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倭寇——你不能只知其一

 江北大汉 2020-10-22

提起倭寇,中国人大多义愤填膺。但是,很多中国人只知其一——他们未必知道另一些情况,比如说,倭寇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倭寇为虐的那个时代,日本人是怎么对待游走于两国之间的普通中国百姓——主要是中国商人的。

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三十》“倭官倭岛”里,对那个年代的日本有这样一些介绍:日本的老百姓住房十分简陋,并且相当贫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官府盘剥得太厉害。而因为老百姓比中国人还要穷,所以,其中一些人常常被与倭寇私通的中国人招募成为海盗。另一方面,日本的部落首领非常喜欢中国的古书,但是因为不识汉字,不能读也不懂文章所讲的道理,仅仅是拿藏书作为一种时尚。此外,万历三十六年时候,在长崎岛的明朝商人不过二十人,可到大约万历四十六年的时候,已经有二三千人了。如果将散布日本各地的明朝商人加起来,那么,总人数约有二三万。

在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同一章标题为“东涌侦倭”的一段文字里,则说到了另一个段子:一个叫董伯起的义民,受福建巡抚黄与参的委派,到海上侦察倭寇的动静,不幸被倭寇抓住了,被带往日本。在被带往日本的途中,倭寇们表示,你们国家每年大约有三四十条船到我们那里去,对你们的人,我们都会以礼相待;但是你们中国人看到我们来,便要杀,这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按照我们的教科书的说法,明朝中后期倭寇对我东南沿海的袭扰,主要原因是,那时候正属于日本的战国时代,不少失去了依附的武士成为浪人,因此选择了以劫掠为生。这样的说法应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未必是全部原因。而朱国祯的相关文字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可供参考的原因:日本的老百姓太穷,为了生存而被中国的“通倭人”所招募——在有关明朝这一段历史的不少“野史”中,也频繁提到了“倭寇”的首领中,有不少是中国人,日本的浪人其实只是他们的马前卒。不仅如此,那个时期日本人对于在两国之间经商的中国人也相当客气,比如说,“倭王见明人,即引入座”,甚至于有“倭人伤明人者斩”这样的法律。

日本人为什么对出现在他们国家的中国人相当客气?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文化相对落后的日本人,对于我们的文明的敬重与心仪——那些部落首领家中以收藏中国古书时尚,应该是很好的证明。与此同时,从两国间正常的商业活动中,日本可以获得经济上诸多好处也应该是原因之一——比如说,可以获得他们本来没有的丝绸等。当然,从中国传入的多方面的文化、技术、艺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本土文明的提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