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所揭示的交友之道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孔子教学,不仅仅是教弟子学问礼仪,更重要的是人格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作为学者,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外,交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交到良师益友,对你的生活学习那都将会有很大帮助。《论语》中所揭示的交友之道,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语.季氏》里孔子把朋友分成两类,原文如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对你有助益的朋友,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正直诚信的人,心怀坦荡,直言不讳,可以当面指出你的缺点的人;第二种,就是比较容易原谅你,心地仁厚、胸怀宽广的人,和这种人做朋友,就不必担心朋友斤斤计较,背后捅刀子了;第三种,就是知识渊博的朋友,你就可以从朋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对你有害处的朋友,也有三种:

第一种,有怪脾气的人,有特别嗜好的人;第二种,个性软弱,依赖性强,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和你抬杠,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你错了他也不反对;第三种,就是花言巧语,专门拍人马屁的家伙,往往内心奸诈,背后使坏,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要小心。

这里讲的是我们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那么朋友之间如果对某事产生不同的观点看法,又该如何相处呢?这个子贡也帮我们问了,《论语.颜渊》里孔子是这样回答的: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再好的朋友关系,过分的要求或劝告,次数多了,关系也就疏远了。所以孔子告诉子贡:作为朋友,要尽忠心的劝告朋友,好好开导,到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那就“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如果人家都已经厌烦了,你还继续不停的劝告,那就不行了,“毋自辱焉”,那样朋友的交情就没了,没准变成冤家了。

“规过劝善”这是交朋友最大的好处,互相纠正错误,互相学习,这是真正的朋友,但规过劝善,一定要有个限度,不能过犹不及,要适可而止,这样才能保持朋友的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