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成为一个抢知识的人

 齐德好言 2020-10-23

要成为一个抢知识的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陈昌文解读《论语》: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我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古人的历史、古人的言辞、礼仪、书籍、道理、道德。然后通过勤奋、敏捷,努力学习来的。

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也许有人说,孔子,您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您是天才吧!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说李嘉诚这些人,成功是靠运气。总之,大家都希望圣人承认,他们知道很多,很厉害,都不是人力,不是靠自己勤奋而来的。

李嘉诚的说法是:“别人都是学知识,我是在抢知识。”孔子、李嘉诚类似的说法,充分断绝了部分人说他们是靠运气、靠天赋的念想,没办法给自己找借口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勤奋而来的,您别想偷懒。

这是一个教育家的谦虚,也是一种对大众的教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天才?确实是有,孔子或许就是天才,人的智力是有高有低的,孔子或许就是那个智力非常高的人。但孔子不能说,人的力是有就会。如果这样讲,就让跟着学习的人失望,也失去了努力学习,或一生下米,什么都知道了:我就是比你们聪明。什么东西本学天_或者懒得学了,反正学了也比不上孔子。

很多人就会自暴自弃,也会给自己找借口,看自己不是天才,学习太了作为我们个人,我们当然不能自暴自弃,我们即便不是天才,我们的想法应该是,孔子是天才都这么努力,这么谦虚,我们不是天才,我们更要努力学习。

好古,这两个字非常重要。

孔子是述而不作,为什么?因为历史上的人,把一切都总结好了。一切答案、秘密,要么在历史上,要么在同行那里,我去看,看到了,照做,我们就会变成高手。承认古人的智慧,承认过来人的聪明,这是最高明的智慧。有些人瞧不起过来人,岂不知,过来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代价,才理解了一些东西,最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套路。而您只需要跟着学,然后执行,后子压您就会获取跟古人,或者同行一样的成就。

人分四个层次,第一,生而知之。上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看什么都会。或者一看便会。

我读高中的时候,班里第一名那位同学从来不做笔记,下课也不学,放假就去玩,第一学期,老师上课就骂他不认真,他也不搭理老师,结果考试一出来,全班第一名。后来,一直都这样,一直考班上第一名,老师再也不说他了,但也不拿他当榜样。因为如果其他学生也如此,估计全班很多人就别想考什么大学了。这种人,就是真有天分,但是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第二,学而知之。

这种人,平常就知道学习,比较喜欢学问,不断地学习。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这种人。

第三,困而学之。

这种人,碰见了困难,才去学,因为倒霉了,才开始努力。就是社会上的中坚力量,大部分普通人就是如此。

第四,困而不学。

有病不就医。

倒霉了,悲惨了,还是不学习。

比如,有些人,身材非常胖了,就是不锻炼身体。快要饿死了,还在睡大觉,连去当乞丐都嫌弃累。公司快要开除他了,他也无所谓,继续浪费时间,什么也不干。手里没有资金了,信用卡也欠上了,也不急,房租交不起了,也不急。就这样拖着。这就是社会上最下层的人,但这个社会上这种人还不少。

孔子讲这句话,实际上,是希望我们做第二种人,学而知之,通过不断地勤奋、努力,让自己有一点成就。当然,孔子自己是有天分的,然后再勤奋好学,于是,孔子就成了圣人。我们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要学会勤奋好学,敏而好古,要学会抢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