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沙鱼第一桶金来了!2018年珠三角第一批白肉巴沙鱼养成上市!

 水产前沿 2020-10-16


这几年越南巴沙鱼成品悄悄进入中国,很快我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巴沙鱼消费国,2017年国内的消费量有数可查的已经达到30万吨,加上其他渠道进口的业内估计超过70万吨。从此,国内掀起了一场巴沙鱼热潮,也引起了全产业链对这条鱼的关注。从今年投苗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巴沙鱼的主要养殖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总计投苗预计超过4000万。8月19日,珠海平沙林大平老板的巴沙鱼已经正式开始上市,这是珠三角甚至整个广东地区今年投苗养成的第一批巴沙鱼。这次卖鱼对于国内巴沙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特驱集团还专门组织邀请了巴沙鱼苗种、流通、饲料、养殖设备、金融服务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养殖户来到现场,为这次卖鱼举行了一次专门的仪式,要举全产业链之力为这条鱼的养殖保驾护航。
  • 文/图 水产前沿 郑鹏飞


巴沙鱼养殖户 林大平

这条鱼养殖起来真的很轻松!

在接受水产前沿采访时,鱼塘老板林大平告诉我们,巴沙鱼养殖过程真的比其他鱼轻松很多。因为这条鱼非常耐低氧,10000尾/亩的密度完全都不需要增氧机,目前池塘唯一个水车式增氧机还是为了方便喂料才装的。在养殖过程中主要是要注意做好对车轮虫的预防,平时基本不需要用药。这批鱼是今年4月30日放的苗,到现在刚好是110天,因为我们养殖的密度不高,鱼长的很快。


广东特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昝志军

这条鱼让产业看到希望!

特驱集团广东特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昝志军在接受水产前沿采访时表示:近些年国内的罗非鱼养殖业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养殖病害多,产业链各环节利润都较低。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新的品种希望能够替代传统的罗非养殖,让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以前巴沙鱼养殖最主要就是黄肉问题,经过对养殖苗种、饲料以及养殖过程的把控,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黄肉问题,养殖出真正健康、高品质的白肉巴沙鱼,这也让整个养殖产业看到希望!

提高品质和健康环保是未来巴沙鱼养殖的两大方向!

昝志军表示,对于未来巴沙鱼的养殖我们有两个判断,品质和环保将是未来的两个方向。我们目前也已经意识到这个潜在的问题,反对大排大放的养殖方式。我们不学习越南亩产5万斤的高密度养殖养殖,只要做到亩产1-2万斤就可以保证有非常不错养殖效益。目前特驱集团也在养殖模式上联合一些养殖设备公司不断进行创新,重点关注对水质的改善。目前已经在推广一种新的“巴沙鱼-鲮鱼-桂花”养殖模式,将巴沙鱼养殖的底泥进行发酵处理来养殖鲮鱼,再用鲮鱼来养殖桂花鱼,做到资源再利用和真正的零排放。特驱集团目前做的就是联合苗种、饲料、流通以及金融等多方力量为巴沙鱼养殖保驾护航,四方合作,推动巴沙鱼产业化发展。接下来,公司会选择一批养殖条件好和管理理念先进的优质养殖户重点进行合作,在养殖之初就签订养殖合同,养殖过程中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保证养殖出高品质的白肉巴沙鱼。避免盲目追求高产,助力国内巴沙鱼养殖产业良性发展。

巴沙鱼养殖推荐模式

密度

/万尾

养殖周期

/月

单斤成本

/元

市场

收购价/元

亩效益

/元

1-2

4

3.2

4

10000

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副主任 陈辉崇

苗种供应将是巴沙鱼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

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陈辉崇副主任表示,随着消费市场的打开,巴沙鱼养殖市场巨大。原来的担心、忧虑在看到今天现场收获的第一批鱼的效果后消失了,肉色、生长速度、品质都超出我们的预期,大家也都更有信心了,国内养出高品质的白肉巴沙鱼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国内的苗种供应可能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巴沙鱼亲鱼的成熟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4-5年才成熟,5斤以上的巴沙鱼亲本怀卵量在80-100万。我国在10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巴沙鱼养殖的探索,并且攻破了人工繁殖的难题,但由于需求市场的不成熟而淡出人们的视线。以前巴沙鱼主要是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国内整个市场的亲本储备并不是很多。虽然目前孵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培苗成活率却不高,平均只有10-20%。由于巴沙鱼对温度要求高,受国内环境所限制,以及对运输环节要求高,长途运输的鱼苗没有很好的技术保障的话,下塘成活率会很低,所以未来两三年,巴沙鱼养殖的苗种供应可能会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目前国内做巴沙鱼苗的企业不多,广东罗非鱼良种场今年到目前为止供应的广特超巴沙鱼苗有2000多万尾,全年预计达到3000多万尾,计划明年生产8000万-1亿尾。由于巴沙鱼在13度以下就会冻死,所以国内养殖周期要求更紧凑,未来良种场会为市场量身定制过冬苗、早繁苗等各种规格的苗种,以保证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养殖需求。

振业水产总经理 韩金良

有多少要多少!

据振业水产总经理韩金良介绍,目前巴沙鱼的消费市场是供不应求,只要养出来的鱼是达到要求的白肉巴沙,有多少要多少。目前振业水产致力于同特驱集团联手推进国内巴沙鱼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在养殖前期和养殖过程中定期对鱼塘水质和鱼体进行检测,保证养殖出来的鱼达到上市标准,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高品质巴沙鱼。公司将和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只要鱼达到了标准,按照统一收购价进行收购,解决养殖户卖鱼的后顾之忧。

农信渔联总经理 何通

大数据,大平台!摆脱传统养殖看天吃饭的现状

希望从今年特驱巴沙鱼养殖中我们能够有一个数据的大汇总,看看谁成本最低,平均成本多少。让养殖户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大平台,摆脱传统农业那种养出来不知道买家是谁,养殖过程中靠天吃饭的现状。今年草鱼烂市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拆网箱,其实拆网箱的影响在珠三角地区可能只有40%,而另外的60%却是因为肇庆、三水等很多地方不让养猪导致传统的养殖鲮鱼的模式改成养草鱼,草鱼产量暴增,很多地方的草鱼拉都拉不完。而现在的巴沙鱼不同,我们没有了出鱼的困扰,只要我们数据清晰,把养殖成本控制好就一定有钱赚,这才是养殖的真正出路。

现场花絮

开网

第一桶巴沙鱼正式出水

白肉巴沙鱼

周边养殖户的关注

围观卖鱼

相关负责人合影

卖鱼礼花

巴沙鱼投喂

巴沙鱼养殖环境

四方合作,推动巴沙鱼产业化发展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