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语文老师关于拆小区围墙的打油诗,看看里面有多少语文知识!

 徐子曰 2020-10-20


       昨天我的语文老师同学有感于这几天国家发布的关于逐步开放小区围墙的政策,写了一首打油诗,不愧是很牛的语文老师啊,其中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语文知识!

老师的手迹如下:【字写的也算很漂亮!】


       诗读完了,问题也来了!里面蕴含了什么语文知识呢?

       第一:“欲出的红杏没了躲闪”中蕴含了南宋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名句!

       第二:“避吏的老翁无墙可翻”中蕴含了杜甫名篇《石壕吏》中的情节,”老翁逾墙走“!

       第三:“秋千大白于天下”让人想起李清照的词《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大户人家的小姐在自家院中荡个秋千,外面的才子隐约看到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现在围墙没了,先不说小姐好不好意思在男人面前荡秋千,就算是愿意,怎么就让人想起了疯丫头呢?哪里还有诗情画意?

        第四:“墙头马上只剩马上”一句,蕴含了元杂剧《墙头马上》,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官二代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李千金被私藏与裴家后花园七年,育有一双儿女,却仍不为裴家长辈所知。终有一日被撞破,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李千金力争无果,被弃归家。裴少俊考取功名,重新求娶李千金,夫妻终于团圆。该剧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虽以爱情为题材,却别具一格。

       第五:“路边就算莺莺的西厢”说的是《西厢记》。作者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可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有一段:崔莺莺的母亲食言,不让张生娶崔莺莺,所以张生就得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正因为有围墙,才显得故事的浪漫,现在围墙没了,张生就直挺挺地走了进来,真是一点都不好玩了!

信息量好大吧!涨知识了吧?觉得好就转发吧!

注:感谢李华老师的大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