逐步相信,特别是行业的引领者都在开始实践。一开始,大家都在说,如果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那真是太牛了;后来变成你做的这个真的有效果吗?有谁用过?而现在,试验的结果已经出来,现在大家的状态就是“我来试试”。 水产前沿:棉籽加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您怎么看? 宋冠毅:深加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的棉籽蛋白还是停留在做42、46这种低蛋白,或者说像棉粕这种传统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那么棉籽蛋白就根本没有竞争力,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要长远的发展就要利用棉籽蛋白的多个特性,比方说它的吸湿性很差,可以防止结块等。 我想通过科技提升棉籽蛋白的品质,提高蛋白质含量来替代鱼粉,再通过酶解等技术将棉籽蛋白变成多肽、小肽来替代其他的蛋白产品,这样才有可持续性。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