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河散游记(二)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图文:黄炳贵


漂泊在外,故乡的村庄,故乡的河总是时时萦绕在心上;叶落归根,踏着家乡的地,闻着泥土的芳香总感到亲切无比。

初春踏青,看到的是绿油油的麦苗,黄澄澄的油菜花,蜂飞蝶舞,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顺着家乡的小河寻踪觅迹又是一番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新天新地!

                老婆潭和老汉潭
我顺马河而走,虽说河水在冬季断流,但不时遇到几个水潭也是饶有兴致。走过大胡庄西边的萤火潭,我欣赏着河两岸绿如地毯茁壮成长的麦苗,遥望着马河两岸楼房林立美丽的村庄一会儿来到了石庄西边马河上的两个水潭边。

下图就是老汉潭



仔细看这两个水潭相距只有几米,形状不一,北边的水潭呈棱形南北顺河而成,南边的呈北头大南头小的长方形卧河而生!

老婆潭

听附近一个帅哥说:北边呈棱形的水潭叫老婆潭,南边呈长方形的水潭叫老汉潭。

老婆潭和老汉潭?为啥叫这名?两潭相距这么近,形状不一,难道这两个水潭有着特殊关联?还有这神奇的故事?

老婆潭和老汉潭在过去很大很深,每到夏天,来这俩潭窝洗澡的,玩耍的逮蛤蟆摸螃蟹掏泥鳅的光肚娃们成群结队,打着闹着嘻笑着骂着用淤泥打着花脸奔跑着,好似正月十五看烟火又如村里娶个新媳妇那样热闹喧天,欢声笑语传的老远老远。

白天,劳累一天的劳力们脱去身上被汗水湿透的衣裳跳进这水潭里洗去浑身的泥土和疲劳;小孩们胆大的脱个一丝不挂,蹦到水里一猛子扎进去好大一会儿才出来,那些胆小的在水潭边吆喝着双手呼啦着水在扬起水花打水仗。

一到晚上那是姑娘小媳妇的天地,一个个脱去捂得严严实实的衣裳,抖开盘在头上的黑油油的长发,跳进水潭里笑着洗着,姑娘们害羞,蹲在水里不敢露出水面,那些经过事过来的小媳妇老娘们可是啥也不怕,站在水中露出半截白花花的身子在毫无顾忌地笑着扬着水花,有的“骚”嫂子们不时还把身边小闺女们往上提溜,吓得姑娘们笑着游到另一边。有时岸上也来些半大小孩们,那些嫂子们大声喊:来吧,让你再吃吃恁妈的奶,尝尝甜不甜!你敢再过来老娘俩腿一夹让你回回二楼重新做一回!

哈哈,呼呼啦啦!吓得那些半大孩们赶紧跑得净光,姑娘小媳妇们笑的前仰后合,笑声响彻云天!三妮一台戏,何况这满水潭里都是白花花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老娘们!热闹得更加非凡。有时也例外,赶上酷暑难耐,热得人们喘不过气的晚上夜里时候,男人和女人们都来河上水潭里洗澡,不过村民们也有规矩,老婆潭里女的洗澡,老汉潭里男的洗澡,虽说嬉笑怒骂说话声都能听见,可隔着五六米苇子廓和搬茅墩谁也看不见谁,谁也不越雷池半步,洗完穿上衣服又一起追着笑着打闹着相安无事各自回家。

老婆潭和老汉潭白天黑夜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快乐和欢笑!

老婆潭和老汉潭不仅有着附近村民们的幸福和快乐,更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石庄有个大户舒坦人家,楼瓦雪片,骡马成群,丫鬟仆人成队,良田好地上千顷,富的流油,美的光笑。

这家虽得劲的很可有一样心有不足,就是老财主家的老婆生了一个娃不会说话,说是聋哑人吧,可他啥都知道,啥都懂,啥活一看就会,并且做的像模像样!

这个娃心底善良,憨厚老实忠诚。特别是看到他家丫鬟仆人干活累了还跑去帮忙招呼,谁要是不得劲了,他跑前跑后,端茶倒水,熬药灌汤,照顾得无微不至。

他长大了,因不会说话,父母操心给他说了多少媒都没成,原因是一给他说,他总是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同意。后来人们发现他对他家的也是不会说话但是啥都会聪明智慧的老丫鬟特别体贴关心,亲切有加。他父母一问果真是他俩相亲相爱多年了,怪不得说谁他都不同意,说啥也不结婚了!

一个大财主儿子虽说是个哑巴,那也是凤毛麟角,他父母认为主贵的很,和一个下人丫鬟相好这成何体统,门不当户不对,所以说啥也不同意!

后来就把那个老丫鬟赶出家门,老丫鬟无家可归,就在马河岸边搭个草棚,靠给别人洗个衣裳苦度时光。

那财主家哑巴痴心不改,每天来马河边帮助这个丫鬟洗衣做饭,缺啥少啥时,他偷偷从家里往这拿。村上人都知道,看见了也不给那个老财主说。所以老财主一直蒙在鼓里,天长日久,老财主看着自己的哑巴娃越来越年龄大,急得直跺脚干气没法。一说提媒,哑巴就怒目圆睁,要死要活!所以老财主也听之任之。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财主去世了,那个哑巴才和那个丫鬟拜堂成亲,虽说都成老婆老汉了,可俩人依然恩爱如初,老婆每天还是在马河上洗衣,老汉依然守候在身旁相依相伴。

有一年夏天,河水猛涨,马河上波涛汹涌,水浪滔天,天又下着大雨不停,老婆因手上有赶紧的衣服没洗出来,就跑到河上洗衣服去了,来到这个现在叫“老婆潭”的地方,刚坐好洗衣,不料脚一滑掉进河里沉入河底,老汉从家里拿着棒槌紧撵慢撵追着老婆到水潭边时,看见老婆扑通掉进了水里,老汉不顾水大浪急,也好不犹豫的扑通下河打捞他爱了一辈子的老婆!无奈水浪太大,水潭太深,老汉几猛子扎下都没找到老婆,岸上赶来的乡亲们都说:快上来吧,不然你也活不成啊!老汉在水中挣扎着比划:就是死,我也要找到老婆!刚说完,一个大浪打来,精疲力尽的老汉沉入水中再也没露出水面。

等天晴雨住水消,人们发现老婆的尸体裹着泥沙直挺挺躺在北边的水潭里,老汉四肢伸开,双手抓地,瞪眼淹死在下边这个水潭里。

人们含泪把他俩从水潭里捞出,又在河边挖个墓穴,把他俩双双合葬在一起,让他们入土为安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老婆老汉坚贞不渝,誓死相救,同生共死的美好爱情就把淹死老婆的水潭叫老婆潭,淹死老汉的水潭叫老汉潭。

这两个水潭相距的河道栽上垂柳,种上苇子,希冀他俩心心相连,后来老婆潭老汉潭里各长出好多过“过江草”,老婆潭里的过江草向下长长一直伸长到老汉潭里,老汉潭里的过江草也长长长长伸到老婆潭里,并且缠绕,叶挨着叶,藤缠着藤,蔓枝连着布满水潭,水上又飘满浮萍,人们都传说这是老婆老汉的恩爱感动上天,让河里生出过江草让他们生生死死都相偎相爱……

听完老婆潭和老汉潭的故事我眼泪花花:两个都不会说话又是出身悬殊的人都能生死相爱,这叫我们后人多么崇敬和向往啊。


                                   古桥古柳

我低头不语,顺河南下。当我走到一座大桥横跨马河东西两岸时,我才知道我到了石庄西南,马河与333省道交叉地了。

眼前的大桥就是石庄大桥,我站在桥北马河岸边久久矗立,凝望新大桥我想起了大桥下面的老石桥,回忆老石桥东头北边那颗千年古柳树!

听老辈们讲这座新大桥下面有座老石桥,石桥是七孔石板桥,每个桥墩是三层石磙上下并排直立,桥面是两米长的青石板并拢东西铺平,桥北边桥墩上有四个龙头昂首向北张嘴迎水,好像龙戏河水震妖魔!桥南面有四个桥墩上安放着四个龙尾巴,预示着蛟龙摆尾风调雨顺兆丰年,路路通畅四季保平安!

这就是石庄与邢庄中间横跨马河上的新大桥。



这座桥何人所建不得其果,建于何时不知其详,但从老辈们津津乐道的讲述和老石桥上青石板道道车印,可想这座石桥也是年代久远的一个有钱人家或者有个仁义之士带头捐款,大家费尽千辛万苦才建成的这座石桥!

这座老石桥建成东可去郭集、羊册、泌阳、驻马店,西可到赊店、方城、平顶山!是古代官方驿道从这里的必经之路。这座石桥别于其它石桥的是桥面宽(大约有七米),桥体长(大约有三十米),桥孔多(七孔),石龙头龙尾多(一般都是两个),桥体建筑结构严谨,石缝狭小整齐划一,力学运用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可惜修新桥时把它毁灭殆尽,如今踪影不见了。

在老石桥东头北边据老辈传说有颗古柳树,树身四个大男人伸臂环抱,树根密密麻麻爬满周围河堤,柳树根生发好多柳絮絮,若谁家小孩感冒了,上火了,吃东西厌食肚涨了,来到柳树下许个愿,薅把柳树根絮,回去用水一熬喝下就好了。

这颗古柳的树枝更是神奇,说是早些时有个过路人在柳树下睡着了,突然过来一群妖魔鬼怪,这个人折断柳树枝就撵打驱赶,那些妖魔鬼怪哭爹喊娘的大喊:别打了,俺就怕这颗柳树枝子打!后来人们知道了为了辟邪,每逢清明春节都去这颗古柳树上撇下几枝树枝放在家门口,以祈盼平安无事。就是谁家人去世了,也是撇个柳条做幡杆,希望家人在那边也安然无恙,含笑九泉!

如今古柳树已被人砍伐,我寻觅半天只寻找到一些古树根影影绰绰还在河边长着。

不管柳树是否神奇,但当地村民说起它还是神秘的很,怀有深深的眷恋。

古桥古柳虽不复存在,但我肯定还有很多有关古桥古柳的故事还没让我挖掘,待有朝一日,再仔细走访老前辈,因为那座古桥古柳眏照着家乡瞬影,彰显着古朴乡村的情怀,雕刻着古老乡土文化的烙印,我深深爱着她想着她!

                 寨子村庄园

我从石庄大桥底下穿过来到大桥南面,眼前猛然一亮:大桥南面国家政府修建的一个蓄水坝里水面浩大,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被阳光一照泛眏万道霞光。马河上我发现不少这样的拦河蓄水坝,可都是水干鱼净,干枯见底,荒滩一片,唯有这个蓄水坝还是水清如镜,水深起浪,鱼虾游荡,春风拂面,望着水坝心清气爽。掬一把清水洗洗脸,我真想再掬一把清水喝一口,因为我走这么远实在口干舌燥渴的慌!

“聊哥!别喝!我给你送水来了!”我正在“饥不择食,渴不嫌水”时,忽听河东岸走来一位高大威武,十分潇洒帅气的年轻帅哥手提饮料向我喊着走来!

原来是石庄村西南大桥东头马河东岸上的寨子村庄园老板潘成林帅哥看我快手直播后特地跑来解我“燃眉之急”,送来爱心一片。我受宠若惊,感激不尽,一问,桥南边水坝东边就是潘老板的寨子村庄园大酒店!

这是石庄西南马河旁边的寨子村庄园。

年轻有为,热情好客,侠肝义胆的潘老板非邀我去他酒店坐会儿吃个饭在走,我对他说:你的饭店我曾去过吃过品尝过,感觉很好,今路途远不便逗留进屋,咱就在河边你给我介绍介绍你为啥在马河岸边兴建大酒店,并且建筑别具一格,风味独特的吧?

潘老板帅哥不好意思的侃侃而谈起来:

我是马河岸边长大的孩子。高中毕业后我出去打工,在外拼搏几年学会了厨师做菜这个手艺,当时我漂泊在外,他乡游子,心绪不宁!当我看到一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诗后,一阵思乡归乡的念头油然而生:他乡虽好,终不是自己的家,马河岸边有我的父老乡亲,更有小桥流水人家!何不卷旗收宝回家,在老家建一乡村饭店,一来照顾了家,二来也给家乡增点光添点彩,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点缀家乡美如画?!

主意已定,我就和我的爱人一同回到老家,寻到这里面临公路,靠近“小”桥,依马河边伴水坝旁建起了我自己设计的乡村酒店来了!

我的酒店我起名叫寨子村庄园就是让客人有种回到老家宾至如归浓浓乡土气息的味道!酒店建筑外面新式模样,里边装修全部访古归真,典雅大方,既突出现代风格又有古典风范。所设雅间十个,大厅两个,每个雅间都有独特的雅名:“将相和”、“隆中对”“帝王阁”、“三友亭”、“乡花苑”、“农家舍”、“家常汇”、“知青院”、“老友轩”等等,大厅也有名叫“群英会”,“欢喜堂”。

来客喜欢那个雅间就进那个雅间!饭菜大都是农家饭菜为主,特色是五香烧烤,红烧排骨,酱香羊肉,红焖鱼块、主食各种面食都有,最突出的是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家乡焖面和田间鲜野菜。反正多里很,顾客需要啥咱尽量办到,酒店后面有大型停车场,沿河堤水坝边上设有钓鱼台,茅庐亭,霸王宫,一面对酒当歌谈笑风生一边观马河风景,小桥流水看鱼游。顾客来此咱热情招待,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价格优惠,远接高送,免费发小礼物以谢光临,期盼下次再来!

听着帅哥一一介绍,我肃然起敬,年轻的潘老板不忘家乡,心系马河,干出了一番事业,点缀了美丽的家乡。

马河为你欢唱,家乡为你点赞,我为你铺纸弄墨大加颂扬!

恋恋不舍告别寨子村庄园老板,我迈步向前继续顺河南下,回头望寨子村庄园门前的大红灯笼已闪烁异彩光芒,我衷心祝愿寨子村庄园像一颗灿烂的明珠永远照亮马河岸上!

疾步如风,不觉间来到宋马庄马家桥旁,又听到了古老神奇故事一箩筐!

请继续观看我的《马河散游记(三)》。

谢谢大家!让我们共同热爱家乡赞美家乡!

2020.02.28于苗店。


作者简介:

黄炳贵,生于1961年8月,微信名彼得,快手号“红尘聊哥”,籍贯河南省社旗县郝寨镇大石桥村,现在苗店街经营手机店。年少轻狂,行走江湖偿尽甜酸苦辣;暮年叶落归根回故乡,爱寻踪访古写传奇,闲云野鹤,自得其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