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点,500万人陪你读好书。 一人大病,全家判刑。 作者: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 bymooneye) 1 这几天很多人在讨论一个新闻。 说来挺让人心酸的。 武汉大学教授曹亚雄,博士生导师,52岁,三年前患了肺癌。 前期治疗,他陆续花了40万,已经倾尽所有。 现在他每个月光药费就需要4万,实在没钱再治疗了,只好在网上求助,希望募得30万元救命钱。
这句话从一个985高校博士生导师那里说出来,实在让人唏嘘。 他曾经是这样的风度翩翩,儒雅博学,讲课,写著作,去国外讲学。 现在却缠绵病榻,为医药费愁肠百结。 最后不得不放下尊严和体面,向陌生人求助。 武汉大学的老师说,曹教授是一位很热情的老师,患病后还一直坚持在教学岗位,今年还在指导他的学生。 曹教授自己在求助信里写,他希望能早日康复,继续回到教育工作中。 但癌细胞已经脑转移,没有人知道,老天如何安排这位教授的命运…… 2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居然拿不出几十万的医药费。 我问了几个高校的朋友,得到的回复是:
这条新闻底下,点赞最高的评论是: 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越想越扎心。 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教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算高的了。 他们面对一场大病,依然束手无策,我们普通人,又有多少能扛得住? 曹教授前期花掉40万,后面还至少需要30万,这70万就算能报销一半,也还需要自己负担35万。 有多少家庭,能在不卖房的情况下,一下拿出35万去治病? 之前还有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 李金艳,我国短道速滑的功勋级人物,曾打破女子3000米速滑的世界纪录。业内都知道她的大名。 退役后她做了教练,为国家队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 可惜2013年,43岁的她被查出乳腺癌二期,随后就做了左乳切除手术。 虽然她特别坚强地和癌症抗争,但后来病情还是恶化了,3年后,癌细胞已经转移至胸腔。 家里为了给她治病,花了100多万,房子车子全卖了,当年的队友们还给她凑了10万元。 但依然没能挽救她。 这个48岁的坚强女人,虽然那么强烈地想活下来,却还是离开了人世。 患病五年,经历16次化疗,受尽折磨。 据说最后的日子,李金艳非常虚弱,连喝水都困难,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疾病真的太可怕了。 它可以轻易摧垮任何一个人。 不管你有多么顽强的意志力,多么巨大的求生欲。 不管你有多么牛的成就,多么高的文化。 只要被大病袭击,就必是一场灾难。 花钱,受罪,痛苦,绝望。 有钱的也许还好点。 没钱的,几乎只能听天由命。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由衷地想,一定要好好保护身体啊,健康真好。 3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医院ICU待几天? 下面的回复,个个扎心。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医生说: 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用。
还有另外几个网友留言:
细看真的挺惊心。 我们平时去餐馆,可能多点一个30块钱的菜都舍不得。 但进了ICU,一个生物补片3600元,一次用两片。 你用不用? 不用可能这命就保不住了。 用,俩月的工资就没了。 所以人家说,医院里最恐怖的地方不是太平间,而是ICU。 进了ICU,你会感觉到钱不是钱,钱就是废纸,钱也是命。 当然,这也不是医院黑心,很多东西就是贵,谁也没办法。 一位ICU的医生自己说:我们科里讨论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是不进ICU! 是啊。 最好的办法,还是好好保护身体,健健康康的,一辈子不进ICU。 不但自己健康,也一定要关注家人的健康,提醒他们保护好身体。 因为一人大病,全家判刑。 中产和无产之间、小康和赤贫之间,只隔着你或家人的一场大病。 4 有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始终忘不了。 她叫原晓娟,生前是《时尚》杂志的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很有才,很能干。 她是个追求完美的女人,工作特别努力。 老公说,“她的工作量基本是一个普通编辑的3倍,一年数次出国访问,国内出差像坐出租车一样频繁。每天也就睡四五个小时。” 2006年7月,34岁的原晓娟觉得胃不舒服,去医院一查,发现已是胃癌四期,出现了27个淋巴转移,非常严重了。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她跑回病房,号啕大哭。 那几天她一直哭:
两个月后,原晓娟做了整胃切除手术,清理了淋巴,把肠子提升再造了一个胃。 休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化疗。 可惜,虽然经过顽强抗争,也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治疗,家里甚至卖掉了一套房子,最后,原晓娟还是丢下老公孩子,走了。 从发现到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 那段时间,她写下了很长的《癌症日记》。 日记里,她反思自己的病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超常的工作强度和严重不足的睡眠。 医生跟她说,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力会大幅度下降,身体自然会受到损害。 第二,没有善待自己的胃。 她是中国时尚界美食与美酒的权威,饮食极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前一天吃到很晚,第二天为了减肥,就不再吃了。这样反复折腾,胃就被搞垮了。 第三,压力和紧张。 她工作特别认真,特别拼,曾把一篇1.5万字、50幅照片的稿件看了20遍。 长期的透支,也导致了她的身体不知不觉中,变得很差。 原晓娟最后说:很多病因都是自己种下的。我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像我一样工作的人们一些警示。 成千上万的网友们看着她的癌症日记,送走了她。 很多人说:原晓娟代表了力争上游、透支生命的新锐一代,她的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应该让更多人警醒。 是啊。 “努力上进”是中国人一直提倡的美德。 太多人,在为了更好的前程、更多的收入,不顾一切地拼着命。 可是,有的人拼着拼着,命真的被拼没了。 所以亲爱的,这里必须要提醒你: 万事皆有度。 人应该努力,但不可透支身体。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牺牲健康去换取。 5 《人民日报》微博说过:从疲劳到癌症,只需要4步: 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癌变。 所以,真的不要透支身体了。 老天一定会惩罚,那些不好好爱惜身体的人。 人都是血肉之躯,没有谁是铁打的。 你以为“没关系,我身体好”。 其实你的身体可能已经扛不住了。 今年,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两件事,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200万,形势严峻。 好消息是,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那么,你是好好保护身体,努力把癌症挡在门外呢,还是嚣张折腾,搞垮身体,之后重病缠身、花钱受罪? 我们不能控制疾病和意外,但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做好防护,减少被大病击垮的可能。 保护自己的健康,就是在保护全家人的幸福,保护全家的房子、车子、存款。 否则,你现在熬夜,吃夜宵,不运动,活得是挺逍遥。 但某天你躺在床上,医生说要30万,50万,甚至100万,你怎么办?你的家人怎么办? 越穷,越要善待自己的健康。 因为穷人更脆弱,更病不起,更经不起一点折腾。 如果你不能攒很多很多钱,那一定要攒很多很多健康。 不但要自己攒,还要号召全家人一起攒。 因为父母、爱人、子女,哪个生了大病,都可能摧毁你的家庭。 这个观念,一定要早早确立。 而健康其实也不难,无非是这么简单几件事:
以上几条,我们自己做到,也要让家人一起做到。 给你爱的人多少钱,都不如给ta一个健康的身体。 点个【在看】,愿你和你爱的所有人,身体健康。
▍今日互动 #在保持身体健康方面,你做了哪些努力?#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本文转自李月亮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 |
|
来自: 宇乾ij4il3gi1q >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