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2月14日)秦朝太短,《大秦帝国》太长

 县城日记 2020-10-22

1.普鲁斯特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任何文学史的书写都避不开的名字,但他最重要的作品、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难读完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在他的《1Q84》中借人物之口说道:“我既没进过看守所,也没长时间地躲在哪里。人们都说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可能通读《追忆似水年华》。”而英国学者亨利·希金斯则直接称这部小说为“最乏人问津”的文学作品,并幽默地表示:“最常把它挂在嘴边的人,往往连一页都没翻过”,“五十个人拿起来读,大概只有一个人可以读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追忆似水年华》本身长达两百多万字,文字又极缠绕悠长,所描写的还是我们稍显陌生的一段历史,难免让人读起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也有这本书翻译困难、极耗心力、译本难寻的原因。在我国,《追忆似水年华》至今没有独译本,只有上世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多位翻译家的合译本。周克希、徐和瑾两位先生曾分别尝试独译,但也一位宣布放弃,一位中途仙逝,留下了长长的遗憾。

2.翻译家周克希在七十多岁时决定“食言”,放弃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剩余四卷时,引用了法国作家法郎士的“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来形容自己的心态。《追忆似水年华》读起来的确费劲,我只读了不到五分之一就读不下去了,后来的故事情节都是看缩写本的故事梗概了解了一些。

3.在我国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也很多,估计能读完的人也很少。比如120万字的《藏地密码》,6部11卷504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我想说:西藏太大,藏地字码太多,我记不住;秦朝太短,大秦帝国太长,我读不完。特别是在读图时代,没有几个人有耐心地把这么长的小说读完。倒是一些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断断续续地可以读完。

4.一个杯子掉在水泥地板上没有碎,倒是掉在木质地板上碎了。没有碎是偶然,碎了是必然。生活中这样的偶然事件和必然事件会常常发生,人们生活在偶然和必然之中,一切都不可预测。

5.今天,组织乡村社火调演,中心广场由于举办灯展,在西区广场举行,早上一上班,和单位同事扫了西区广场昨夜下的一层薄雪。一共有十支社火队参加,要求每支社火队表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今天共的6支社火队表演,为了激励,设立了奖项和资金,邀请了评委现场打分。基本都是以传统社火为主要,都有狮子,比较有特色的是洪水汤庄的社火,有顶碗舞的表演;西街社区把广场舞和传统社火相结合,有新意。山寨村的狮子和复兴村的狮子都上了高凳,有杂技的技巧和高难度动作。 

6.今天社火表演现场观众有1万多人,用彩带围了表演区,但观众就是喜欢挤,慢慢地向前,最后把表演区挤的越来越小,工作人员整治了多次也没有多大作用,这就是不遵守秩序不讲道德的表现。还有一些观众坐在舞台背景后面的护栏上,说了几次不下去,最后说要在电视台曝光才下去,看来人还是要脸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