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松岭

 昵称QAb6ICvc 2020-10-22

万松岭 - 地名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万松岭西起湖岸,东抵江干,早先为杭州城墙所经,因而也是市区与山林的交界。万松岭古道的历史,比西湖上许多穿越山林的通道如慈云岭、大麦岭、栖霞岭等等都要早,而与北山的九里云松遥相呼应。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万松岭

  • 外文名称

    wangsongling

  • 位置

    杭州

  • 1730年

    补植松树上万株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人文

万松岭,西起湖岸,东抵江干,早先为杭州城墙所经,因而也是市区与山林的交界。旧时,这里是皇城根,古道浓荫,贵气天成。一般说法都认为,它因白居易诗句"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月明中"而获名。清雍正《西湖志》卷四:"万松岭在凤凰山上,夹道栽松。南宋时密迩宫禁,红墙碧瓦,高下鳞次,上有门曰'万松坊'。州城既改,平为大涂,而松亦无几。"

南宋时,万松岭古道与皇城红色的宫墙近在咫尺,近 年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一点。红墙碧松,相映成景,引人入胜。南宋以后,岭上开辟大道,松树所剩无几。清雍正八年(1730年),这里曾补植松树上万株,重现了唐时风貌。据说松林"每当天风击戛,如洪涛澎湃,时与江上潮声相应答",很是壮观。当时西湖十八景之一的"凤岭松涛",就是指这一景观。

民国时期,林木已日见减损,经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沦陷的砍伐,万松岭已山无林荫。1950年后,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岭上全面营造马尾松,松林又逐渐成荫。

夏日的万松岭,绿树成荫,松涛阵阵,清爽怡人。清人赵贤《凤岭松涛》诗云:"八蟠西岭路迢迢,行尽松岗暑气消。只要风来山便响,方知不是海门潮。"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景点

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上北万松岭上 ,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民间传说的梁山伯、祝英台曾在此3年同窗,并演绎了草桥相会、十八相送的经典爱情故事,因此,百姓又称其为梁祝书院。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91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烈士纪念馆的建成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苍松翠柏,烘托了革命纪念地庄严肃穆的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