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这一指标继续奏效

 新用户84784301 2020-10-20

前言

本公号10年10倍投资路坚持原创,记录投资路上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每天都花上一些时间把思考记录成文字,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负。

每天阅读一点点,每天记录一点点。

成长性很值钱!

********

今年市场偏重的股票基本都是ROIC(内部投入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公司,当然这种行为有其道理,因为他是基于投入资本高回报的原理来运行的一种市场规律。

今天我看了一下,根据我们研究部门计算出来的2019年ROIC最高的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估值成长股,还是市场表现最好的。

********

其实内部资本回报率(ROIC)提出来最有名的人就是乔尔·格林布拉特,他认为应该剔除掉债务杠杆的效应,才能真实比较一家公司的真实盈利,这一点比ROE更能接近资本回报率高低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奇公司。

根据乔尔·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股票运行的规律应该是内部投入资本回报率和企业收购回报率二者的结合。

ROIC高是一方面,还需要收购他的回报率也高。

而收购的回报率高的要求是估值低。

比如一家5000亿市值的医药股,他每年的盈利是50亿,我花5000亿去收购他,每年获得的是1%的回报。

而一家1000亿市值的公司,每年盈利200亿,我花1000亿去收购他,每年获得的是20%的回报。

就算5000亿市值医药股的内部投入资本回报高达20%,但是由于收购成本过高,我只能获得1%的回报率,那么这种内部资本投入回报高的企业,只能说他明年可以帮助我把回报率提升到1.2%(简单近似为成长20%的意思)。

而虽然1000亿市值的公司,假设他的内部投入资本回报率只有6%,远远不如医药股的20%,但是我收购这家企业以后,获得的回报依然会达到21.2%(简单近似为成长只有6%)。

收购前一家公司获得的回报要想从1.2%追上后一家公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而后一家公司,只需要4年多就会回本,收购成本全部收回了。

而医药股要全部收回收购成本的时间,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即使是20%的成长性没有天花板,也需要18年之久,更何况事实上没有企业的利润增长会没有天花板,更何况他现在就是一家5000亿市值的大盘股票,成长性会越来越慢。

********

所以乔尔·格林布拉特他的神奇公式,会对两个维度进行排名,第一个排名就是ROIC(内部投入资本回报率)排名,第二个是企业收购收益率排名,计算方法其实就是利润除以市值,市值除以利润是市盈率,所以收益率基本等同于市盈率的倒数。

然后,两个排名结合起来选择优质标的。

比如一家公司的全收购成本下的收益率(市盈率倒数)排名是第50名,而ROIC比较低,只有6%,排在1500名。二者相加是1550名。

而另外一家公司的收益率排名是3000名,估值很高,所以收益率排名极其靠后,而ROIC很高,20%,排在市场的前100名,二者相加相当于是排位是3100。

在乔尔·格林布拉特的选股体系中,前面这个估值很低,ROIC回报一般的公司远远排在后面这个ROIC很高但是估值也很高的公司前面。

而根据乔尔的统计,从1988年到2004年,把所有股票根据排名分为10组。

排名最靠前的第一组,年复合收益率是17.9%,这是ROIC最高且市盈率又很低,二者加起来排名都很靠前的公司。

排名其次的第二组,是ROIC较高且估值也较低的公司组合,年复合回报15.6%,仅次于第一组。

再次的第三组,年复合回报则下降到14.8%。

而到最后一组,一些ROIC很低且估值也很高的公司,年复合回报只有2.5%。

********

当然了,如果你实在不想去思考那复杂的ROIC,那么最有利的选股利器当然是市盈率,低市盈率的这个投资策略,在长周期里面绝不会让人失望的。

这是美股1960年到2010年的低市盈率公司的表现。

在美股10年停滞不前的20世纪70年代,仍然获得了13.03%的年复合投资回报,最高市盈率的10%组则年复合回报只有1.61%。

同样的,在2000-2009年这个十年时间里,美股经历了网络科技股泡沫和次债危机,高市盈率组合在这个十年每年亏掉6.55%,十年下来亏掉整整一半,可是低市盈率组合完好无损不说,还能录得14.86%的年复合回报,接近15%,是非常完美的策略。

********

此外值得一提的数据是高市盈率的大盘股,现在A股超过2000亿市值的股票基本都是高估值股票,

随便截个图,这些4000亿和5000亿市值的股票,很多都是50倍,有些甚至是70倍、80倍的估值。

高估值在3000亿组别、2000亿组别甚至是1000亿组别的公司里面也是普遍现象,根据美股过去的历史数据来看,高估值的大盘股绝大多数时候都跑输了市场。

最差的是1969年到1974年这个阶段,持续投资高市盈率大盘股的结果是每年损失17.89%。

当然高市盈率大盘股在过去也有过好的结果,那就是互联网科技股泡沫期间,不仅仅跑赢了低市盈率策略,还跑赢了整个市场,一度取得非常好的回报。

如果把时间拉长,从1964年到2009年,投资1万美元到高市盈率大盘股当中,到2009年可以变成18.6万美元,总回报1760%,年复合回报6.56%。

而投资所有大盘股的ETF也能变成87.3万,总回报率达到8630%,年复合回报10.2%。

********

好了,今天就聊这些,白了个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