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二回娘家,第一年的新女婿最受重视!

 兰陵笑侠 2020-10-20

“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朱明瑛演唱的这首《回娘家》脍炙人口,说是河北民歌,其实是翻唱自邓丽君的《小媳妇回娘家》。

回娘家,又称“走娘家”,农历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也就是俗语说的“大年初二回娘家”。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们,便在大年初二这一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所以,年初二这天又俗称“迎婿日”。

一大早,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方面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所以,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对刚结婚的小俩口来说,女婿陪着媳妇回娘家可是一件需要细细准备的大事。首先要准备好礼物,不论什么东西,都不能是单数,一定要双数,这样才能图个吉利,再者就是要丰盛,尽可能地多,尽可能地显在外面,回到娘家左邻右舍都能看得到,这样才显得有场面。

除了备好礼物,还有一个最大的关要过,就是喝酒。娘家人对新女婿的重视程度都很高,一般要请专门的厨师来家里做饭,菜肴丰盛程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还要找陪客,一般老丈人是不陪女婿吃饭喝酒的,而是请上叔伯辈和兄弟辈里有头有脸或是能说会道或是酒量大的来陪着。

饭桌上,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个有点头脸的人物,这是请女婿的档次。也肯定有一个会说笑话、端茶倒水的人,这是活跃氛围,防止不熟悉出现尴尬。还要有一个酒量大、会劝酒的人,这是标配。

好家伙,把三关过了,这女婿的名声就打出来了。

一般这顿饭要吃到傍晚才能结束,要是很快就吃完饭显得不庄重、不热情、不友好。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女婿分不清哪个是婶子大娘,哪个是二大爷三叔,东倒西歪地回去。陪客们也好给主家有个交待,看吧,把女婿贵客侍候好了,交差复命。

这个时候,最心疼女婿的人可就是丈母娘啦!千叮咛万嘱咐,路上慢点走,回家多喝水!

不知道各位做女婿的,有没有类似经历啊,可以留言给小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