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可能真的误会高考了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今天是山东省公布高考分数的日子,大家都在相互交流,哪个学校考了多少高分,谁家孩子考得如何如何,考得好的欢天喜地,考得不理想的垂头丧气。

    作为六年前的今天曾经为孩子高考分数纠结过的家长,今天想作为过来人说几句话——我们可能真的对高考有些误会。

   一

  为什么高考在中国受关注程度如此之高?

   从历史原因来说,高考曾经是农村孩子一步登天的跳台,只要跳上去了,你就是非农业户口,将来就是高人一等的城里人。因为那时候是包分配的,国家对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能安排一个铁饭碗。所以,高考成功这是命运的改变,和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民相比,那绝对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所以,高考被赋予了像古代中状元、中举、中秀才的传统意义。正因如此,高考才让人们掺杂进了类似宗教膜拜的情感因素。

  二

    但是,时代变迁,如同手机曾经被作为身份的象征,现在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作为奢侈品,而成了必需品。

    其实人们也应该像看待手机那样,高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必经的一个人生阶段,上大学,也已经由奢侈品向必需品转变了。

    当然,你有苹果手机,我有华为、小米,档次不一样,但就基本的功能来说,并不见得有多大区别。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工具,而不是人生目的,没有哪个人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获得一块苹果手机。

    同样,你也不能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

   三

  不可否认,考上好大学,无疑会令人产生前途美好的联想。但是,千万不要把可能性等同与现实性。

   我们并非有意淡化考分高的孩子将来的美好,但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不得不提醒大家。我们可能把高考这座山想象得太高了,等一个人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高考这座山,才发现,原来那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土丘而已。

    高考这座山峰的高,绝对不是真的如此之高,是人们的目光把它抬高了。

 四

    国家为什么严禁对高考状元和高考成绩的宣传?因为高考过后,孩子真正步入社会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如果仅仅因为高考加到他们身上诸多光环,或者赋予他们优秀的标签,实在是为时过早。

   同样,一个高考发挥不理想的孩子,我们如果过早得给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同样是不公平的。

  五

    我们当然祝贺那些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孩子,毕竟这是寒窗十几年,一点一滴奋斗的结果。但是,也只能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结果。

   正像我前面说的,工具就是工具,永远不能代替使用工具结出的果实。未来的路还很长,正像高考的成绩让我们前面无数次模考、大考小考的成绩优劣变得几乎失去意义。同样,未来的人生之路,最终也可能让你的高考成绩变成和高三的模考成绩一样意义不大

    无论如何,这都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结果,千万认清楚这一点。否则,躺在高考成绩之上的人生会把人毁掉 ,无论是考得好还是差。

   作为一个老师,说了这么多,希望不要被误解。既然高考成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要求孩子们上进呢?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激励孩子们努力考上好大学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上面的所有内容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你遭遇了什么,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