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闪小说 | 择 婿(外二首)

 克什克腾 2020-10-16

公众号名称前为赞赏帐户

原创平台

择  婿

文/红桃

李二爷姑娘己到婚嫁年龄,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李家姑娘也是花容月貌,不乏身边追求者。李二爷把她当成掌上明珠。李二爷说,人好,心好,就是我的择婿标准。

姑娘单位新来了一个小伙,名叫王小明,人长的眉清目秀,机灵勤快,很快就赢得大家喜欢。李家姑娘也上了心,觉得很中意,暗自了解觉得年龄,文化,脾气秉性很合自已心意。就和他交上了朋友,并告诉了父亲。

李二爷想"考考"这个未来的"姑爷”。就来到了姑娘所在的单位旁边。

下班了,姑娘同王小明一起来到公交车站等车,等车的人很多。公交车来了,人们一拥而上,还好,王小明和李姑娘坐在一个双人位上,二人有说有笑地谈着公司里的趣事。

李二爷最后一个上的车,戴个鸭舌帽,捂个大口罩,步履蹒跚上了车。车上座无虚席。李二爷挪挪脚步,背对着女儿站在了王小明旁边。

公交汽车启动了,司机一个刹车,李二爷一个趔趄险些摔倒,王小明看到后立刻扶了一把,然后站起身说道:“大爷,您坐这”。并把李二爷扶到自己的座上,自己站在了一边。

李二爷坐在女儿身边,却把脸扭到了一边。姑娘觉得面熟,凑近一看,刚想喊爹,李二爷举手示意姑娘莫喊。

还有一站就要到家了,李二爷好像有准备似的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就站起来往车门挤,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突然一屁股坐到了地下。王小明发现了,立刻拨开乘客,问道“大爷,您没事吧?“没事”“好!我扶您起来。”王小明扶起了李二爷,李二爷道谢下了车。

李家姑娘同王小明一齐也下了车,看见了露出笑容的父亲。

骑黑驴的小老头

文/红桃

小黑驴,转过岙口奔哈达街而来。骑在黑驴身上的就是远近出名地主田老三,居住克旗上头地。年关了,得赶个集吧,这田老三做了一番准备才出发。有个土匪头叫白金辉,听说田老三要去哈达街赶集,就在大碾子坝上的花哈达设下三道伏兵。

这匪兵是沿路专等着田老三钻进口袋里来。可是等到快晌午了,也没见到一个像样的人过来。土匪想,这田大财主还不得骑着高头大马,随从三俩的过来啊。不一会,一个骑着小毛驴的小老头走过来。

" 站住",一个土匪大声吆呼着,小老头吓的一哆嗦,一骨碌从驴身上滚下来,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土匪全身上下搜了一遍,又在驴身上捎马子摸了个底朝天,一个大子也没搜到,气得一个土匪直骂娘。“滚”这小老头点头赶紧走开。

走了一里地远的功夫,又遇见了几个土匪把他截住,又把他全身上下检查个遍,在衣服贴兜里搜出几张毛票。一个土匪不甘心地看着小老头的毡帽子说"摘下来看看”,田老三战战惊惊地把毡帽头递过去,土匪闻着帽子的腥臭味一巴掌就打出老远。嘴里嘟嚷着"真他妈臭”。并大声问道"看见田老三了吗?"小老头说"田老三听说可是有錢户子,我沒看见他"。土匪气呼呼地说"快滚!"

小老头拣起沾着灰土的毡帽头扣到头上,骑着小黑驴跑远一段路,这才摘下毡帽吹了吹土,看了看夹在里面的银票狡黠的一笑。然后扎了扎又黑又脏的山羊皮袄,整了整捎马子,把腥臭的毡帽头扣在头上,田老三骑着小黑驴一路向哈达街奔去。

二子开店

文/红桃

二子费劲巴力地开了一处粥铺,店名就叫“二子粥铺”。起早贪黑紧忙乎,可月未一算帐,除刨净剩还是紧巴紧。就和媳妇翠花叨咕着说:"咱差到哪?得好好找找原因”。翠花在家时手头就揑把的紧,在粥店卖粥时多一点都往外舀出点,恐怕多给顾客,有时差一角錢都争红了脸。 

对面马路边也开了一家粥店,店名叫“周大勺子”,粥的品种也不少,黑米粥、八宝粥、羊肉粥、绿豆粥,林林总总好多种,店老板姓周。

这周老板看着憨憨乎乎,眯缝个眼晴,眼里眉梢都藏着笑。每个客人来了都赠送一碟小菜。给客人盛粥时,都是满满的一大碗。有时看着附近工地的工人吃粥还给多舀一些。一来二去,这里的人都不叫他周老板,送给他一个绰号“周大勺子”。周家的粥店因为实惠,味道好,服务周到,顾客特别多,因此,盈利见丰。

对面的二子看着周家粥店顾客盈门,就犯了嘀咕,我也辛苦,我也嘴甜,咋就不如人家呢?于是就想了一招,化装成吃粥客几次“光临”"周大勺子"店,有时还故意找茬滋事,但都被周大勺子一一化解。

二子心里有了数,粥店开始有了起色,翠花每天脸都乐的像盛开的牡丹花。粥碗也看着变大了,顾客开始多了起来。索性“二子粥店”又重新换了牌匾,“二大勺子粥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