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影刻画的多次尝试——读于虹呈的《十面埋伏》

 成都书语 2020-10-17

两岸原创绘本说说话        

(台湾小房子&江苏常州星妈馆的交换书写)

《十面埋伏》是于虹呈的新作,之前她的几本书,都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梁山伯与祝英台》用皮影和中国园林的叠合交错,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纸上大戏;《盘中餐》定位科普,改为写实细腻的水彩画风,并结合实地采风观察的感受,亲撰文本,写出平缓又精炼的水稻节气故事;《羊毛与水》是大胆尝试的概念绘本,其实创作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盘中餐》之前,是她在英国留学期间的作品,在国内则是与《十面埋伏》差不多时间上市,是一本非常惊艳的,有着自己深刻思考和工艺精巧的书,甚至我觉得能够跻身于欧美优秀作品之列。

(于虹呈,1989年生,湖南人,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刚出道没满三年,就有了如此成就,促使我第一时间买了《十面埋伏》来读。这一本书,同样由于虹呈自己著绘,一个人包揽了文字和图画的创作,故事选取了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建立之前项军覆亡的一段历史故事,当时经历了四五年的小国纷战军心疲惫,楚汉之争接近尾声,西楚霸王项羽大势已去,因着战将家族的气概,仍然想作最后的冲刺,故事从垓下之战切入,连带展现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骓投江,自刎江边的历史场景,大开本,连着十六个跨页大图,画面很有气势。创作手法仍然采用了作者熟悉和擅长的皮影刻画和国画水墨,大背景用水墨渲染,透过宣纸独有的纸纹肌理,传达出荡气回肠的历史韵味,前景的人物等都用皮影展现,在纸上刻画,刀工了得,更有戏剧性的时空交错之感,仿佛是作者演给读者看的一出大戏。

(于虹呈作品《十面埋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这是一本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绘本,创作手法也与作者之前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类似,从历史典故和文化内容的展现上看,这无疑是一部很好的原创作品,若从艺术美感上鉴赏,则明显更为大胆和用力,以下就几个方面与之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对比研究,做一些评析:

 首先,文本撰写得客观公正,尊重史实,并没有改编或者其它花巧的处理,因此画面也就显现得扎实稳健,人物角色的设定也与之相符,故略显呆板和不够精巧,刻画过于细致,少了一点灵动和诗意。

 其次,画面大气磅礴,用色浓烈,这和历史故事的气质是很匹配的,但部分画幅过于充满,少了留白和呼吸的节奏,关于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部分的四格画面的处理,手法则略显陈旧,尽管边框和景物有呼应和衔接,仍然不够美感。

(于虹呈绘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信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第三,非常敬佩作者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手法作多次努力和尝试,这一表现形式无可厚非,但视觉语言的传达还有待斟酌,什么需要画什么不需要画,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这也是内陆原创绘本的通病之一,即达不到图文合奏的效果,而更多的是图文合一的呈现,这一点台湾作者的《进城》等作品就更胜一筹。而这部作品则在最后一页,给出一个大跨页展示夕阳落幕余晖泣血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也似乎能看到作者在向日本绘本大师,曾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的赤羽末吉致敬,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张力,而不需要更多的技巧。

(这次在第五届丰子恺图画书奖的颁奖典礼上,见到作者本人,也聆听了她对自己获得首奖的作品《盘中餐》的主题分享,创作态度严谨认真,让人非常尊敬,有这样的态度,今后的作品也一定会更出色。)

(于虹呈作品《盘中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后记:对阅读了相当数量的欧美日引进绘本的爱好者来说,对绘本的艺术美感和人性关怀的内容,恐怕早被喂养得眼光挑剔,甚至眼高手低,这一点我是很惭愧的;所以,一方面我可以客观地评析作品,另一方面却仍然对今后的原创怀抱希望。(写于2017年9月26日)

(于虹呈作品《爱丽丝镜中奇遇之羊毛与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