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这几年的作品不多,但他每年还是能够拿到非常丰厚的稿费,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活着》这部小说。这是一部自从1993年正式出版以来一直畅销的小说,每年都可以为余华提供几百万的收入,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部小说一直都有那么多中国人喜欢看,愿意为它掏钱来阅读。 中国作家那么多,能够写出这样一部长盛不衰畅销作品的并不多,而《活着》确实也值得被更多中国读者看到,而且值得被多看一遍,或者更多遍。张艺谋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影《活着》,也几乎成为张艺谋最好的电影,这也使得更多国人关注这部小说本身。
《活着》最早发表,是在1992年的文学期刊《收获》上面,一面世就引发了很强的社会关注。在那之前,余华从1984年就开始发表小说,但直到1992年《活着》面世,他才引发了更多注意。 我是在1998年左右在大学图书馆看到《活着》这部小说的,早在那之前的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已经拍出,但由于国内没有公映我也没有机会看到,只知道有这么一部片子。不过当我阅读《活着》的时候,很多情节把我深深震撼,在有些细节上不得不落下泪来。 小说的名字叫《活着》,其实它写的是死亡,各种人的各种死法,每一个都让人心伤。一边读一边想,这写书的也太狠了,最后居然连小外孙子也没有给老头子福贵留下,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他的老黄牛相伴。不过同时由于被情节吸引,也不感觉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就像这就是真实存在的一家人,并不存在谁来安排他们的生死这件事。 最让我感动的,是福贵要把女儿凤霞送给别人家那段描写。家里怕养不活凤霞,就想把她送给一个好人家,把女儿背在背上,福贵就感觉到脖子里有水,那是凤霞落下的泪。在福贵被抓壮丁四处打仗那段时间,凤霞的嗓子坏了变成哑巴,遇到被父母送出去这件事,她明明不愿意又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流泪。 福贵把凤霞放下,凤霞哭着看着他,福贵也哭了出来,马上抱起她就往家走,就算穷死,他也不送闺女出去了。
这部小说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本身写得好之外,与张艺谋把它拍成了电影也直接相关。不过张艺谋并没有完全按照余华小说来拍,起码在家人去世的情况看,有三个人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去世,包括巩俐扮演的家珍,姜武扮演的二喜,还有凤霞和二喜的儿子。 其实最早张艺谋看上的是余华另一部小说,看完之后他问余华还有没有别的作品,余华给了张艺谋这一部,张艺谋看完立即决定改拍《活着》。与此前的作品相比,比如《秋菊打官司》,张艺谋这一次就想好好讲故事,而不讲什么形式上和电影语言上的突破。事实证明,他这样做就对了。 《活着》成了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多年来在豆瓣的评分都非常非常高,在国产电影中仅仅落后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也成就了葛优。 在那之前葛优是演喜剧居多的,张艺谋看到葛优身上有福贵那种老百姓的一面。的确,葛优出色完成了任务,并因此获得戛纳影帝。 相对于那之前的张艺谋电影,巩俐的戏是少了很多的,因为这是以福贵为主的戏。尽管张艺谋为家珍加了戏,在电影中延长了她的寿命,但影片主要情节发展与家珍没有太大的关联。好在,好演员就是好演员,巩俐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让观众看到了她的价值。 电影中其他的配角演员比如姜武、刘天池、郭涛,也都表现出色。
最后再说回小说《活着》。余华是怎么想到写这么一部生死小说的呢?有一次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这首歌打动了余华,他决定写一篇这样的苦难又乐观的小说,于是就有了《活着》。 《活着》小说中最点题的一句话是那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