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印象之总有美食等着我

 三只荆棘鸟 2020-10-21


欧洲印象之总有美食等着我

 文/ 小堇

先弱弱地说一句,来欧洲二十天,若是小薇们的电子秤准的话,我差不多瘦了五斤了。欧洲饮食,让我体重下降。

记得团里有个重庆大姐,也曾经说过,嗯,出来这些天,瘦了。

从美食遍地的重庆出来,到达这番邦之地,吃什么都不适应,不瘦才叫不正常。

人之所以想家,很大程度上想念的是一种味道,食物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漂泊在外回家,父母家人总会准备一桌热气腾腾最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等着,而自己,也许仅仅是一口,就会因某种食物而热泪盈眶。味道是有记忆的。

暂且放下我泱泱大中华的美食,说一说欧洲普通百姓的一日三餐。

没有像我们中国那样遍地都是餐馆,各种档次各种菜系,进去之后随便就可以点十几道菜。一般餐馆,没有三五十道菜供客人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开的是饭店。凉拌热炒,蒸煮炖炸烹,要什么有什么。就连汤,也是山珍海味家常菜汤动辄就能端出好几个,酸辣甜咸无一不备。欧洲人吃饭就简单多了,常常就是一个三明治,或者一个热狗,一块披萨,一个面包片夹点生菜火腿和奶酪,或者就是一个简单的甜点,再喝一杯咖啡啊,或者可乐啊,果汁啊,冰水啊,牛奶啊,就是一顿饭了。一般情况下就是1+1,一个主食,一杯喝的。所以,他们不像我们,很多时候必须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吃,因为我们的汤汤汁汁太多了,他们一手拿主食,一手拿饮料,可以边走边吃。就连餐馆,也是小小的店面,而小店外面,却摆了一大片小桌小椅,就像我们的大排档。食客们也是要点主食,所有吃的一人一个盘子足矣,再加一杯喝的。还有的人买了之后,站着就解决了。真的是非常简单。很多大腹便便的男人也就吃这么一点点,一个三明治,一杯果汁或咖啡。于是就很纳闷,吃的不多,为什么胖子那么多?西餐的热量比中餐高很多吧?我们吃土豆,一般就是炒,他们是炸薯条啊。

当然,也会吃意大利面。形状不同,有面条,有通心粉,还有用各种蔬菜汁做的红红绿绿的形状各异的类似中国面片的东西,煮熟之后,无不是放上一些酱汁,肉类的,海鲜类的,有的里面也加上点儿蔬菜奶酪什么的,一拌,黏糊糊一坨,看起来就有些腻。吃起来,真不如吃一碗老北京炸酱面,更不如来一碗重庆小面或者山西的biangbiang面油泼面臊子面更加过瘾。

菜就更简单了,一般就是水果蔬菜沙拉。不同的几种可以生吃的叶菜放在一起,再加上点小西红柿之类的,用沙拉酱或者一些酱汁拌一下。当然,配料不同,有的会有鲜虾仁,不同的干果,很酥脆的小面包块,甚至也会有干辣椒。总之,没见他们有炒菜炖菜红烧之类的。

大约是因为几乎所有的饭都是在旅途中解决,或者是服务区,或者是去超市买点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可吃的,或者就在街头餐馆里解决,所以真正的大酒店里豪华的菜品没有机会见识到。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想起来就觉得再吃一次有多好。

第一,是意大利的冰淇淋。之前,在巴黎吃了一个冰淇淋球,感觉特别好。刘薇说,意大利的最好吃,到了之后一定想着尝尝,别管多贵。小薇也说,意大利的冰淇淋必须要吃。那么,在对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遗产向往之前,就先向往一下冰淇淋吧。

只是没想到那么快就与意大利冰淇淋不期而遇。在维也纳伊斯布鲁克著名的黄金屋顶附近的街上,不但有很多意大利餐馆和披萨店,还有一个卖意大利冰淇淋的。和小薇相视一笑,果断买下。一人买一个喜欢的口味,然后可以换着吃。果然不错,奶香味和水果味十足,入口柔软细腻,融化开的冰淇淋在口腔蔓延,感觉到每个味蕾都在跳舞。总之,一个冰淇淋就吃得眉开眼笑。

后来,在威尼斯,在佛罗伦萨,只要看到冰淇淋,就要买一个。佛罗伦萨的大冰淇淋,一个吃下去就饱了,午饭都可以省掉了。

后来在罗马的少女许愿池旁边,有一个意大利的百年冰淇淋老店。四欧元可以买一个三种口味的大冰淇淋,吃起来尤其过瘾。

第二,是越南菜中的凉拌青木瓜丝。在巴黎的时候,住处附近,有一家越南餐馆。小薇生日那天,特别想带她吃顿好吃的。连续多天的三明治吃得腮帮子都疼了。周围还有很多家日本餐馆和韩国料理,但是小薇说,就吃越南菜吧,据说还不错。

果然不错。要了一碗面,看起来像是中国人所说的粉,里面有切了十字花的大牛肉丸。汤很鲜美。后来服务生又端上来一小筐豆芽,里面还有薄荷叶和越南的一种香草,以及一小碟切成小段的超辣的小米椒。琢磨半天,觉得这些东西应该是放到面里的。于是都倒进去,把生豆芽埋在热汤里,希望热汤可以烫去豆芽的生涩。看到辣椒就无比激动,一下子都倒进去,却被辣得老想吸溜鼻涕。

最好吃的青木瓜丝上来了。上面有鲜虾仁,薄荷叶,一种越南香草,下面就是青木瓜丝。在凉拌的时候,应该放有白糖,所以吃起来有木瓜特有的清香,还有微微的酸甜,再加上浓烈的薄荷味和香草特殊的味道,几种香混合在一起,就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确实很特别的好吃。

虾饺也还好,和典型的港式虾饺有着大致相同的味道。

第三,是大龙虾。伦敦有一家据说有龙虾做的特别地道特别好吃的餐馆,价格也还好,于是慕名而去。在伦敦老城区靠近中国街的一条小街上。门面很小,进去却别有洞天。长长的大厅向里面延伸而去,然后又向右一拐,一个大厅又出现了。里面人满为患,门口还有很多排队的。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可以有个位子了。坐下之后,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龙虾才终于端了上来。是一只700克的烤龙虾。小薇还要了一份龙虾肉卷。面对着这样一只被开膛破肚后看起来仍然张牙舞爪的大虾,小薇表示她就吃龙虾肉卷了。龙虾肉卷里的酱汁依然保持了外国人吃汉堡的风格。肉,酱汁,再加上一点儿生菜,卷在饼中。一口下去,饼,龙虾肉,酱汁,生菜,在口中充分混合。虽没有中餐对海鲜的精工细作,但却保持了海鲜原始的味道,而酱汁和生菜又冲淡了它的腥,更多地保持了它的鲜。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处理方式。

中国的烤鱼烤虾,常常喜欢先腌制入味。等充分入味后再进行加工,做好后端上餐桌直接大快朵颐,有着说不尽的痛快。而这道虾,却只是将龙虾一劈两半,直接烤熟。吃的时候,蘸着特制的调味酱,如果觉得不够味,还可以自己加番茄酱、盐、胡椒和磨碎的香料。味道浮在表面,只有咀嚼才能让各种味道充分混合,形成新的味道。这样的做法,最大特点之一,还是保持了虾原始的味道,比较鲜美。吃这样的东西,吃相肯定不会太文雅,再说刀叉什么的绝对没有中国的筷子好用。没有筷子,只好用手喽。再说,硬硬的虾壳也不是钝钝的餐刀可以切动的。总之,一个大虾吃下来,小薇由衷地赞叹道:妈妈,你的吃相真的很狰狞。

第四,啤酒。其实啤酒完全可以放在第一位的。鉴于这只是我的个人挚爱,所以就谦虚一点儿,低调一点儿,放在后面说。德国和比利时的啤酒举世闻名。在从法兰克福去往慕尼黑的路上,听导游说路边大片大片的就是蛇麻草,也就是啤酒花,并且听他娓娓道来啤酒的酿制流程和德国比利时啤酒的特点时,就已经对这啤酒充满了无比向往。等到了德国,到了比利时,一定要好好喝一杯,最好是散装的新鲜啤酒。但是一直在赶路,就算到了超市和服务区,也没好意思明目张胆买罐装啤酒。再说,不是最后还要回德国吗,不急。可是没想到,离开德国的时候,却硬生生把啤酒给错过了!心里那个遗憾啊,所以在荷兰停下来去超市准备给养时,看到啤酒,就立马买下了一罐黑啤一罐黄啤,决定晚上到酒店之后喝掉它。没有什么可吃的,喝一杯啤酒,吃一口香肠。只是没料到荷兰黑啤的酒精度是7.9,而且喝得又有点急,所以,一罐下去,就有点晕了。黑啤比平时喝的其他啤酒要苦一些,不是我的最爱。可是非常喜欢喝酒的一个上海大姐说,荷兰的啤酒太淡,不够味。

可是明明已经很苦了呢。

再苦一点才好喝。大姐说。

本来在布鲁塞尔说好,要一起喝杯比利时啤酒的,而且必须要干杯。可是后来走散了,等再见时,已经到了集合时间了。

没有喝成,遗憾;没有和大姐一起干一杯,更遗憾。

后来寄希望于服务区。在比利时服务区停车时,必须买。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可是最后却没有机会了,因为等停车休息时,已经到了法国。

喝完黑啤,看着另一罐黄啤,觉得不喝下去,实在对不起它。那么,别犹豫了,喝吧。这是酒精度5的啤酒。几口喝完,继续晕。

啤酒是需要大口大口喝的。大口的啤酒下咽的同时,会有一直酣畅的感觉。

喝酒其实是很需要对手的。所谓的对手,就是能够和你一起喝一起享受喝酒乐趣的那个人。是能够一起喝酒一起聊天的那个人,是能够一起笑的那个人。是笑完了还想笑还想喝的那个人。

喝得醺醺然,就允许自己非常放肆地睡着了。当天的游记,明天再写啦!

其实小薇说,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的,只是我们没去吃而已。因为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景区,累了就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就近吃点儿,吃的基本上都是速食。

其实,就算在大超市里,我看到的蔬菜也很少,远不能和我们超市的蔬菜品种和数量相比,更不知道在伦敦巴黎,是不是也有像中国那样的农贸市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