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鉴别10:症状轻,肺部多发病灶,血小板减少

 小小医生孙丹雄 2020-10-16

小小医生之有趣的医学


云南省一院孙丹雄

前言

       将来有机会,我想开发个小软件,就是医生把病人的症状特点、辅助检查特点等输入系统,系统会提示你要如何鉴别诊断,首先考虑哪些病,要警惕哪些少见病。

       前几天,有个网友问我一个病例:很年轻的年轻人,症状轻,起病时间短,但是肺部病灶很多,血小板非常的低,低到20(默认单位)以下。这个情况要如何鉴别?我去查文献,居然没有这方面的文献,还得自己去大海捞针。

       这个问题,对谁都困难,因为这方面的病例少,没有循证医学依据,专家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要如何如何!

       将来有大数据,或许这些问题就不在云里雾里的了。

       默认单位:比如白细胞默认X10E9/L,白蛋白是g/L,等等。


1 肺部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患者有两个疾病,比如间质性肺炎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时候,做个骨髓穿刺术,可能问题就解决了。

       这种要用二元论来鉴别诊断。


2 血液系统疾病侵犯肺部

       血液病中较多出现肺部病变的是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肺部淋巴瘤经常症状轻,病灶可能很多,发展缓慢,淋巴瘤本身有可能导致血小板下降。

       下面这个患者,年轻人,血小板58,发热、咳嗽1月。最终诊断:淋巴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能引起肺部阴影:弥漫性肺泡出血,但是这种情况一般有咯血。下面这个患者,血小板低到5,但是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等。


3 重症肺炎

       严重的肺部感染,都会导致骨髓移植,血小板下降,治疗肺部感染的时候,各种药物有可能导致血小板下降,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再赘述。

       肺部也参与造血,这个大家也都不觉得新鲜了。

       下面说说症状可能不严重,但是也会引起血小板下降的情况。


4 结核与血小板减少

       结核感染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猜测很多,但是具体的机制不明确,我就不再深入探讨。

       下面这个患者,主诉:腹胀2月,消瘦1月。血小板非常的低,低到9 X (10E9/L)。2月前体检血小板是61。

      胸部CT是粟粒结节(用意念看一下)。

       治疗方案:异烟肼片0.2 g,qd,口服;利福平注射液 0.45 g,qd,静滴;吡嗪酰胺片,1.5 g,qd,口服。经抗结核治疗后,临床治愈,门诊随访一年无复发,血象平稳。


5 支原体感染

       大家都知道,支原体感染虽然临床表现一般不严重,但是相对容易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损。

       我有个疑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既然是特发性,不是应该找不到原因么?

       还是有关联,但是不是直接的病因?


6 结缔组织病侵犯肺

       结缔组织病,侵犯肺部,引起肺部阴影,症状可能不严重;可能同时影响血液系统,导致血小板下降。

       很多结缔组织病,都会导致血小板下降。或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下面这个CT,图A:治疗前,图D:治疗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红斑狼疮导致血小板下降很常见。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症状可能不严重,有可能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 结节病

       结节病经常损伤肺部,症状轻,但是结节病是个多系统损伤的疾病,有可能侵犯骨髓,引起血小板下降。

       有学者报道1例结节病,血小板低到13,治疗后病情好转。


8 间质性肺炎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文献: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获得性的原发性疾病?搞不懂。


9 少见病:肺透明变性肉芽肿病

       中年男性,体检发现肺部结节2年,血小板居然才有9,但是既往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看来与这个病不一定有关。

       痰结核DNA是10的四次方,抗结核治疗无效。

      双肺多发结节,症状很轻。

       病理:肺透明变性肉芽肿病,或译作肺玻璃样变性肉芽肿病(pulmonary hyalinizing granuloma,PGH)。一般为缓慢进展性疾病,多发PHG进展相对较快,可伴随病灶融合和肺组织纤维化、肺功能下降等,最终呼吸衰竭。没有特别的治疗办法。试试激素啊,试试手术啊。


10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

       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SBH),是一种罕见的脂质代谢性疾病,因脂质代谢酶异常,导致类脂质在巨噬细胞内沉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肝脾大、贫血、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继发性:常继发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霍奇金瘤、尼曼-匹克病、高脂蛋白血症等。

      原发性:起病年龄跨度大,病程长,临床表现各异。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骨髓、脾、肝、肺等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海蓝组织细胞。

       治疗:无特效治疗,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术。多数可长期存活。


11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复杂的疾病逐渐被发现!

       科技让技术更加先进。

       医生面对的问题更多。还是中医好,把脉,抓药,回家。


12 公众号使用方法


13 公众号搜索功能




               杨柳岸,晓风残月。

视频


一生所爱

青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