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养鱼的关键在于养水,使水的温度、酸碱度适合鱼的生长,而相对应的是,养人养心。我们所倡导的新时期养成教育的起点,就是养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行为正。这是新时期养成教育的真谛之一,与儒家思想精华契合。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正在于“正”字,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富贵到老;有的人则是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潦倒而终?如果说这一切是三世因果、命定使然,那是否命运就再也没有机会改变?又究竟是谁掌握了命运之舵? 袁辽凡是明朝进士,69岁时以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写成《了凡四训》这本书,作为教育儿子袁天启认识与改变命运的方法,后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 《了凡四训》的开头语,就揭示了写这本书的起因:‘千人千般命呀!命命不相同,明朝袁辽凡,本来命普通,遇到孔先生,命都被算中;短命绝后没功名,前世业障真不轻,庸庸碌碌二十年,一生命数被算定,云谷禅师来开示,了凡居士才转命呀!才转命。’ 袁辽凡父亲早逝,母亲希望他放弃功名,转学医以济世救人,他听从了母亲的话。有一天,他在慈云寺遇见了一位相貌非凡的孔姓老人,老人对他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可以去参加考试,进学宫了,为何不读书呢?’ 袁辽凡把母亲叫他放弃功名的侍寝告诉他,精通命理相学的孔先生于是帮他算了一生的富贵得失,先为他算功名,说:“你做童生的时候,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会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考第九名。” 果然,一年之后,袁辽凡三次考试中所得到的名词跟老人所推算的一模一样。 孔先生又替袁辽凡推算终身的吉凶,说:“你应当做贡生,等到出了贡,应被选为四川一知县,上任三年半便告退。你会活到53岁,可惜没有子嗣。” 后来,袁辽凡真进入了燕都,留在京城一年。这时,他觉得一个人一生的进退功名都是命中注定,所以把一切都看淡看破,不去追求了,整天静坐不动,不说话不思考,凡是文字一概不看。 一年之后,袁辽凡要到国子监去读书,临行前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同禅师三天三夜相对而坐,一语未发,连眼睛都没有闭。 云谷禅师问他:“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只因为妄念在心中不断地缠绕,而你静坐三天,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 袁辽凡告诉禅师,自己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就是要胡思乱想也是白想,心里因此就妄念不起了。 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豪杰,哪里知道,你仍然只是一个庸碌的凡夫俗子。” 云谷禅师告诉他:“一个平常人,很难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心,既然妄心常在,那就要被阴阳怪气束缚了,所以命才有定数。但若是一个极善之人,数就拘他不住,因为尽管他的命数里注定一生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由苦转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之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贫贱短命。你先前的20年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你没有把“数”转动过分毫,所以你是凡夫。” 袁辽凡问:“照你这么说,这个“数”不是一定的吗?” 云谷禅师说:‘命不是一定的,而是由你自己改变的,心就是福田,千万别乱求,只要你能感动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能向自己内心里求,那不单是仁义道德可以求得到,就是身外的功名富贵也可以得到,而且是不去求便自然得到了,因为有仁义道德的人,大家会喜欢他,敬重他,所以功名不是求来的,别人自然会给他。’ 经点悟,袁辽凡开始相信“命”是可以改变的了,只要从内心出发,把自己不良习惯改掉,增加福德,自然可以改“命”。 袁辽凡对禅师说:“我不应该有功名,也不会有子嗣的。因为有功名的人都是有福相的,我相薄福也浅,又没有行善积德。另外,我不能忍耐和担当重大的事情,旁人有不对时,我也无法包容,而且我性情暴躁、气量狭小,有时又显得自大,喜欢高谈阔论,想做就去做,像这些行为,都是福薄之相,怎么能够取得功名呢?此外,我有洁癖,容易动怒,只爱惜自己的名节,说话太多,伤了气,身体就不强健,还有,我喜欢喝酒,又常彻夜不眠,也不懂保元气,我有这么多毛病,所以不应该有子嗣的。” 从此,他开始“养心”,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即使身处暗室无人之境,他对自己一思一念也谨慎小心,碰到讨厌与毁谤他的人,他也能够安然接受,不再计较争论。 之后,孔老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老没有算到袁辽凡会中举人,就在见到云谷禅师的隔年秋天,袁辽凡考中了举人。原来孔先生算定他没有子嗣,结果也得到了一个儿子,孔先生算他命至53岁而终,但53岁那年他也平安无事,69岁还写了《了凡四训》留给后人。, 可见,好的习惯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好的教育,要旨在于,父母即使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予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