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我国大豆消费量、进口量、产量和进口占比(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如图1,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7.5%(2017年),而据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3285.4万吨,占我国大豆进口量的34.4%。 解决大豆的供应和价格问题无非是开源节流,一方面尽量去拓展其他产区如南美大豆的供应,增加国内大豆的产量,那么近期我们也看到不断有相关报道国产大豆量大质优,增强我们的底气。另一方面也要从需求端着手,在保障人民生活对肉蛋奶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开发更为高效的饲料,减少对豆粕的依赖也是缓解目前困境的途径之一,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前国家推广低蛋白饲料的初衷。 畜禽饲料是我国饲料的主体,约占到饲料产量的80%左右,也是豆粕主要用户,之前也看到相关文章分析,从氨基酸平衡、其他原料替代、发酵饲料及使用酶制剂提高原料利用率等多种手段基本上可以达到部分降低蛋白的目的。 相比于畜禽,笔者更了解水产,水产虽然量不大,可能对于总体降低豆粕需求意义不是非常大,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对于整个水产饲料行业甚至与整个饲料工业而言,是转型、升级非常好的一个契机。 毋庸多言,在贸易战之前,我国就一直在推行去产能、去库存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应该说是未雨绸缪之举。我们以水产饲料行业为例,海水鱼、虾蟹饲料蛋白含量普遍在40-50%之间,常规淡水鱼如鲤鱼、鲫鱼饲料蛋白也在32-36%,即便是草鱼饲料含量也在26-30%之间,诚然,水产动物蛋白需求量偏高,且很多时候以蛋白质做能量供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基础研究的缺乏和过分追求产量带来的蛋白质虚高的问题。 我们知道,水产动物蛋白需要量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由于水产动物种类太多,很多基础研究是缺乏的,而且做实验的依据很多时候都是使用的幼龄动物,幼龄动物蛋白需求偏高这是事实,用它的标准来做不同阶段的生长鱼类的蛋白标准,难免有失偏颇。第二,营养上有一条原理是能量节约蛋白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量(包括脂肪)对鱼体进行供能,用来减少作为能量的蛋白质,把蛋白质节约出来用于组织结构的生长发育。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认为近十年来,水产饲料的能量(粗脂肪)水平不断升高,但是水产饲料蛋白却没有下降多少。第三,对于水产动物而言,摄入饲料中蛋白质,能够直接消化吸收的也就三分之一左右,其余的氮元素通过鳃或粪便排出体外进入养殖水体,在水体中又被硝化细菌转化为氨氮或亚硝酸盐,成为损害鱼体的环境因子。 因此,个人感觉,水产饲料存在更大的降低蛋白的空间,但在技术探讨之前,国家法律法规在此方面应该有更为宽泛的规定,我们也乐见会谈里面提到放宽饲料蛋白限制的举措,当然另一方面是养殖行业和养殖户的成熟度,一个成熟行业的消费者,大家会懂得购买的是产品的本身和效果,而不是表面的指标。多年前笔者在做水产饲料推广时,也常常会碰到唯蛋白论的养殖户,希望时过境迁,这个行业会更加成熟。其实,能够让国家和养殖户放心的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降低蛋白的同时,保障生产性能不降低,这才是低蛋白饲料的目的和根本。 如何做低蛋白饲料,笔者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做好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从营养学上讲,蛋白质分解为小肽或氨基酸后进行吸收,理论上越接近于动物理想氨基酸模式的蛋白质越容易被消化吸收,这也对精准营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追求氨基酸平衡的路上,没有尽头。 2.相对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虽然近几年能量(脂肪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笔者认为仍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近几年膨化饲料的推广,为高能饲料的推广提供了可能,我们看国内的虹鳟鱼饲料蛋白普遍在40%以上,粗脂肪在20%左右,但是看欧洲的饲料蛋白普遍在34-36%左右,粗脂肪高达30-40%。这里面会有一个前提就是专业化喷涂设备的应用,以及高剂量维生素的添加使用等,保障油脂的有效喷涂和对鱼类肝胆的保护。 3.生物饲料的应用。生物饲料包括通过发酵或酶制剂进行处理或预处理,使原料或饲料的消化率得到提高,相当于相应的提高了饲料的可利用蛋白质,从而可以达到降低表观蛋白水平的目的。 4.复合酶制剂的使用。不管对于畜禽饲料还是对于大规模的常规淡水鱼来讲,植物源原料占据主导地位。以草鱼或鲤鱼为例,植物来源的原料要占到饲料组成的80%以上,如何把这部分原料的消化率提升上去,是关系到饲料整体消化率的重中之重。笔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实验,认为通过有效的解决植物细胞壁和纤维素对营养的束缚作用,是解决植物原料消化率的关键。 总之,基于当前形势下,饲料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会寻求新的技术或替代方案,而对于行业而言,这是一次转型和升级的良机,也祝相关的企业会乘着国家和行业变革的东风,进行技术升级,实现核心竞争力的突破。 聚焦 | 回顾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