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运气学需要与个体时空数据相结合

 swliner 2020-10-17

个体时空需要纳入运气学辩证

中医运气学从三阴三阳六经辩证入手,结合天地二气岁运变化,构成了完整的量天尺算法模型。而作为人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具有了时空运气的基本生理周期规律。运气学与每个人的个体时空相结合,相关的研究内容仅限于民间,伤寒钤法针对发病时间进行时空分析属于独到的方法之一。一直未有具体的文献记载个体时空数据和中医运气学紧密结合在一体。本文也算是一种研究上的尝试与总结。

通过对时空周期规律与中医运气学相结合的大数据模型多年实践探索,总结了以下基本经验:

1:传统命理思维可以揭示个体生理健康形成的因果关系,可以明确体现健康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可以进一步剖析健康症结的严重程度。

2:传统命理思维着重体现的是象法,客观来说,命理可以分析病情程度,病理的因果缘起,但无法给予具体诊治的方式方法。

3:中医运气学思维可以进一步剖析个体生理健康变化的内在关系,但是目前普遍古今书籍着重讲述的是以年干支进行诠释的内容。年的干支论述是总纲,进一步把六经辩证思维代入个体的年月日时里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这需要实践中去摸索,客观来说,年月日时都应该具有六经思维。

4:代入个体年月日时时空过程当中,实践发现产生了多维的角度分析思维,仅仅简单代入并不足以说明病理或者病机变化。从近年来接触的不到一百例医案当中可以看到,面临的辩证思维更加复杂,既有容易把握的,也有难以把握的。这就需要研究者除了要有中医和命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周易基本理论知识,最终融会贯通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践中总结来看,总体比例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医案可以提供有效诊断信息给执业的中医进行参考。

5:实践当中,对命理,六爻,奇门遁甲三种模式代入了中医运气学进行多方面的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就命理模式而言,要针对具体的病人病情进展延伸阐发,以已知条件推未知更为得当。

通过医案剖析个体时空与运气学的结合

女性患者,坐骨神经痛,去医院治疗,打封闭针,导致瘫痪,多年来一直在结合中西医治疗,医院本身摊上这种医疗事故也很棘手。

出生具体时间;

癸丑年

辛酉月

辛亥日

丁酉时

大运九岁起,2002年到2011年为29岁到38岁运;2012年到2021年为39岁到48岁运;

1:原局传统命理分析,辛金出生在酉月,年上丑金库,时辰酉金自刑,旺金一片,金过则亢,金过之命,金主骨,犯刑代表骨上有较大的病患。

2:天干构成两辛一癸,日主下有亥水流通,形成金水一片,克制时辰丁火,丁火受伤严重,丁代表毛细血管,血液,说明血液有疾病隐患,运转不健康。

3:大运走到乙丑,丑为金库,乙木有死无生,两辛围攻乙木,乙木受伤。乙木在内代表肝系统,也代表神经系统。乙木在外则代表肢体。

从命理基本面来看,进入2012年走乙丑大运,乙木被伤严重,其次是丁火。乙木外在代表肢体受到伤害。整体八字金过亢,骨过亢而作为血液的丁火供应不足。

进入2012年壬辰,壬合走丁火,辰土继续帮扶辛金,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可以说,从命理角度分析问题,直观简明。

反馈:2012年发生医疗事故导致瘫痪。

我们从中医运气学进一步辩证分析:

天干取运,地支取气;岁半之前为天之气,岁半之后为地之气;

医案患者出生在癸丑年: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癸为阴干,故而火运不及,岁火不及寒乃大行。丑未年,太阴湿土之气所主。戊癸之岁大运为火运,丑未年为太阴湿土,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司天为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运生气,为“小逆”。

发病年为壬辰年: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壬为阳干,木运太过;岁木套过,炎暑流行;辰戌年,太阳寒水之气所主。丁壬之岁大运为木运,辰戌年为太阳寒水,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司天为太阳寒水,在泉为太阴湿土。气生运,为顺化。

从大概率运气学分析来看,生于小逆之岁,火运不及;发作于顺化之年,木运太过。

患者年月日时配上六经进行辩证:

癸丑:主 太阴湿土;客 少阳相火;

辛酉:主 太阴湿土;客 太阳寒水;

辛亥:主 太阴湿土;客 少阴君火;

丁酉:主 太阴湿土; 客 太阳寒水;

大运乙丑:主 太阴湿土;客 少阳相火;

流年壬辰:主 太阴湿土;客 厥阴风木;

病理集中在乙丑被伤以及丁酉被合走。乙丑为病,丁酉为间接之病。壬辰为伤害的病因。金过亢为病根。

乙丑主病为太阴湿土沉积于乙木肝经系统,丁火为毛细血管,为血液,被流年壬辰合走,壬辰主气也是太阴湿土。综合在一起我们发现,主气全部是太阴湿土,沉积在患者的气血当中。湿土之气主粘稠,打封闭针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是实际体现来看,不仅没能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进一步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发生病变,进一步伤害了神经系统。

究竟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丁酉的血液之象,内湿土而外寒水,本身血液循环系统湿寒,血液流速慢,封闭针本身液体也是寒凉,在内因不利的情况下,封闭针不仅没能起到缓解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反而进一步恶化了血液环境,让其变得更加粘稠和寒凉。从初步观点来看,是体质的问题不能适应寒凉的封闭针液体,进而血液流动迟滞,最终恶化成瘫痪。

我们再看病理的根源,在于金过亢,透干之辛酉金,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湿寒体质导致坐骨神经痛,可以判断为体质内湿偏重,外受寒凉。在湿寒过重的体质下,用药就要结合患者的体质,避免寒上加寒,湿上湿。

患者本身癸丑年火不及,结合丁火大衰,说明患者心火弱,阳气衰,体质差。进入壬辰年,木气过亢,肝胆之气需求过高,供血自然不足。用药的性质再偏于寒凉,即便有一定的药理,也会在用药途中发生其它不测的病变。

上述内容仅为个人研究所悟,只做一般性参考,后续还需要结合大量的医案进行研究论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